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7131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政策部分解(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性精神疾病 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部分政策解读),湖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郭田生 2011年3月,工作规范内容,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2.患者的发现和登记 3.社区/乡镇管理 4.应急医疗处置 5.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6.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 7.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附件,内容,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1.1 机构与职责1.2 人员及保障条件,内容,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1.1 机构与职责1.2 人员及保障条件,精神卫生工作内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卫生部

2、、民政部、公安部、中残联 2002年4月联合发布,当前精神卫生 工作背景,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 2000万 常见精神障碍15岁以上成年人 14 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 灾后心理援助 促进心理健康,13亿人口,2006年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其中:90%病床在政府所属的机构,其中的78病床在地市级机构。56机构由地市级部门举办。,中国与其他国家精神卫生资源(床位)比较,研究背景,全球数据来源于:WHO Mental Health Atlas, 2005,存在问题,网络:有机构,缺网络 服务:预防手段缺乏,社区薄弱 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类别不够 经费:保障不足 (

3、患者、医院、基层) 机构:布局不均,质量差,现行的国家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政策,国家精神卫生政策,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部门颁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2009年11月,卫生部颁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相关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 城市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5年,国务院办

4、公厅)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人救治意见(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 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承担补助经费(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009年,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精神卫生工作架构,常见精神 病患者,医学问题,医学问题,非医学问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 范围:全人群正常人 健康人,心理行为问题者患 者 重性疾病患者,常见疾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 内容:医学问题

5、预防、医疗、医疗康复非医学问题 心理支持、社会救助生活及职业能力康复 核心队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医师、药师、护士、技师心理师、社工师、康复师(待增) 核心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生活/职业技能康复机构(无医疗功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服务网络,急性住院,慢性住院、康复机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背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关注: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偏执性精神病 分裂情感障碍 概况 患病率估测1.6%(15岁及以上成年人),工作目标,规划指标: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 到2010年,达到60%(基线: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5%30%) 纲要建

6、设目标: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 纲要工作目标:在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工作措施,推动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卫生部2009年11月卫疾控发2009104号文件 电子版:卫生部网站 可以下载工作规范特点政府的工作制度,规范性文件着重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在全国范围实施,落实工作规范的意义,实现: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功能:治疗、康复服务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功能:管理,信息流转,社区

7、/乡村指导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目标: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服务能力目标:提升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社区防治(预防、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图四 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1. 新发病人报告 2. 病人管理、治疗随访、康复指导 3. 家属教育 4. 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规范与686项目 的关系,工作规范与686项目,工作规范基于686项目经验,但又不仅仅局限于686项目,是686项目的提升。上升为政府的一项工作制度。 工作规范要求在686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同时实施。2009年11月3日颁布之日起实施。差别:686项目区:患者基础管理、患者个案管理

8、非686项目区:患者基础管理。,工作规范落实中的“5个结合”,与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结合。(服务、管理、信息) 与686项目范围扩展结合。(示范市本身,其他地市) 与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患者社区/乡镇管理) 与转变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结合(预防、治疗、康复) 与加强省级、地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能力结合。,精神卫生工作进展评估,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1024号文件,2010年2月21日 目的 指导各地科学评估精神卫生工作(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开展情况。 内容 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 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

9、查问卷 方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结合当地情况,依照评估方案自行对规划的部分或者全部指标的落实情况开展评估。 文件可以在卫生部网站()下载,落实工作规范的意义,实现: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功能:治疗、康复服务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功能:管理,信息流转,社区/乡村指导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目标: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内容,精神卫生政策与管理1.1 机构与职责1.2 人员及保障条件,1.1 机构与职责,1.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国家级领导与协调制度,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6年11月14日国函2006121号文件 办

10、公室设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研究拟订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向国务院提出建议; 协调解决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 讨论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 指导、督促、检查精神卫生各项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卫生部全面承担精神卫生工作的相关工作,其中精神疾病防治为工作重点。 精神健康促进和精神疾病预防的相关工作,主要涉及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 精神疾病医疗和康复的相关工作,主要涉及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残联。 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办、中国科学院等成员单位在机构建设、财政保障、法律制度

11、、人事管理、药品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承担了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任务。,地方各级精神卫生领导协调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协调组织 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导。,1.1 机构与职责,1.1.2 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地市卫生局 区县卫生局,卫生部职责,负责全国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 (1) 制订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建设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2) 加强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逐步扩展686项目实施范围,开展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3) 组织全国师资培训。 (4) 组织开展工作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5) 建立

12、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省卫生厅局主要职责,负责全省组织领导与协调工作 (1)制订工作计划,保障工作经费。 (2)设立省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机构。 (3)组织开展地市级、县级人员培训。 (4)负责工作质量控制,开展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5)建立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维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地市卫生局主要职责,负责区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1)制订实施计划,保障工作经费。 (2)组建区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开展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 (3)设立地市级精防机构。 (4)组织开展社区卫生和乡村卫生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 (5)负责

13、工作质量控制,开展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6)维持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区县卫生局主要职责,负责区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1)制订实施计划,保障工作经费。 (2)促进建立区域内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和网络。 (3)设立县级精防机构。 (4)组织基层医疗机构、街道和乡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培训。 (5)负责工作质量控制,开展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6)维持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卫生行政部门职责比较,1.1 机构与职责,1.1.3 医疗机构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地市级及以上(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

14、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其他医疗机构,地市级及以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A. 提供门诊和急诊住院服务。 B. 为其他机构转诊的急诊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C. 在知情同意下,向辖区内县级精防机构提供出院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情况。 D. 按要求,建立社区管理治疗组,对责任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上报的疑似患者进行诊断或复核诊断;定期派员到社区(乡镇)工作(包括:检查管理的患者状况、处理疑难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指导个案管理。) E. 组建应急医疗处置组,承担应急医疗处置任务;设立应急医疗处置专用电话。 F. 派人员协助精防机构工作。根据情况,疑难病症患者的诊疗可以由省级及以上机构承担。,县级

15、精神卫生医疗机构,A. 门诊诊疗、应急状况处置、慢性住院治疗服务。 B. 对初诊普通患者、上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等提供诊疗服务。 C. 在知情同意下,向辖区内县级精防机构提供出院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情况。 D. 按要求,建立社区管理治疗组,对责任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上报的疑似患者进行诊断或复核诊断;定期派员到社区(乡镇)工作(包括:检查管理的患者状况、处理疑难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指导个案管理。) E. 派出专业人员协助精防机构工作。 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县,县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以患者急诊住院治疗服务为主。,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比较,基层医疗机构,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九大类,20

16、09年开始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 全国2009年人均经费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A.承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开展患者线索调查、登记、上报,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B.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服药,提供护理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C.协助开展应急医疗处置。 D.转诊复发患者。 E.参与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职责,社区卫生服务站 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 指导监护人落实患者护理、康复措施,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职责,乡镇卫生院 A.协助开展村医培训和绩效考核。 B.承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开展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登记已确诊的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C.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服药。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D.转诊复发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