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815306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0 页2014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繁衍(yn) 媲(p)美 B. 耿(gn)介 魅(m i)力C. 困窘(ji ng) 模(m)拟 D. 粗糙(c o) 昭(zh o)示 二、选择题2 依次选字组词,正确的一组是肖( ) ( )使( )量 兴高( )烈 大( )小用( )笑大方 A象 即 惦 彩 才 贻 B像 既 惦 彩 材 遗 C象 既 掂 采 才 遗 D像 即 掂 采 材 贻 三、选择题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_ 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_ 在大多数场合下,正是_ 忘记了这种多方面

2、的运动和相互作用,_ 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研究家看清最简单的事物。A并且 而 由于 就 B而且 可 由于 就C并且 而 因为 也 D而且 可 因为 也四、选择题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 ,航海至阙下,移至宣和殿。 ” 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B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 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C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 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D这都是和司马迁的精神最相连属的 ,所以写到他们的文章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也便是史记中最精彩的,最炫耀人的

3、文章了!五、选择题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众志成城, (因人成事) , 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B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 ,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 ,就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C姹紫嫣红的烟火使节日的夜空(流光溢彩) 。 D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明显的(蛛丝马迹) 。六、选择题6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100 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第 2 页,共 10 页B.使公证人大为吃惊的是,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的声音都听得见。C.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 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

4、狱。 D.想到她这头和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 ,孤零零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七、选择题7 下面句子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A她啜泣着,我想安慰他, 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竟找不出半句有力的语言来。 B该市某某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只此一家,并无分店,怎么办呢? C这次,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 100 米蝶泳比赛。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 ,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D )八、选择题8 不属于单据的一项是A借条 B收条 C领条 D留言条九、选择题9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

5、月照长城。A第一、二句是说,随着舞蹈的变换 ,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但总摆脱不了离别之情。B第三句是说,这曲子一直牵动着征戍者的情思。 “听不尽” ,是怨?是叹?意味深长。C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清冷的月光照在绵亘起伏的长城上,意境寥廓而悲凉。D这首诗采用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前三句写景,层层深入,为末句抒情蓄势。十、选择题1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 ,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 “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十一、填空题11

6、 读书人是幸福人选自 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2 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 ,作者 ,河北人,现代作家,被认为是“ ” 代表人物。第 3 页,共 10 页13司马迁,字 , 史学家、文学家。14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 、 和哲理散文。15登高而招, , ;顺风而呼, , 。16 一碗清汤荞麦面是 (国籍)作家 的一篇短篇小说。17便条包括 、留言条、托人办事条等。十二、判断题1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19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并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 )20 永远的蝴蝶一文中的“蝴蝶” ,既是形象地写出樱子被车撞飞起来的样子,又有“化蝶”的寓意。

7、 ( )21文章的记叙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 )22 一碗清汤荞麦面是韩国作家栗良平的一篇短篇小说。 ( )23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 )24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十三、现代文阅读25阅读别踩疼了雪片段,回答下面问题。别踩疼了雪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着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

8、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元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辩。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雪人。女儿的话常常触动了裁。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

9、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第 4 页,共 10 页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带着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溜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

10、的,她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地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今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1 “我”和女儿来北方看雪

11、的目的是否一样?为什么? 2 分 2 文章以“别踩疼了雪”为标题有什么用意? 2 分 3 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充满诗意的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4 简要概括女儿在冬天以外的三个季节里以怎样的方式怀念母亲。 2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 a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第 5 页,共 10 页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

12、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贝多芬的欢乐颂 ;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13、”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 月 13 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不应该忘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仁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气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 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b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选文有改动 1 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