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19231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传·序·书·箴四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八上传传序序书书箴四篇箴四篇教案教案二 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掌握“造、辄、萧然、晏如、戚戚、汲汲、俦”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2.了解历史人物传记的一般结构。3.培养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4.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能力,深入把握陶渊明的形象。5.体会并学习陶渊明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体会在具体事件中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联系所学内容,深入理解陶渊明的形象。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齐背桃花源记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番自然美、人情美的和谐的社会图景,是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也是当时社

2、会许多人的理想,为了这份理想,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那么陶渊明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五柳先生传来了解一番。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质疑字音,师生相互补充,扫清读音障碍。2.分别请学生朗读第 1、2 段,学生齐读课文一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从课文中了解到哪些有关五柳先生的内容?4.请学生根据课文分别介绍五柳先生的一个方面,要求找出原句并用自己的话说明具体意思。(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强调重点实词,用幻灯展示。)三、结合具体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明确传记文学的形式特点。.请学生用“从我看出五柳先生”的句式回答,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位怎

3、样的先生?在此环节中,学生应该能对五柳先生其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例如:(1)不求甚解:不只是读书方法,是性情和追求使然,为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又何须咬文嚼字呢?(2)曾不吝情去留:将世俗的礼法、约束抛于脑后,体现出率真与自然的品性。(3)晏如也:为什么能够这样?是因为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在支撑。(4)常著自娱:是因为以文显志,并非为功名利禄。2.课文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方面?由这些方面你能否总结出这位先生的特点呢?引导学生明确,性格特点是人物形象的根本,其他各个方面,均是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3.第 2 自然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它与第

4、 1 段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疏通第 2 段文意,提出重点字词。明确:第 2 段是对所记人物的高度概括与评价,与第1 段相辅相成,其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相互照应,在历史人物传记当中,这种对人物的评论部分称为“赞” ,前文对人物生平事迹的介绍则称为“传” ,这是历史人物传记中必要的两个部分,这样处理使得人物的形象特点更加鲜明。四、结合相关作品,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仔细阅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作者与五柳先生有什么关系,可以结合你学过的或诗歌或你对陶渊明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本文实际上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而写的自传。通过对桃花源记的学习可知,陶渊明仕途不得志,厌恶东晋污浊的

5、官场,所以弃官隐居。失去俸禄的他“环堵萧然”等应是他生活的真实反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正是他的重要性格;而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高尚精神世界的执著追求,他是以自己的率真和独特的方式宣告着一种无声的不满与反抗。而本篇课文中,多次出现的“不”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先生,这恰是陶渊明的真实写照。试背诵课文,结合所了解的陶渊明进一步体会内容。五、小结。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崇高的志向和追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率真自然、高尚执著的五柳先生,它是我们了解陶渊明的重要资料,而了解一个人物,仅凭一文还远远不够,希望课下同学们能主动阅读一些陶渊明的,通过阅读,将你心目中的陶渊明形象逐渐丰富起来。六、作业。.默写课文,准备课文中词语含义的测试。2.摘抄一篇未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及其鉴赏。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