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4050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八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子宫平滑肌兴奋药(oxytocics)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的药物。,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的应用,主要用于催生、引产或用于产后止血或促进子宫复旧等。特点作用强弱与药物剂量或子宫功能状态有关。,缩宫素oxytocin(催产素,pitocin),其前体物质由丘脑下部生成,沿下丘脑-垂体束转运至垂体后叶,并储存在神经末梢。 转运过程中转化为缩宫素和升压素(抗利尿激素)目前应用的为人工合成品,药理作用,1. 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加强,频率变快作用强度与子宫生理状态、激素水平和用药剂量有关。,小剂量 节律性

2、收缩,同时子宫颈平滑肌松弛,促使胎儿顺利娩出。 大剂量 强直性收缩,有引起胎儿窒息的危险。,与剂量的关系,雌激素 能增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孕激素 能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与激素的关系,与生理状态的关系妊娠初期孕激素含量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低,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临产时达高峰,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最强,小剂量的缩宫素即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分娩后又逐渐下降。,收缩机制,A、 激动缩宫素受体,引起子宫收缩,宫颈松弛,促进胎儿娩出。子宫内膜和蜕膜存在缩宫素受体 B、 激动蜕膜的缩宫素受体,促进PGF2及其代谢产物PGFM的合成与释放PGFM兴奋子宫体平滑肌,使宫颈松

3、弛,展平及扩张,促进分娩。,促进排乳作用 大剂量直接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抗利尿作用,2. 其他,临床应用,1. 催生和引产 小剂量催产和引产,应根据宫缩、血压和胎儿情况调整剂量。2. 产后止血 作用时间短,应加用麦角制剂使子宫维持收缩状态。3. 缩短第三产程 高浓度引起子宫收缩,促进胎盘剥离,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不良反应,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剂量过大时或对于高敏感产妇 禁用对象 对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三次妊娠以上的经产妇或有剖腹产史者。,垂体后叶素 pituitrin,内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加压素)。用途治疗尿崩症治疗子宫出血、肺出血等。,麦角生

4、物碱,麦角寄生在黑麦或其他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麦角菌的干燥菌核。因在麦穗上突出如角而得名,现已用人工方法生产。,分类,1. 氨基酸麦角碱类麦角胺、 麦角毒,对血管作用强。 2. 氨基麦角碱类麦角新碱,对子宫作用强。,药理作用,1.兴奋子宫 麦角碱类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强而持久。剂量稍大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和子 宫颈的作用无显著差异,不适用于催产和引产。,收缩末梢血管 大剂量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肢端坏疽; 收缩脑血管,减少脑动脉搏动幅度,减轻偏头痛。,2. 收缩血管 麦角胺和麦角毒,3. 阻断受体 氨基酸麦角碱类阻断受体,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麦角新碱 无此作用。,临床应用,1

5、. 子宫出血麦角新碱用于产后、刮宫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2. 产后子宫复旧麦角制剂通过收缩子宫而促进子宫复旧。 3. 偏头痛麦角胺与咖啡因合用能治疗偏头痛。 4. 中枢抑制麦角毒的氢化物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组成冬眠合剂。,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松弛药,抑制子宫收缩,减弱子宫活力,用于防治早产,具有保胎作用。常用药物受体激动药、硫酸镁等。,硫酸沙丁胺醇,2受体激动药 兴奋子宫平滑肌的2受体,激活AC,使cAMP增加。cAMP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并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宫内供氧环境。 防治早产 扩张支气管,用于平喘。,利托君,2受体激动剂抑制子宫的作用:可抑制妊娠和非妊娠子宫防治早产,硫酸镁,松弛子宫平滑肌,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子宫收缩:拮抗Ca2+ 用途防治早产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作首选,其他,钙通道阻滞药缩宫素受体拮抗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均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有防治流产和安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