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37331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饶贵生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在这里以“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题作个发言,意 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重视,以此推动我院的教师队伍建 设迈上新的台阶。 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1909 所,其中本科院校 740 所,高职(专 科)院校 1169 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 2583.50 万人。其中,普通本专 科在校生人数达 1884.9 万人;全国各类高校教师 120 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 学率已达 23%,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毛入学率达

2、到 15%,即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功实现了由 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新跨越,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 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 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 ,所谓办大学既要建大楼, 更要育大师,养大器。能否培育出一支素质好、水平高、作风实的师资队伍是 关系到一所大学能否培育出优秀合格人才的关键问题。 一、教师的含义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我国秦朝以前,以吏为

3、师;汉代以后,以儒 为师。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近代,教育学辞典 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古往今来,教师有着诸多雅称, 如: 师长:师长:老师与长者。 周记地官:“三日顺行,以事师长。 ”后用为教师尊称。先生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 ”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 之先生。 ”用作教师的尊称。 教授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

4、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人梯人梯:指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蜡烛: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照耀人间。(蜡炬成 灰泪始干) 春蚕春蚕:赞誉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鞠躬尽瘁”的高 尚品质。 慈母慈母: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园丁园丁:管理花园的人员,指教师辛苦、勤劳。 灵魂工程师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的灵魂,是教师的崇高使命。2老师老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 拜。 1993 年颁布

5、的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教师师是是履履行行教教育育教教学学职职责责的的专专业业 人人员员,承承担担教教书书育育人人,培培养养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事事业业建建设设者者和和接接班班人人、提提高高民民族族素素质质的的 使使命命。教教师师应应当当忠忠诚诚于于人人民民的的教教育育事事业业。 从老师的含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神圣的、受人尊敬 的群体,从事教育工作尽管非常辛苦,责任重大,但无尚光荣,令人向往, 意义重大。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真正含义,有利于增强大家的责任感、自豪感 和使命感。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高教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

6、能力的高级 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 是是“育人育人” 。教育部 16 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诚信品质、敬业 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 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 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 业

7、能力和创业能力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总之,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师说第二句话即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用简短的 一句话全面概括了教师的基本任务。这句话自此流传,并被后世广为认同。根 据 16 号文件精神,我认为,高校教师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党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党 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全面完成自己的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全面完成自己的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同时应肩负起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一是岗位责任 教师岗位是专门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

8、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岗 位。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在改 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决不能为金为金 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甘于献 身体现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 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安心工 作,懈怠或玩忽职守,就不可能把教书育人这项神圣工作做好,从而就会造成 损害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二,

9、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 育的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 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 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 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师才能出高徒”。 第三,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第三,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师肩 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 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

10、展,3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 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 就是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 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 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是社会责任二是社会责任 大学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作为知识传播者,大学教师自身拥 有知识仅仅是其职业使命的阶段性实现。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在于把“自己所自己所 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 ,知识传授技

11、能应成为每一位大学教师所必须 掌握并日臻完善的技能,成为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的专业能力。 首先,大学教师要牢记自身的社会使命。通过促进科学进步,不断提高人 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引导人们在开发大自然宝藏的同时,丰富完善 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引领人类迈入道德高尚的生活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大学教师应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尽己所能,以自己的探索活动完善学科专业, 时刻牢记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与伟大而壮丽的人类事业联系在一起:自己的进 步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的进步,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 人类的发展开辟道路。其次,大学教师应注重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 。学者的社会使命在 于优

12、先地、充分地发展自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在于借助自己的 知识探索活动为社会提供一个学者所能提供的最大化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完 善”这是老师们积累探索知识的最终价值体现。但“社会完善”的实现又直接 建立在“个人完善”的基础上,即在实现该目的的过程中,通过努力,最终达 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 。 三是国家责任。三是国家责任。 我认为,教师还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一头挑着 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教师必须承担“责任”奉献“师爱” 。所以, 要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第一要义在于树立起教育报国、教育兴国、教育报国、教育兴国、 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意识、树立起

13、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育人的意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 海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名教师也必须将自己从事的职业置于整个国家的建 设事业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首飞成功举世注目、人民教师育人成材万众 敬仰,二者的立足点都是国家的发展、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当有了教育报国、 教育强国意识之后,我们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去从事我们所做的平凡甚至是枯 燥而琐碎的工作。 大学教师在大学中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的主要角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 同时,还肩负着培养青年学子理想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任,这 一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 第一,教师自身首先要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 族几千年以来特别是 18

14、40 年以来内忧外患、饱经风雨、经受了无数的屈辱和磨 难的沧桑史,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战争的硝烟已远离我们了,但我们国家目前 仍面临着巨大的隐性民族生存压力与挑战,如由于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所导致 的“经济侵略” ,高科技差距所造成的民族生存高压态势,能源安全,霸权主义, 恐怖主义的威胁,反华势力的干扰等等,这些问题不论你是否察觉但都客观存 在的,这些危机已成为中化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严重障碍。所以,我们高 校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有忧患意识,并使之转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4大动力。 第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给青年学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大 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时代和社会的发

15、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改 革和创新,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责任意识转化 成为学习知识和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培养,将来能主动担 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李岚清指出: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 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具有渊博的 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能以身作则,率 先垂范。 针对大学老师肩负的重任和职业要求,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至少应 该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一、高尚

16、的道德情操 要当好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志存高远,富有爱心。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的好教师爱生如子,一想到 学生,责任感就自然升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包括学习好的、学习不好 的、顽皮的、犯过错误的,他都能看出学生各自的优点、长处、潜在的能力与 发展前景。好教师是学生集体的核心,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带动力。 要为人师表 ,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 传统认为,修身的主要方法是端正思想。心正才能身正,心修才能身修。所以 人的修养主要是修心,即加强内在的修养。如果做教师者常常不满足所得到的 利益,终日忿忿然,那么其所思所想就容易偏激,就不能公平正确地看待周围 的一切。如果身为教师贪图安逸玩乐,放肆无节制,看问题就会背离常理,处 事就会违反常理,对学生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做教师者,其行为举止之先, 必须解决端正思想的问题,应时时内省自律,慎言敏行,诚信不欺。孔子说: “五日三省吾身五日三省吾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