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3165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

2、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努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努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达到的目的是:1、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第一章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

4、中具有重要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5、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2、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5、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6、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三、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三、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

6、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第二章第二章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

7、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三、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两个条件及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三、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两个条件及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1、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

8、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四、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9、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如果在实践中达

10、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第三章第三章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11、运动的规律是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2、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3、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4、生

12、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三、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三、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13、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3)经

14、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确定着其变革的方向。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1)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2)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第四章第四章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1、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15、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的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1、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16、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及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三、资本循环的三阶段、三职能和三职能形式以及连续循环的条件。三、资本循环的三阶段、三职能和三职能形式以及连续循环的条件。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