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04725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瑜霞本科毕业论文_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题 目: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 学 院: 师 范 学 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姓 名: 欧瑜霞 指导教师: 胡 琳 丽 2012 年 5 月 21 日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解释水平理论的回顾与前瞻摘要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对具有较远心理距离的客体进行抽象的、非情景化的、高水平的解释,而对具有较近心理距离的客体进行具体的、情景化的、低水平的解释。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包括目标相异论、行为表征论与行为阶段论构成。心理距离,作为解释水平理论的核心概念,其维度包括,人类思考(1)过去与未来、 (2)遥远位置、 (3)他人观点及(4)反事实可能性的心理过程。本篇着重探

2、讨心理距离的不同维度是如何影响人类对客体进行表征、如何对个体决策判断进行表征及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着重在明晰解释水平概念本身、解释水平的操作化及解释水平的前导变量,情感与动机等心理过程对决策判断产生的影响在解释水平理论所扮演的角色。关键词:解释水平理论 心理距离 抽象表征 解释水平AbstractConstrual Level Theory proposes that people tend to construal psychologically distant objects in terms of high level, abstract and core aspects, whe

3、reas construal the same object in terms of low level, detailed and incidental features if the object is psychologically near. The basis of the CLT includes Object Dissimilarity Theory, the Action Identification Theory, Action Phase Theory. People are capable of thinking about (1)the future and the p

4、ast, (2)remote locations, (3)another persons perspective, and (4) counterfactual alternatives, which constitute different forms of traversing psychological distance. How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fluence individuals mental construal of objects, and how the abstractness or conc

5、reteness of construal determine individuals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Future research should discriminate among construal level itself,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al level and the antecedents of construal level.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include other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such as affect a

6、nd motivation into the causal chain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construal level-preference and choice. Keyword:Construal Level Theory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bstraction mental construal1目目 录录1 引引 言言12 解释水平理论的源起:时间距离解释水平理论的源起:时间距离23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与内涵33.1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33.2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内涵.43.2.1 解

7、释水平的内涵43.2.2 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53.2.3 解释水平的操作性定义64 解释水平理论的发展:心理距离解释水平理论的发展:心理距离94.1 时间距离.94.2 空间距离.114.3 社会距离.114.4 假设性.134.5 心理维度之间的关系.134.5.1 心理距离之间相互影响.134.5.2 心理距离物理学.164.5.3 不同心理距离对解释水平的影响.174.5.4 心理距离维度差异性.175 解释水平理论的反思与展望解释水平理论的反思与展望186 总结总结19谢谢 辞辞20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2101. 引引 言言生活中,人们只能在此时此地产生直接的感受体验,想要对过去与未

8、来、别处、他人观点或其他的可能性进行亲身体验却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的思想、情绪、选择和行动时刻都被不属于直接感受体验的记忆、计划、预测、希望与反事实的假设所影响。我们如何超越此时此地来对遥远的客体进行表征?我们如何能对长远未来做出计划、理解他人观点、考虑其他可能性?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认为,我们对遥远的客体进行抽象的心理解释表征,从而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尽管我们不能对彼时彼地的事物进行体验,却能够预测未来、记忆过去、想象他人的反应、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预测、记忆以及推测都是心理层面的解释结果,与直接的体验相距甚远,能够超越即时情景并从心理层面来表征遥远

9、的目标1。Liberman 与 Trope 于 1998 年首创解释水平理论后获得广泛关注,此后十余年间,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说和预测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性证据。解释水平理论起初研究单一的时间距离维度对预测、选择、评价的影响,逐步发展到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假设性多个距离维度的研究,不仅对单一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也对各维度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索,解释水平理论正逐渐整合成一个关于心理距离的统合理论。解释水平理论作为新兴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的发展空间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获得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现今解释水平理论在纵深不断发展,有望成为新世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之一。12.2. 解释水平理论的源

10、起:时间距离解释水平理论的源起:时间距离解释水平理论最早源于对时间距离影响偏好和决策的研究(Liberman& Trope, 1998 ) 。若现在有奖金 3000 元,你可以选择立刻全部消费,也可以选择将钱存入银行或进行金融投资一年后得到 3300 元,你更倾向哪一种?这个问题涉及到跨期选择,即对未来的不同时间点做出预测、决策的过程,而人们在对未来做决策的过程中,未来的价值和当前的价值对决策的权重不同。虽然人类具有规划、预测未来的能力,但对不同时间点做价值权衡时仍带有一种非理性的偏离:相较于未来更多的价值,人们更重视当前的价值。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对未来做出目标与计划,制定计划时却难以考虑到实际

11、而具体的困难,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计划往往过于理想化。这些现象是否由共同的原因所导致?也许人类具有作用于预测、偏好和决策的内在时间机制?作为解释水平理论的前身时间解释理论就是源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Liberman 与 Trope(1998)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得出,影响人们对未来做出决策的时间折扣现象,其背后可能存在一种一般性的、基础的心理机制心理表征,它影响人们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的过程。Liberman 等认为,心理表征分为不同的水平:高水平的解释(high level construal)是人们对遥远的客体以相对抽象的、一般的、连贯的、核心的、高级的特征进行心理表征;低水平的解释(lo

12、w level construal)是人们对近处的客体以相对具体的、特定的、断续的、非核心的、偶然性的、低级的特征进行心理表征。心理表征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转变,就是表征从具体向抽象转变,包括保持主要的、稳定的特征而忽略次要的、偶然的特征2。Liberman 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对不同的时间距离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表征,从而影响人对未来决策的预测与判断。主试引导被试想象发生于未来不同时间点的假设性事件:在可能发生于明天(近距离未来)或发生于三个月后(远距离未来)的短途旅行两种情景下,被试要对 38 件相关事件物品(衣物、药品、洗漱用具等)进行分类,要求被试分组尽可能详细且避免重复。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

13、对远距离未来的物品分类中,所分组别更少,每组包含的范围更大,而对近距离未来的物品分类中,所分组别更多,名目更详细,每组包含的范围更小,说明被试倾向于对远距离未来的客体进行更抽象更普遍的心理表征,而对近距离未来的客体进行更具体更特殊的心理表征。23.3.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与内涵3.13.1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自 Liberman 与 Trope 创建时间解释水平理论之后,解释水平理论正从广度和深度不断丰富发展,有望成为新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较为完整的心理学体系之一。而在解释水平理论蓬勃发展的同时必有理论为其提供基础支撑,其中包括目标相异论、

14、行为表征论、行为阶段论3。目标相异论(Object dissimilarity theory)是解释水平理论最重要的基础,该理论认为所有客体都具有其特殊性质,没有客体是完全同一无异的,因其相同点可以划分在同一类别下,因其特性与其他客体相区别而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下。分类是提取主要的、抽象的特征,忽略次要的、具体的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相互比较而将客体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辨别客体主要的、抽象的特征与次要的、抽象的特征。例如,学校即将举办一场主题讲座,那么讲座主题、主讲人对于讲座来说即是主要的、核心的特征,而会场位置、举办时间则是相对次要的、附带的特征。目标相异论将客体特征区分为主要特征

15、与次要特征,使人类以不同水平解释客体成为可能。行为表征论(Action identification theory)认为行为可以表征为不同的水平,低水平表征说明行为是如何被实现的,而高水平表征则说明行为的目的和后果。例如,吃饭这一动作可以从低水平角度表征为咀嚼和吞咽,也可以从高水平角度表征为减少饥饿、增加体重、获得营养等。人们往往先对行为进行尽可能高水平的表征,确定目标、意义及预测后果,之后才进行低水平的表征,来指导如何完成行为。这一理论与行为效价直接相关。行为阶段论(Action phase theory)认为,行为包括决策前的熟思阶段与决策后的实施阶段。在决策前的熟思阶段,人们更关注行为的

16、效价、意义和后果,通过搜集信息对比不同的方案来进行选择决策。在决策后的实施阶段,人们更关注如何实现行为的手段,指导实践。行为阶段论将时间与行为决策相融合,时间距离越远,人们会更关注行为的效价,增加熟思的可能性,而少关注具体的手段,减少执行的可能性。目标相异论作为解释水平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以不同水平进行客体表征成为可能;行为表征论明确了对行为表征的不同水平;行为阶段论则将时间与行为选择决策相融合。三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为解释水平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哲学基础,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33.23.2 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内涵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内涵3.2.13.2.1 解释水平的内涵解释水平的内涵在目标相异论、行为表征论、行为阶段论的理论基础上,解释水平理论将高水平的解释定义为相对核心、抽象、连贯、高级的心理表征,而将低水平的解释定义为相对次要、具体、断续、低级的心理表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