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26525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局城镇化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莱芜市财政局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莱芜市财政局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 调调 研研 报报 告告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载体。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我市坚持把推进城镇化工作作为加快莱芜发展的重大机遇,把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作为重要平台,全力推进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网对接、共建共享,全市城镇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我市城镇化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我市城镇化工作的基本情况莱芜市总面积 2246 平方公里,人口 127 万,辖莱城、钢城 2个区,3 个省级开发区、1

2、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1 个旅游度假区和 20 个镇(街道)。2008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50.48%,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 2.88 和 4.8 个百分点,主要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城一是城镇规镇规模模显显著膨著膨胀胀。 。按照“重点加快发展中心城区,积极扶持中心城镇,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的战略思路,把全市城乡 2246 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全市形成了“中心镇引领、重点镇支撑、市镇村联结、新型社区呼应”的城乡空间新格局。规划建设了高新区、2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加大老城区建设改造力度,城市面貌日新

3、月异,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56.5 平方公里,比 2000 年增加 31.5 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 43 万人。二是城市二是城市综综合承合承载载能力能力显显著增著增强强。 。我们坚持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以重点城建工程为载体,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08 年底,全市城市道路达到 210 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万人拥有公交车 14 标台,日供水能力达到 7 万方,供热、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 45%和 99.4%。馨百、银座、贵和、信誉楼等商贸设施陆续建成,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馆等公共设施

4、投入使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三是城三是城乡统乡统筹筹发发展步伐展步伐显显著加快。著加快。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建设,努力促进三个集中,城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道路、通讯等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铺开农村集中居住区和村庄改造项目 85 个,建成居民楼 397 栋,公交线路延伸到 40%的乡镇,城乡联网供水覆盖面超过 50%,全市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通移动电话、通宽带等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5、积极搞好农村中小学改造和乡镇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服务设施建设,农民3就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 2 万人以上,城镇化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八个加强、八个提升”:(一一)加加强组织领导强组织领导,提升政府决策和,提升政府决策和驾驭驾驭城城镇镇化工作的水平。化工作的水平。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莱芜市委、市政府把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市的优势,积极开展城镇化工作。于 09 年 12 月 日召开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

6、由市委于书记主持,马市长就全市城镇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组织各区、乡镇(办事处)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青岛、潍坊、临沂、济南、威海等先进地市参观学习。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精品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农村住房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城镇化问题,各级强化机遇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调查研究,政府决策能力和工作指导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城镇化工作得到快速稳步推进。(二)加(二)加强强城城镇规镇规划划编编制,提升制,提升规规划水平和城市价划水平和城市价值值。 。我们把城镇规划作为发展城镇的第一要素,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第一责任,靠科

7、学的规划创造财富,努力实现规划的最大效益,提升城市价值。一是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把除 5 个街道办事处以外的4现有 14 个镇、1 个乡整合为 6 个小城镇;将城镇规划建成区外的 828 个行政村集约整合成 87 个中心村,224 个基层村,形成了中心城区、重点镇、农村新社区、居民点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二是全面铺开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农村住房规划编制。积极开展了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2009 年,全市 20 个乡镇(办事处)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启动并基本编制完成。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

8、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 09 年 6 月 30 日经市政府审批实施。三是开展了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目前全市已有 17 个中心村和 60个城区村、镇区村完成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加强规划编制,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开展城镇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加(三)加强强精品城市建精品城市建设设,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档次彰显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工作中,我们注重吸收外来优秀元素,一一是牢固是牢固树树立精心精立精心精细细精品精品“三精三精”理念。理念。坚持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切实提高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打造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二是大

9、手笔二是大手笔实实施城施城镇镇“增增绿绿”工程。工程。突出城区关键路段、重要节点、窗口地带,因地制宜、因景制宜进行带植、丛植、群植,努力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园林绿化水平。09 年我们完成了莲河公园续建和长勺路、龙潭东大街青草河公园的绿化补植,栽植各类苗木 35 万株,出色完成了第七届国际园博会莱芜园的建设布展工作,成为齐鲁园中的精品园。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了占地5640 亩的综合性植物园,在各乡镇驻地建设了占地 10 亩以上的中心公园和绿化广场,并通过河道沟渠两岸绿化及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将城乡绿化有机相连,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44%,城乡森林覆盖率达到 33.1%;三是三是

10、创创造性的搞好造性的搞好“添亮添亮”工程工程。着力抓好灯光景观设计和建设,追求灯具造型的大气和现代气息,使莱芜的夜晚华灯四射、流光溢彩,全年完成了万福路等 10 条路段的路灯工程,亮灯率超过 98%。四是加快了城四是加快了城镇镇“治水治水”步伐步伐。大搞水系改造规划,做足“水景”文章,使城镇所有的水都成为流动的水源、清洁的水面、繁华的水景。如我们实施的青草河治理工程,由过去的一条臭水沟,如今变成了一条集滨水景观、商业服务、文化休闲和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生态绿色长廊,既成为莱城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又积累了城市水系治理的宝贵经验。(四)加(四)加强强城中村拆迁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城中村拆迁改造,提升

11、城市形象。城中村改造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一是一是编编制改造制改造规规划划。城中村改造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打破村居界限,连片开发,连片建设,集中安置,新建、改建的住宅区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 10 万平方米。二是二是坚坚持高持高标标准建准建设设。我们打破城中村改造就是平房变楼房、旧房变新房的陈旧观念,坚持高标准建设,鼓励建设高层住宅。在单体设计上,采取形式多样,不搞统一模式;在房屋结构上,充分考虑舒适性、合理性,功能方面力争做到 50 年不落后。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工6程优良率达到 100%。努力建设精品社区,真正实现“拆除一片旧村、建成一片新居、

12、改善一片环境”的目标。三是依法做好拆迁安三是依法做好拆迁安置工作置工作。拆迁安置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把群众思想工作做通、做透。对拆迁房屋合理补偿,对拆迁户妥善安置,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拆迁改造工作程序,严格安置补偿政策,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做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四是落四是落实实好好优优惠政策。惠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土地、拆迁、安置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建设手续费用上,我们出台了具体的减免政策,对城中村改造建设新社区安置房和生活保障用房一律免收市级以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同时认真抓好落实,抓好每一个环

13、节,使城中村改造政策真正惠及到广大群众。09 年我们结合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共完成拆迁面积 80 多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和经营性用房 38 万平方米。通过城中村改造,有效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形象,。(五)加(五)加强农强农民民集中居住区建集中居住区建设设,提升,提升农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质量。量。我们把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举措来抓。我市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开端较好,涌现了九龙家园等一批先进典型。由于全市各级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加强了指导协调,强化了调度督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

14、009 年全面完成了集中居7住区 1.4 万户的建设任务。工作中,我们一是一是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编制完成了全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二是二是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09 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和村庄改造的意见,制定了扶持政策,规定对城市规划区外农村住房建设、整村迁建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中介性收费一律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最低标准的 50%收取等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基层的服务支持力度,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在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善土地、拆迁安置、房产、资金、保障等政策,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

15、索富有特色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新路子。三是三是开辟了联审联批绿色通道。由发改、建设、规划、国土、房管、环保等部门组成联审联批办公室,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项目审批开通绿色通道,统一受理,统一审批,一站式服务,审批事项由原来的 80多项,减少到 23 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 149 个工作日压缩到 37个工作日。四是四是突出农村危房改造,把农村居住区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结合起来,本着先急后缓、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修缮加固、租赁安置、配建安置,发放修缮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快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09 年全市共发放住房补贴 368 万元。五是五是注重培育典型,

16、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注重树立和培养全国全省的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全市城镇化8进程。(六)加(六)加强强基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提升,提升综综合承合承载载能力和城市功能。能力和城市功能。我们把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必要条件。一是加一是加强强综综合交通体系建合交通体系建设设。 。加快建设绕城高速,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搞好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改善公交运营条件,多方筹集资金,新购买了 16 辆新型天然气公交车投入运营,调整了 6 条公交线路,运营里程增加24 公里,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达到了 26%以上,城市公交运营上了一个大台阶。二是加二是加强强市政公用和防灾减灾市政公用和防灾减灾设设施建施建设设。进一步改造提升城乡供水处理工艺,提高管道燃气、集中供热覆盖率和供应保障率,健全分配电网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统筹各类工程管线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改造,09 年我们重点推进了莱城至雪野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铺设天然气管线 15 公里,实施了天然气向钢城延伸工程,铺设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