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41624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年 10 月,重庆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盗,丢失的东西包括:小哲的 MP4 一部以及笔记本电脑一部,价值人民币2800 元;小洁的 MP4 一部,价值人民币 315 元;小兰的耳机 1副,价值人民币 8 元,而同宿舍的小芸则未丢任何东西。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小芸发现事态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事后,经调查得知,小芸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庭条件很优越。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小芸便“想教训她们一下” 。于是趁室友上课之机,盗得以上物品。案例二:成都体院两个大二学生,从租住屋骑电瓶车上学的路上,在高升桥路口,与好又多一男员工发生擦

2、挂、争吵。二人随即下车,一人飞起一脚踢向该男子,另一人在该男子没倒地前又踢一脚。两人随即骑电瓶车去学校。该人当场死亡。警察根据天网信息,3 小时即在教师抓获了两人。两人听说刚打倒的人已经死亡,随即瘫软在地,嚎啕大哭。分析:案例一中小芸为“教训”室友而偷盗电脑,Mp4 等物品,对秘密窃取公私财产的盗窃犯罪行为, 刑法规定:数额较大(500-2000)的,处 15 日一下拘留或 2000 元以下罚款。赃物予以没收。案例二中两体院大学生因争执而故意伤人,行为冲动而致人死亡,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的,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3、或死刑。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后果的发生,是犯罪故意。以此来看,小芸并不知此偷盗行为会造成刑事责任,不属于故意犯罪,但不知法不赦,不懂法者不免除其法律责任。而体院两大学生因一时冲动而故意伤人,被警察抓获时才认识错误,但必须承担刑事责任。这两个案例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其中两个原因:无知与冲动。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浅薄。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大学生尚未真正踏入社会,行事易冲动。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做事很多时候不会考虑后果,不知轻重。大学生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要预防或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必须加强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中,也要完善他们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