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2408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依赖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法医)(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质 依 赖,概 述,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 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 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问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 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 全国累计报告的89067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感染的占41.3% 按照全国现有吸毒人员估算,每年因吸食海洛因就至少耗费270亿元人民币,政府每年需要投入几十亿元用于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 全球吸毒人数已超过2亿,每年有20万人因吸毒死亡、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基 本 概 念,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机

2、能,并具有一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化学物质成瘾物质/精神活性物质/致依赖物质能够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改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毒品以各种方式吸进人体的并且最终能给人带来危害的各种非食物的自然物品或化学合成物品 全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0-12-28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毒品与药品之间是没有严格界线的 使用适当,毒品就是药品;失控滥用,药品也就是毒品,成瘾(WHO):由于反复使用某种物质(或药物)所引起的

3、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 具有以下特征:A.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物质,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它B.有加大剂量的趋势C.对该物质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并一般都产生躯体依赖D.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 滥用:一种适应不良状态,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而损害了躯体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依赖(DSM-4)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冲动性觅药行为 躯体依赖/生理依赖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停药或减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

4、/心理依赖/“心瘾”吸食成瘾物质后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极端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满足这种感觉反复使用该物质,表现为心理的“渴求状态”,耐受性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还是以原来的剂量使用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如:吸食海洛因的一般过程吸烟追龙(唆)肌注静注 戒断综合征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药物后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所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性反应,成瘾物质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安定、酒精、巴比妥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 致幻剂:大麻、麦角酸二乙酰胺(LSD) 阿片类:海洛因、吗啡、鸦

5、片、美沙酮 挥发性溶剂:丙酮、苯环己哌啶(PCP) 烟草:尼古丁,毒 品 分 类(1),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 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待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可卡因和可卡叶 大麻 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 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 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毒 品 分 类(2),世界卫生组织(WHO) 吗啡类 巴比妥类 酒精类 可卡因类 印度大麻类 苯西胺类 柯特(Khat)类 致幻剂类,冰 毒,大 麻,可卡因,海洛因,氯胺酮,吗 啡,鸦 片,罂 粟,摇头丸,物质依赖的原因,社会因素可获得性/家庭因素(模仿、不良家庭环境)/同伴影响/社会压力/文化背景/社会环境 心

6、理因素个性特征:反社会性、情绪调节能力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立即的满足药物的心理强化作用(正强化/负强化)精神病理因素 生物学因素,吸毒者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吸毒人数逐年增多 吸毒活动由隐蔽转向公开 吸毒者已从过去的单个隐蔽吸食发展到三五成群,聚众在公园、餐厅、咖啡厅、酒吧、发廊、个体饮食店等公共场所和地下“烟馆”吸食。某市查处的吸食毒品案件中,大多数是在公共场所查获的。某市公安分局曾对XX公园进行突击清查,一次就抓获吸毒人员16名。 集体吸毒比较突出 低龄化 吸毒人员成份复杂,青少年吸毒有关的因素,美国国家毒品滥用研究所(1987年)1) 家庭成员有酗酒历史或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家

7、庭 2)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是持续性的、从随意到严格 3) 父母使用危险物质 4) 有吸毒的朋友 5) 学业不好的孩子和那些在青少年初期就表现出对学业不感兴趣的孩子 6) 离群和有反叛精神的孩子 7) 在青少年初期有反社会行为,特别是进攻性行为,临床特征,精神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药物耐受性 戒断症状的突出性,诊断与检查,病史(药物使用史、治疗史、个人史、继发内科问题) 躯体检查(一般状况、生命体征、皮肤、瞳孔、鼻子、口腔、咽喉、心肺腹、神经系统) 精神状况检查(人格问题、异常心理) 辅助检查,物质依赖诊断标准(DSM-4),A.为一种适应不良的使用方式,导致明显的临床损害,在12个月的期间里至

8、少有以下3条表现: 1.耐受性,表现为以下的一种 (1)需要增加较大剂量方能达到所需的效果或达到陶醉 (2)如果按以前的剂量继续使用则效果显著下降 2.戒断症状,表现为以下的一种: (1)出现所使用成瘾物质的特征性戒断症状 (2)采用同样的(或类似)成瘾物质能够解除戒断症状 3.实际使用成瘾物质的量及时间比打算的要多、要长 4.总想戒断或控制使用成瘾物质但不成功,5.大量时间花在获得成瘾物质、使用成瘾物质或从成瘾物质所引起的作用中恢复过来 6.由于使用成瘾物质,放弃了或减少了重要的社会地位、职业或娱乐活动 7.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可引起持续或反复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但继续使用 B.指征 1.具有

9、生理依赖(有耐受性和戒断症状的证据,表现为上述第1条或第2条) 2.不具有生理依赖(没有耐受性和戒断症状的证据,不存在第1条和第2条),物质滥用诊断标准(DSM-4),A.为一种适应不良的使用方式,导致明显的临床损害,在12个月的期间里至少有以下1条表现 1.反复使用成瘾物质不能履行工作、学业、家务重要职责(如由于使用成瘾物质多次无故旷工,工作能力下降,被学校开除、不能照顾小孩、家务) 2.在有可能引起躯体损害的情况下仍然反复使用成瘾物质(如在使用成瘾物质情况下驾车、开机器) 3.多次因使用成瘾物质导致法律问题(如因使用成瘾物质行为不端而被捕) 4.尽管使用成瘾物质引起了持续或反复的社会或人际

10、关系问题,仍继续使用(如,由于中毒与配偶争吵、打架) B.从未达到诊断此种物质依赖的标准,有害使用(滥用)CCMD-3,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的损害 症状标准:有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心理或躯体损害的证据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在最近 1年中,至少有 1段时间符合症状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更重的亚型诊断,如成瘾综合征、戒断综合征,或精神病性综合征等,物质依赖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成瘾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

11、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它精神障碍,急性中毒,使用某些物质后引起短暂意识障碍或认知、情感、行为障碍,往往与剂量密切相关,且不符合成瘾综合征、戒断综合征,或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某种或某些物质所致,并至少有下列 1项:1) 意识障碍; 2) 幻觉;3) 判断、记忆,或注意障碍; 4) 情感障碍;5) 自控能力下降或行为不顾后果。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1

12、.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成瘾综合征、戒断综合征,或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2.排除低血糖、脑外伤。,成瘾综合征(依赖综合征),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它重要活动。 症状标准: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 2项:1)有使用某种物质的强烈欲望;2)对使用物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能力下降;3)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用,但总是失败4)对该物质的耐受性增高;5)使用时体验到快感或必须用同一物质消除停止应用导致的戒断反应;6)减少或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7)使用该物质导致放弃其它活动或爱好

13、。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在最近 1年的某段时间内符合症状标准。 说明:包括慢性酒中毒、发作性酒狂、酒精成瘾、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症状、病程与停用前所使用的物质种类和剂量有关。 症状标准:1.因停用或减少所用物质,至少有下列 3项精神症状:1) 意识障碍;2) 注意不集中;3) 内感性不适;4) 幻觉或错觉;5) 妄想;6) 记忆减退;7) 判断力减退;8) 情绪改变,如坐立不安、焦虑、抑郁、易激惹、情感脆弱;9)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10) 不能忍受挫折或打击;11) 睡眠障碍,如失眠;12

14、) 人格改变;,2. 因停用或减少所用物质,至少有下列 2项躯体症状或体征:1) 寒颤、体温升高;2) 出汗、心率过速或过缓;3) 手颤加重;4) 流泪、流涕、打哈欠;5) 瞳孔放大或缩小;6) 全身疼痛;7) 恶心、呕吐、厌食,或食欲增加;8) 腹痛、腹泻;9) 粗大震颤或抽搐。 严重标准症状及严重程度与所用物质和剂量有关,再次使用可缓解症状。 病程标准:起病和病程均有时间限制。 排除标准:1.排除单纯的后遗效应;2.其它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障碍)也可引起与本综合征相似的症状,需注意排除。,阿片类毒品的典型戒断症状,精神病性障碍,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幻

15、觉、妄想、严重的情感障碍,或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无明显意识障碍。 症状标准:1. 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某种或某些物质的直接效应,并至少有下列 1项:1) 幻觉,常为听幻觉;2) 人物定向障碍;3) 妄想或病理性观念(常有偏执或被害色彩);4) 精神运动性障碍(明显兴奋、抑制,或木僵);5) 严重的情感障碍(可从极度恐惧到销魂状态);2.识清晰或有轻度的意识模糊,不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迅速引起精神病性症状。停用后,则精神病性症状多数只持续较短时间,典型病例在 1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6个月内痊愈。 排除标准:1. 排除迟发起病

16、的精神病性症状(用药 2周后起病)2. 使用致幻物质者排除急性中毒3.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另一种精神障碍(如分裂症、心境障碍),病理性重现(闪回),自发地重现以前摄入精神活性物质(如致幻剂)时出现过的视觉变形、躯体症状、自我界限丧失,或强烈的情感体验 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小时),可精确地重复既往摄入精神活性物质时引发的症状。 可因为疲劳、心理创伤、饮酒或大麻中毒而促发,法医学相关问题,违法犯罪活动的目的:获得毒品 犯罪行为的类型:诈骗、盗窃、抢劫、赌博、卖淫、伤害、凶杀、黑社会团伙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1)一般评为完全责任能力(2)少数在明显的幻觉、妄想和意识障碍的影响下,无责任能

17、力(3)极少数在强迫吸毒成瘾的被鉴定人(如被绑架、陷害或医疗目的),限制责任能力,毒瘾发作导致的自伤自杀,毒瘾发作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曾某,男,35岁,无业,初中文化 曾某从1988年开始吸毒(海洛因),1993起开始静脉注射毒品,先后戒毒十余次 2004年3月9日因吸食海洛因十余年被决定劳动教养两年,入所后无明显诱因频繁抽搐发作,发作时均有其他人在场,时间十余分钟,多经该所卫生所治疗后缓解,偶可自行缓解 曾于深圳中心医院、深圳武警总队医院就诊,诊断为“继发性脑病?药物依赖、戒断症状”,给予维生素、肌苷、谷维素、安定等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有所减少 为确定曾某是否患有精神病及其服教能力,提请对其进行司法精神疾病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