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0011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 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 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行政管理竞争力的内在 要求。近年来,政务公开逐步由乡镇向县级、设区市和省 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延伸,建立健全了公开工作责任、审 议、评议、反馈、备案五项制度,不断完善和深化公开的 内容和形式,铺设了一条为民服务的“绿色通道” ,筑起 了一道遏制腐败的“堤防”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 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调研时,我们发现个别单位政务公开 不规范,公开的质量参差不齐,工作发展不平衡。本文拟 就当前政务公开工

2、作的现状进行剖析,对如何进一步规范、 深化和拓展政务公开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剖析政务公开工作现状,明确规范和纵深推进的 方向 当前,大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现状可归纳为三 种情况: 公开单位能够结合本单位实际,自觉行动,依有关规 定积极、认真研究所要公开的事项,将应公开的内容通过 定期且比较规范的形式告诉群众。群众通过阅知、评议、 讨论,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公开单位能够按群众意见进 行整改。 公开单位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制作了公示版,责成 有关科把要求公开的内容通过公示版公示。公示内容比较 系统,基本反映出本机关或本部门所行使职权和所开展的 工作,但公示工作时断时续。 应付上级检查,责成一

3、两个人把规定公开的内容掐头 去尾,拣好看或自认为“可以”的事项,写在一张纸上或 将法规条文复印成几张纸贴在墙上或壁报上。对政务公开 只做一次性处理,事后不管不顾。 在对这些不同层次的“政务公开”的公开范围、公开 程序和和公开效果认真研究后,我们发现,第一种层次是 真正的政务公开;第二种层次是一种行政公示;第三种层 次实际上是行政公布。 “公开” 、 “公示” 、 “公布”在工作对 象上有近似之处,但在工作性质、公开内容和操作程序上 仍有所区别。因此,规范、深化和拓展政务公开,首先应 分清“公开” 、 “公示” 、 “公布”的区别,明确规范、深化 和拓展政务公开的方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真正意

4、义 上的“公开”而不仅仅是“公示”或“公布” 。 工作性质区别。政务“公开”的工作性质具体表现在: 一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法律的公开性,决定 了政务必须公开;二是受法律的规范性决定,政务公开是 项常规性的工作;三是受法律的稳定性决定和市场经济体 制的制约,政务公开是永久性开展的工作;四是受市场经 济时期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决定,政务公开是项 全局性的工作。而“公示”则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有关规 定对其行政管理的内容所采取的公开展示形式,在政府行 使行政权利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将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社 会管理内容,比较系统地展示给人民群众,使人周知的一 项行政工作。 “公布”是指国家机

5、关把制定的法律、行政法 规或其他重大事项,通过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公开发布, 或用书面张贴出来以便让行政机关面向全社会的以不定期 的方式单独使用的一种行政措施。 工作内容的区别。政务公开的内容,概括地讲,凡是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只要不是违法泄密 的,都是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受整个政府 的行政管理工作决定的,层面多,范围广,是动态的。而 “公示”多从属于“公开” ,其内容是受政务公开工作决定 的,工作形式较为单一而且是静态的。至于“公布” ,其工 作内容仅仅是反映政务公开内容的一个工作环节,工作形 式更其单一。 工作程序的区别。 政务公开的工作程序主要是公开主 体依法

6、提出、审计、公示行政管理事务、社会管理内容, 公开对象阅知、讨论、评议,提出肯定或否定或要求整改 的意见;公开主体按公开对象意见进行整改,然后将整改 结果再通过公示形式反馈给公开对象的八步操作程序。而 “公示”的工作程序再经细分,也仅仅是制作公示版,誊 写、张挂、按工作要求再次更换内容四步操作程序。至于 “公布”的程序则更为简单,只在誊写或印刷后张贴出来 即可。 “公开” 、 “公示” 、 “公布”三个概念,标志着政务公 开三个不同的工作层次。 “公开” 、 “公示” 、 “公布”三个概 念的关系,从逻辑上看, “公开”与“公示” 、 “公布”是前 者包含后者的关系;从工作内容上看是整体与局部

7、的关系; 从操作程序上看是链条与环节的关系。如果把“公布”当 作政务公开,则会失去政务公开的应有之义;而如果把 “公示”当作政务公开,则会降低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在 政务公开工作中,如果不对三个概念从理性上加以区分, 必然会导致实践上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的参差不齐,影响 政务公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甚至会导致这项工作半途而 废,引起群众的普遍反感。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 研究政务公开业务,注意分清“公开” 、 “公示” 、 “公布” 三者的区别。 二、规范政务公开,确保公开真实、及时、全面 规范政务公开,应从组织领导、公开形式、公开内容、 公开时间、公开程序、监督检查、公开落实、资料建档等 方面

8、入手。一是在公开的组织领导方面,应建立政务公开 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 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跟踪督查,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的工作机制,同时细化责任,把实行政务公开的工作标准、 程序、目标、完成时限等逐级分解到岗位和个人。二是公 开形式方面,属于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可通过电视、广播、 报刊、杂志、政务公开栏、墙报、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 屏、公告、文告、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公开;属于向本系 统公开的内容,可通过制发文件、会议通报、局域网、电 子邮件发送等形式公开;属于向本单位公开的内容,可通 过设置内部事务公开栏、召开内

9、部事务通报会、建立内部 事务公开的档案资料、本单位网站公布等形式公开,让干 部群众及时、全面地了解公开的内容。三是公开内容方面, 要真实可信,不能搞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对上一套,对 下一套,对内一套,对外一套。要完整全面,政务信息应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对群众关心而又不属于法 律、法规禁止公开的内容,包括事权、财权、人事权等方 面的信息,均应公开,不能避重就轻,选择式地公开,也 不能报喜不报忧,隐瞒性地公开。不仅要公开办事依据、 程序和结果,而且要公开办事机制和结果的由来,增加工 作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如在评选先进中,评选的条件 公开了,但条件的制定也应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干部考察 工

10、作中,待任命的领导干部名单公示了,但民主评议和民 主推荐的结果也应公开。如果这些不公开,在评选先进中, 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买官卖官现象还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就 会有人走“上层路线” ,千方百计让决策者在制定标准时把 自己划入圈内。此外,公开的内容除详细载明公开事项及 编号外,还应注明公开期限及接受反馈意见科室及人员的 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等,随时受理群众反馈。四是公开时 间方面,办事手续和流程、违章处罚标准、国家工作人员 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机关效能建设制度等经常性事项应常 年公开;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基建、大宗物品 采购、人事任免、评先评优等阶段性、临时性事项应及时 公开;机关财务收支状况、

11、绩效考评情况、新出台的政策 法规等日常性事项应按时公开, 保证公开内容的时效性, 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是公开程序方面,首先由责 任部门提出拟公开的具体事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期限, 部门负责人初审,经单位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二人以上审核 通过并签名,报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批后,方可公开 公示。而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还应负责公开期限内人民群众、 干部职工对公开事项意见、建议的收集、记录,并委派监 督小组成员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形成书面反馈材 料,集中归档,分类处理。如有必要对公开内容进行调整 或更正的,仍应遵循上述审批程序。五是在公开的监督上, 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

12、组织内部 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社会监督员或群众对政务公开内容及 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设置意见簿和意见箱,摆放在显眼处, 安排专人定期查阅,并有查阅记录,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 及时核实处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 答应为标准,做到“四有” ,即反映问题有记录、核实问题 有查证、存在问题有整改、核实结果有反馈。可定期向社 会各界通报政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监督。六是在公开的 落实上, 要一丝不苟地兑现政务公开的内容,始终坚持怎 么说就怎么办,在实施上扎扎实实,对群众讲求信誉。要 坚决杜绝任何弄虚作假的“百变通”及“擦边球” ,以政务 公开的实效性取信于民。七是在公开的资料建档上,可统 一使用

13、“政务公开表” ,编号与具体公开事项的编号一致, 将每次公开事项的对象、公开的形式,公开的内容,公开 的期限,责任部门,监督小组的审核意见,领导小组的审 批意见,群众的意见,监督小组落实反馈情况等整理归档, 做到事前有审核把关,事中有征求意见,事后有调查反馈。 规范政务公开,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 不能脱离现实搞形式主义,特别要注意妥善处理好政务公 开后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实施政务公开中,群众对公开的 内容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某些内容可能还有不满意 的地方,这说明政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 们应十分诚恳地让群众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甚至于 对群众的“吹毛求疵” ,我们也应当虚心接受,认真思量, 想一想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对群众反映日常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改进;对群众的合理化建议,要及 时采纳;群众有误解的,要及时说明,要引导好、保护好 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积极性。事实证明,推行政务公开, 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只有不断规范这 项工作,做到公开真实、及时、全面,并妥善处理好群众 反映的问题,才能使政务公开真正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三、深化政务公开,加大行政决策、行政过程、行政 结果的公开力度 围绕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公开行政决策、行政过程、1 2 3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