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27349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跪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谢谢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典型应收账款管理失败的案例 一、宏达公司的背景 宏达公司是成立于 1988 年的电器股份制企业,1994 年 3 月,经中国证监 会批准,宏达公司上市。该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广,包括电视产品、空调产品、 电子医疗产品、电力设备、机械产品、数码相机、通信及计算机产品等。但彩 色电视机是宏达公司的拳头产品,长期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1997 年前后,宏达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的策略,确保了在国内彩电市场的领 头羊地位。以后几年中,随着竞争对手竞相降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让 公司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宏达公司迫切希望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 通过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展,以减轻经营的风险。二、应收账

2、款危机的始末 应收账款危机的发生 自 1996 年以来,宏达公司的应收账款迅速增加,从 1995 年的 1900 万元 增加到 2003 年的近 50 亿元,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从 1995 年的 0.3%上 升到 2003 年的 23.3%。2004 年,宏达公司计提坏账准备 3.1 亿美元,截至 2005 年第一季度,宏达公司的应收账款为 27.75 亿元,占资产总额的 18.6%。宏达公司不仅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而且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从 1999 年的 4.67%下降到 2005 年的一季度的 1.09%,明显低于其他三家彩电业 上市公司的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巨额应收账款大幅度

3、减少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 1999 年的 30 亿元急剧下降到 2002 年的30 亿元。截至 2004 年年底,其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为 7.6 亿元。2004 年 12 月底,宏达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计提大额坏账准备,该公司今 年将面对重大亏损,击昏了投资者以及中国家电业。受专利费、美国对中国彩 电反倾销因素等影响,宏达公司的主要客户美国进口商 KR 公司出现了较 大亏损,全额支付公司欠款存在较大困难。KR 是宏达公司的最大债务人,应 收账款金额达到 38.38 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 96.4%。据此,公司决定对该 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当时预计最大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4、为 3.1 亿美元左右。另外,截至 2004 年 12 月 25 日,宏达公司对南方证券委托国债投资余额为 1.828 亿元,由于南方证券目前资不抵债,根据谨慎性原则,拟对委托国债投 资余额计提全额减值准备。宏达公司 2003 年的净利润为 2.6 亿元人民币,以 此为标准,宏达公司至少需要为此笔债务背上 10 年的包袱。上市 10 年的首次 亏损,留下债务 10 年难尝。短短数日之内,宏达公司的股价跌幅近 30%,总 市值损失 30 多亿元。2004 年上半年,宏达公司的净利润只有 6000 多万元。由此可以看到,导致宏达公司巨额亏损的罪魁祸首是美国的经销商KR 公司。美国 KR 公司成立于

5、 1997 年,是由美国三联公司、香港大洋公司和原 镇江江奎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JL 为公司董事长。从 2001 年 7 月开始,宏达 公司将其彩电源源不断地发往 KR 公司。然而产品是出去了,货款却没收到。KR 公司当家人 JL,这位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 2002 年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企业家,总是以质量问题或货款未收回为借口,拒付或拖欠宏达公司货款。宏达公司 2003 年年报、2004 年年报都显示,KR 拖欠宏达公司应收账款近 40 亿元。2004 年 3 月 23 日,宏达公司发表的 2003 年年度报告披露,截至 2003 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 49.85 亿元人民币,其中 KR 的应收

6、账款为 44.46 亿元。2003 年 3 月 25 日,宏达公司发表的 2002 年年报显示,宏达公司实现 收入 125.9 亿元,实现净利 1.75 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量为29.7 亿元,这 是自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来(1998 年),宏达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首次出现负数。 截至 2002 年底,宏达公司应收账款仍高达 42.2 亿元,其中未收回的 KR 的应 收账款数额为 38.3 亿(4.6 亿美元)。两相比较,应收账款不降反升。同时宏 达公司拥有 70 多亿元的存货,其中 31.2 亿元是库存商品,22.56 亿元是原材 料。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尽管 KR 欠下如此巨额的款项,但是在年报中,

7、无论 是监事会报告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报告,均没有对此做出特别提醒。这些数据在宏达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季报出现了变化,其中,公司的应收账款 减少为 45.72 亿元,但存货由年初的 70 亿元增长为 78.84 亿元,并未出现危 机。KR 在与宏达公司的交易中,凡赊销均走保理程序。KR、保理公司、宏达公 司三家签订协议后,保理公司将会通知零售商如沃尔玛,不得向 KR 直接支付 货款,而是把货款交给保理公司,由保理公司将钱按 10%和 90%的比例在 KR 和宏达公司之间分账。KR 公司称,对于没有进连锁超市的货物,KR 向宏达公 司提供支票担保,而这部分货数量很小。也就是说,宏达公司的货款回收有

8、两 种方式:保理程序和 KR 的支票担保。对此,在国际贸易中,买方的支票担保 对于卖方的保护程度与常用的信用证完全不同。支票担保的有效性取决于买方 的信用及资金账户状况,银行不承担支付责任。2002 年度宏达公司与 KR 的贸易总额为 5 亿美元,其中 2 亿美元没有收回 来,从报表上看,KR 的欠款由年初的 0.4 亿美元增加到年末的 4.6 亿美元。从 宏达公司对 KR 巨额的应收账款来看,宏达公司出口收入基本是通过 KR 实现 的,宏达公司可能是为 KR 代工或者是 KR 买断宏达公司彩电,也就是说宏达 公司彩电出口美国销售信用链条中,宏达公司货款能否回收与零售商如沃尔玛 等无关;又根据

9、出口 397.61 万台彩电及出口收入 55.4 亿元推测,宏达公司出 口的彩电应为低端产品(平均每台不到人民币 1400 元)。为了防范沃尔玛可 能倒闭带来的风险,宏达公司和 KR 双方另外向保险公司投保,保理公司如果 在两个月之内收不到货款,保险公司就要赔付。但实际上,KR 货款平均回收 期绝对不止两个月,2002 年度宏达公司回收 0.4 亿美元的货款,据报表附注称, 截至 2002 年 3 月 10 日,已回收 KR 货款 8906 万美元,另有 10199 万美元票 据在托收中。在 2003 年的中期报告中,针对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宏达公司 解释道:“账龄在 1 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根

10、据公司历年经验,一般可在次年收回。 ”但是 2003 年年报中,宏达公司披露,KR 公司所欠货款,账期 1 年以内的为 35.12 亿元,12 年的为 9.33 亿元。由这个数字引出了问题,9.33 亿元的货 款是否属于宏达公司、KR、保理公司 3 家签署协议的货款,如果是这种货款, 为什么超过 1 年收不回来。同时,由于委托理财出现问题,宏达公司 2 亿元的 资金暂时处于冻结状态。事实上,宏达公司已对 KR 超过 1 年期的应收账款提取了 9000 多万元的坏 账准备。2003 年,宏达公司主营业务利润 3.02 亿元,做 9000 万元的坏账准 备无疑大大侵蚀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应收账款和存

11、货总额共计 119.9 亿元,占 总资产的 56%和净资产的 91%,这将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质量。由于出口美国之 路已被堵死,宏达公司原计划出口美国市场的彩电可能大幅贬值。实际上, 2004 年 12 月 31 日的坏账准备更是达到 2611155059 元。显然,按照宏达公 司今年的盈利水平,无力支撑这一高额费用。谋求化解危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宏达公司受 KR 所累,已非一朝一夕。早在 2003 年 3 月 5 日就有媒体报道,KR 与宏达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可能让宏达公司蒙 受损失。可是宏达公司并未紧急刹车。KR 应收账款事件后,宏达公司管理层 已经决心对宏达公司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

12、甩包袱”,以便 2005 年轻装上阵,因 此才会一年计提 26 亿元来自 KR 应收账款的坏账,新管理者不希望这个包袱更 持久地影响宏达公司。2004 年后半年来,宏达公司在生死关头曾经谋划收购 KR,重新启动国际化战略。而接收 KR 的代价就是 KR 的 4.7 亿美元货款。对 于 KR 来说,4.7 亿美元首先是偿付能力的问题,要 KR 一时拿出这么多现金相 当困难;即使是有,KR 也会想出种种办法予以拖欠。让 KR 还款的路径已被证 明是行不通的。以 4.7 亿美元为代价接盘 KR 进军北美市场,可能是一种胜利, 也可能是一种无奈之举。接收 KR 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借助收购 KR 之渠

13、道, 宏达公司国际化一步登天;二是解决 KR 遗留欠款问题,轻装前进。宏达公司在印尼曾经有类似的经历,宏达公司早在 2000 年就开始对印尼出 口,方式是与印尼本地厂商合作,印尼厂商进行生产,宏达公司进行贴牌。同 时此厂商还进行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一段时间的合作之后,印尼合作伙伴拖 欠宏达公司大笔欠款。最后的结果是宏达公司收购印尼合作方,拥有印尼合作 方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在强大的销售网络支撑下,宏达公司产品大举进攻印 尼,其中包括彩电、空调。到现在,宏达公司的空调、彩电已经占据了印尼绝 大部分市场,而印尼市场是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占据了印尼市场,也就占据了 东南亚的制高点。尽管 KR 事件与印

14、尼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两者有可比性。接手 KR 之后,宏 达公司将在美国借助 KR 现有渠道及产业上下游资源,销售 KR 品牌的产品。 一个背景是,KR 在低端市场,是美国家电销售量最大的品牌,拥有相当大的 影响力。收购完成后,就不会产生现在与 KR 发生的问题,因为宏达公司面对 的是沃尔玛等零售商,其即使拖欠宏达公司货款,性质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 就像现在的宏达公司与苏宁、国美的合作一样,略去了 KR 这个麻烦的中间环 节。但这还是一种设想,对于宏达公司而言,如何迫使 KR 就范是当时最大的考 验。如果成功,宏达公司将顺利渡过这一难关。当时宏达公司没有在美国对 KR 提起诉讼,就是考虑到一场

15、漫长的跨国诉讼对宏达公司是更大的风险。因 为按照宏达公司与 KR 所签署的协议,按照属地原则,所有诉讼必须在美国进 行,而判决的执行也必须在美国执行。2004 年 10 月,JL 在深圳被四川警方以“涉嫌票据诈骗”刑事拘留,而这也意 味着宏达公司对 KR 的彻底失望。为尽量收回货款、减少损失,2004 年 12 月 14 日,宏达公司在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起诉 KR 公司,以 KR 公司违反债务偿 还协议,两次逾期不履行分期还款义务为诉求,要求被告美国 KR 公司偿还 4.7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 亿元)的货款(连同利息及超期罚款共计标的额 4.843 亿美元)及律师费、诉讼费等,并要求法

16、院发出禁令,禁止 KR 转移资 产及删改、毁坏账本,同时允许宏达公司查明 KR 的财务状况。通过司法程序 核实 KR 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以利于 KR 公司欠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双方焦 点集中于 KR 公司在 2003 年为宏达公司开具的 37 张支票是否为空头支票,这 将决定 KR 是否涉嫌票据诈骗。但是,针对公司的诉讼,KR 在 2005 年 1 月 14 日在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以宏达公司在美国 CES 展(美国消费电子展)之 前发布的预亏公告、媒体的报道毁损了其商业信誉等为由向宏达公司提起了反 诉讼并要求予以赔偿。对此反诉,宏达公司认为,预亏公告是公司按照中国的 法律依法做出的,且公司并没有向新闻媒体发布有损 KR 商业信誉的言辞。宏达公司方面、律师、会计和司法部门的有关人员进入 KR 开始查询公司有 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通过长时间调查,宏达公司方面否决了“收购 KR 股 权以承接 KR 公司资产的方式进行追债”的计划。宏达公司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作为私营企业,KR 在财务方面并不透明,很难判断 KR 公布的财务状况与实际 的财务状况之间有多大的差距,现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