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301483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文理学院)(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中亚,一、概念与原则,(一)、教师文本解读的概念: 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基于学情、服务于教学的深入走进文本的教师专业化的一种阅读行为。 示例:某著名特级教师把朱自清的背影解读为“生之背,死之影”并应用于教学,你怎么看? 教师的文本解读要基于学情、服务于教学,否则将毫无意义。,简单的分类:自由的文本解读一般读者,没有任何专 业目的专业的文本解读-专业读者,专业目的如:文艺评论、哲学、医学、教师,文本解读方法是知识,如果没有这类知识的支撑,阅读教学就会是低效的“暗里摸索”,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就文本解读而言,教师“应该教”、学生“应

2、该学”的主要是文本解读的知识原理、策略、方法与技能。,示例:某作家说:“我写的文章,命题人出的题竟然连我自己都做不出来”,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专业性表现:我们做得来,你不一定做得来。,(二)教学目标的概念: 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和教学所提出和遵循的目标,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向和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导向、指引、操作、调控、检测等功能。,教什么 怎么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1、学生需要性原则:基于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需要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一段后作者发感慨: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该

3、怎么解读?教学设计该怎么考虑? 建议:忽略、淡化,(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基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获得学习方法的需要 示例: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单元的几篇课文,大家认为该怎样解读,怎么处理? 建议:用规范的、有利于学生议论文知识掌握的经典文本代替。,(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基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需要 示例: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怎么对七年级的孩子进行教育? 建议:责任,尊老爱幼,(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基于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发展层级化的需要 示例: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虽有嘉肴该怎样来进行教学解读和设计? 建议:注重文言文字词的积累、语

4、感的形成,主旨的简单理解,不讲写法。,(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2、教师专业性原则: 以教师的专业眼光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目标 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中“目标分解”怎么解读?建议:冒险:跑,爬,伏脱险:似乎办得到,有了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文本分类的专业特点 示例:老王和皇帝的新装能用同样的方法解读吗?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怎样区别? 老王-散文-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皇帝的新装-童话-丰富的想象与夸张不同的文本就像不同的血型,要对症输血。,(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文本的课程专业特点 在课程设计中的位置、承担的

5、学段任务、单元中的目标分解 示例:化石吟 -诗意的表达 看云识天气 -理清结构、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系统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三)、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解读、设计方法的专业特点 示例:根据某一位名作家的文章设计的高考阅读题,高中生、记者、作家自己三人分别来作答,谁得分最高?作家即使清楚自己作品的内涵,也不一定能够专业地表达出来。,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1、关键词句法: 重点处 示例:“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1、关键词句法: 细微处: 示例:“我与

6、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1、关键词句法:反常处 示例:“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2、主旨生成法示例: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小女孩的幸福是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幸福是甜蜜的,简单的,是需要慢慢品尝的。,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3、段式分析法 示例: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段式特点:先描写后议论,由实而虚。,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

7、方法,4、前后关联法: 示例:“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示例: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进黄沙始见金”。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绝不!因为我们是“大写的人”!,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5、资料助读法: 示例: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醉翁亭记“与民同乐”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文本解读可以以文知人,但不要以人解文。,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6、语言形象分析法: 文法形象分析:示例:小说故乡中少年闰

8、土与中年闰土的语言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少年闰土短句为主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长短结合恭敬麻木,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5、语言形象分析法: 辞格形象分析:示例:故乡中为什么用“圆规”和”石像、木偶人”来比喻杨二嫂和闰土?圆规自私自利石像、木偶人迟钝麻木,二、教师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5、语言形象分析法: 语体形象分析: 示例:故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为什么不将它写成一篇散文呢?散文作者内心的主观感受 小说通过人物情节环境反映社会生活,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1、定位的参考因素:(1)学生(年级、知识水平、情感因素等)(2)文本(核心价值?教什么?怎么教?)(3)课程标准要求

9、(终极目标、阶段目标)(4)教师个性特点(扬长补短、教学风格)(5)教学条件(学校、家庭),三、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与表述,2、目标定位在哪里? 学生起点 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 章节目标 本课目标 环节目标,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3、教学目标设计的注意事项: 注意各层次目标之间的系统性 上位目标对下位目标的要求 各层次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示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三篇课文在说明知识点上教学目标应如何设定? 建议:中国石拱桥理解什么是说明文,清楚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感知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苏州园林从总分的结构理解说明的逻辑顺序,识别说

10、明的基本方法。 故宫博物院理清说明的空间顺序,体会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写法。,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注意目标设计应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示例:某老师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的表述:感悟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反思生命和生存问题。 建议:品读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活”的含义,体悟生命的坚强可贵。,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设计前要注意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策略启动,教学目标阐释,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

11、的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的认知障碍分析,示例: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正确划分句子节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准确翻译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文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并运用到学习实践中。,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准确、流利朗读。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学习断句,做到有节奏的朗读。 3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学习内容分析: 课标对本课的内容定位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前后课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2、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体会引用、对比、拟人等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3、分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三、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1、教学目标表述的要素: 行为主体:学生,而不是教师 行为条件:合理、具体、可操作 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 行为内容:逻辑、层级 行为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示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教学目标: 1.理解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2、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法:,3、教学目标表述的要求: (1)科学性 (文本解读、知识点、学生的认知规

13、律等) 登高教学目标 (1)小学: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了解诗歌大致 意思;读读背背。 (2)初中:抓住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谈谈感受和理解;思考景物描写与诗人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把握这首“古今七律第一”的诗歌的形式美。 (3)高中:感悟杜甫在登高时所触发的人生悲怀以及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氛围;探究沉郁顿挫的风格;探究“木叶”意象(基础好的学生)。,(2)多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如“能在5分钟内读完课文,说出文章的主旨和2个写作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采用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14、,明确安排学生的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如“在反复朗读中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采用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所用行为动词多为体验性的。如“钦佩顽强的生命力”。,示例:百合花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比较词语并准确运用;区分假设复句的搭配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揣摩篇中角色的心理与内在品质;品味散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认同理想与信念之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树立高尚的理想,养成于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3)具体性 (指向明确、“情感”不空洞笼统) (4)适度的弹性 (预设是基础,而生成可能超越预设;为学生的

15、主动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示例: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随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品读文本,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揣摩人物心理,训练学生透过人物言行举止解读其性格的能力。 3、体会文章语言辩丽横肆、正义凛然,气势磅礴的特点。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领略唐雎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中的瑰宝士之精神。,(4)整体性注意课程、学科、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多因素的整体观照: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文本与单元主题的关系;单元教学与学期、年级教学的关系等。,示例:罗布泊,永远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体味本文准确、简明、形象的语言;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5)过程性目标的分层与支撑,不要流于空泛化、概念化;不能以结论式的、延时性的目标代替过程性的、即时性的目标;不要忽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思维水平、年级的衔接)。,示例:孔乙己教学目标(1)通过圈画多角度描写孔乙己的语句,概括人物特点;(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结局的社会原因。,(6)可测性表述要清楚、明确,提供可供检测与评价的学习行为界定;知识能力概念不可含混、笼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