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36018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 课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 策策课件 XX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考点导航.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我国的宗教政策二、知识网络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含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制度及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必然性优越性宗教信仰

2、自由政策宗教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三、考点疏理(一)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关系(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 56 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 55 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

3、性变化,但由于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却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3)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一

4、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2)民族团结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

5、系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 、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6、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7、,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8、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9、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我国各种宗教千百年以来和睦相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爱国的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为增进国际宗教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10、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有它自身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发展。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还没有消失,宗教还将长期存在。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还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宗教,只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2)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

11、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说明,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说明在宗教问题上要坚持权利义务的统一,宗教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利用宗教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3、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12、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话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境

13、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

14、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2)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6、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的用行政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引导宗教

15、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弘扬科学精神我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何认识根源,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这是解决在教问题的根本途径。(3)中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四、典例解析【例 1】 (09 海南卷 13)自 198

16、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强调了重视民族繁荣的原因,的说法符合题意;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的说法强调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项。【例 2】 (09 福建卷 28)自 1996 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