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081362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课题在希望田野上(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型课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云南省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周新民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1月17日选编: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 日期:2017年1月4日 (注:编入钟炜的博客-第23类微型课题讲座-2015年第1期版块一),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 在挣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 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简短地回答,使每个人 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 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了挣钱而工作;第三个 工人则是为创造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 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 成了有名的建筑师。,为什

2、么第三个工人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强烈的研究意识。 教师也一样,不注重学习研究就只能落伍蜕 化。有研究才有效率;有研究才能成长;有 研究才有风格;有研究才能突破;有研究才 有快乐;有研究才能发展。科学求索世界,躬行历练人生。走教育 科研之路虽然辛苦,但也会乐在其中。,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一、微型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与一线教师存在着“厚障壁”大而无当虚而失实伪而乏真开头轰 中间松 结尾空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微型课题 蓬勃开展 蔚为大观,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教育研究的一般分类组织结构,微型课题,微型课题研究的缘起之一; 为了强化教学行为 微型课题研

3、究的缘起之二: 为了认识发展规律 微型课题研究的缘起之三: 为了增强科研实效 微型课题研究的缘起之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1)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师教的研究学生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2)校本教研教学问题研究主题微型课题(3)研究人员专家校长名师教师微型课题,二、什么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有些地方称“个人课题”或“小课题”,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的提升作为切入点,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的研究形式。,究竟什么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

4、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也称“草根式”小课题、“微型课题”或“个人课题”。,微型课题研究是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 与行为跟进的自我研究;是“面对真问题,展开真 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是“小步子推进、 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研究;是“低起点、 低要求、低重心”的“草根

5、”研究。,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或“教师个人课题”是以教师单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 “个人课题”区别于其它课题的本质属性就是研究主体是教师个人,而不是“集体”(课题组)。“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个人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个人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微型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

6、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或者说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微型课题的基本特征 (1)研究指向上的自我性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师是研究的主角;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 (2)研究过程上的随动性课题随问题而生,也随解决问题而止;随问题的解决,教师专业素养的得到提升。 (3)研究时限上

7、的即时性 即时性突出表现在“短、平、快”的特点上。 (4)研究形式上的灵活性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强调“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写得好”的基础上“用得好”。,三、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问题即课题。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

8、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对策即研究。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 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将在不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微型课题 研究的一般思路是:确立问题(提出解决什么问 题)预设目标(期望获得什么结果)设计 步骤(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主题阅读(围绕 问题查找资料)研究实施(在教学中应用验 证)撰写报告(提供经验和成果,总结提高)。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 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 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 和教学反思。,四、微型

9、课题的特点,1、“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2、“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3、“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做真实践。,4、活,即灵活。小课题研究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过程上。它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都没有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研究什么?什么时候研究?怎么研究?不需要囿于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部门所提供的选题指南,教师可以“我的事,我做主”。,5、“短”:周期短。“平”:适合

10、教师水平。6、“快”: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7、小:即小课题。视域、论域、切口都比较小,不会是“老鼠咬蛋,无从下口。,研究主体个人化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学校教育科研有两种类型:一是涉及学校重大问题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课题,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有共同性问题的课题;(大课题的来源)二是教师自己或少部分教师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课题。(小课题的来源),“下课前五分钟的教与学” “数学画图

11、解应用题的研究” “怎样提高教师发问的有效性” “化学新授课的引入研究”作业改革” “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写好化学方程式” “怎样指导学生背课文” “学生上课懒得举手发言怎么办” “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错题集”从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方面、一个专题、一种现象等入手,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五、为何要做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做微型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为了实实在在地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课题研究的现状:价值取向冲突课题研究的忧患1、顺应了规划的意图,迷失了学校的需要。 2、种植了别人的土地

12、,荒芜了自己的田园。 3、服务了学校的升格,淡忘了教师的成长。 (二)微型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回归教师成为研究者 (三)微型课题研究:关注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微型课题研究意义的具体体现:,第一,关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关注校本教研有效载体 第三,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第三,促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情景进入有案例; 问题解决有对策; 经验固化有个性; 智慧共享有合作; 理论建构有研究; 自主发展有动力。,(1)科研启动:由“假设的问题”转到“真实的对策”; (2)科研主体:由“统一的关注”转到“个性的选择”; (3)科研关注:由“校长的课题”转到“教师的课题”; (4)科研实施:由“模拟的

13、研究”转到“现场的研究”; (5)科研要求:由“形式的求全”转到“求实和求本”; (6)科研路径:由“理论的科研”转到“运用的科研”。,微型课题的研究 1、有助于先进教育理念的确立 2、有助于校本研究优势的形成 3、有助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4、有助于课堂教学生态的优化5、有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六、微型课题的问题来源,1、来自理念 以“教”论教-以“学”论教 教教材-用教材等等 2、来自课堂 (1)传统的课堂教学 重教师、轻学生, 重教法、轻学法 重内容、轻技能, 重习题、轻方法 重知识、轻能力, 重输出、轻落实 重测试、轻过程, 重考点、轻体系 重智能、轻情感, 重优生、轻全体,(2)现

14、代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断”的现象 师生互动“闹”的现象 教学提问“热”的现象 教学生成“散”的现象 教学媒体“多”的现象 自主学习“放”的现象 体验学习“浅”的现象 合作学习“假”的现象 探究学习“平”的现象 课堂评价“激”的现象,3、来自学生 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突变年龄问题 学生能力发展过程,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问题 学生知识构建过程,学习方式问题 学生学习需要、动机、兴趣、动力、行为、结果的内在关系问题学生学习障碍及对策问题 学生多元智能发展问题 4、来自教师 是以什么样的观念作为教学的基础的问题 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问题 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问题 是否尊重并教养学生个性特

15、长的问题 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问题 5、其它方面 课标、课程、教材、教具、管理、环境、信息、文化,七、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微型课题研究的环节,微型课题研究过程,微型课题研究过程图示,教育教 学实践,形成 问题,读书,找到 方法,尝试 方法,保留 经验,效果好,多反思,产生困惑,效果不好,撰写论文,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发现问题 1.从自身困境中寻找问题; 2.从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3.从人际交流中发现问题; 4.从学生生活中寻觅问题。,形成课题一个好的课题应该具有价值性、明确性、独创性、可行性。价值性表现在它研究关注的是现实问题,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明确性表现在课题研究的范围界限要清

16、;独创性表现在选定的课题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可行性表现在问题是课题研究者主客观条件所允许的。简而言之,一个研究课题的文字表述形式应包括“何范围”“何对象”“何内容”“何方法”等要素,准确、规范、简洁。,微型课题选题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应用性原则。4、小切口原则。 选题宜新 选题宜小 选题宜实 选题宜熟 锦上添花 旧瓶新酒 实话实说 轻车熟路,课题名称中的问题剖析 1.题目表述不规范; 2.概念之间交叉包含; 3.名称与方法不相符; 4.范围不明确或过大; 5.名称中出现价值判断。,课题名称的结构模式模式1: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初中代数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 模式2:理论依据+具体手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 模式3:理论依据+具体手段+研究目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初中生个性化发展模式4:理论研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模式5:研究对象+具体做法+研究目的初中数学中运用变式练习巩固学习效果研究 模式6: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