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84630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 第6讲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 讲,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科技与思想文化,考情呈现,社会生活的变化 T12,2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T13,2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T12,2分,社会生活的变化 T33(1),6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T12,2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T13,2分,社会生活的变化 T15,2分,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T11,2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T14,2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T15,2分,(2016-2008年),真题演练,1.2014,河北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

2、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C,由“农工商部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等可知C项正确。,(2016-2008年),真题演练,2.2013,河北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C,由“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

3、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兴办实业。,(2016-2008年),真题演练,3.2012,河北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D,此题为否定型选择题。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而不是申报,所以选D。,(2016-2008年),真题演练,4.2013,河北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

4、B,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2016-2008年),真题演练,材料中的留学国家既有欧美国家,也有亚洲的日本,故排除A;第二阶段以向外国学习制度为主,第三阶段出现了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故C错误;留学方式既有政府公派,也有勤工俭学,故排除D。,(2016-2008年),真题演练,5.2011,河北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B,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结合所学可知

5、选B。,(2016-2008年),真题演练,6.2010,河北学以致用,探究问题。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2016-2008年),真题演练,本题主要涉及与上海有关的史实。第(1)问要联系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注意提取有效

6、信息“经济”“社会生活”,从这两方面回答当时上海的有关景象即可。第(2)问世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两方面,根据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即可答出。第(3)问要根据当今中国的发展状况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推测。,(1)工业比较发达;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电影和照相等娱乐方式的兴起;报纸等传媒业的发展。 (2)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3)中华民族实现振兴(或复兴);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1.张謇兴办实业,(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2)目的:挽救民族危亡,维护中国利益,发展本国工商业。 (3)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本国工商业

7、。 (4)结果: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大生纱厂在一战期间得到发展,一战结束后被吞并。 (5)评价:张謇创办实业的过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考点突破,考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不利因素:受封建制度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有利因素:辛亥革命的鼓舞;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再度受挫:一战后。(原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萎缩: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考点突破,考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8、2.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总体特征: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整体水平落后; 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发达,广大内地薄弱); 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考点突破,考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命题点: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作用。,(1)从经济领域看,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政治领域看,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3)从思想领域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中

9、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1.交通通信技术,(1)轮船: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后来传入中国。 (2)火车: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电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1879年,李鸿章派人架设完成天津到大沽间的电报线路。,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1.交通通信技术,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主持设立电报总局。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

10、架设完成并开始正式营业,收发公私电报 到20世纪初,全国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设立了电报局,电报沟通了中国各地之间的联系。 (4)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交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1.交通通信技术,(5)照相、电影 照相技术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后传入中国,上海出现了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 电影于1895年在巴黎诞生。1896年传入中国。最初在上海的一些戏院茶园放映,被称为“西洋影戏”。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

11、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考点突破,2. 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媒体的发展,(1)申报 时间、地点:1872年在上海创办。 内容: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资料,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2. 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媒体的发展,(2)商务印书馆 1897年由夏瑞芳在上海创办。 经营内容:最初专营印刷,后扩充机构,由印刷转到出版,编辑出版了一批新式教科书、英汉词典类工具书和西方的学术著作

12、。 地位: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3.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1)原因:民国政府为改变落后的习俗,颁布法令革除旧俗。 (2)主要内容:男子剪辫,女子停止缠足;穿新式礼服(西服、中山装等);行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3)特点:从历程上看,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从程度上看,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加深;从地域上看,具有不平等性,农村地区缓慢。 (4)影响:改变了不良习俗,人们的生活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命题点:列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之最”。,

13、(1)1876年修建的淞沪铁路,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2)我国最早架设有线电报是在19世纪70年代。 (3)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考点突破,命题点:列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之最”。,(5)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 (6)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7)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考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科技,(

14、1)詹天佑: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5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侯德榜:我国著名化学家,发明“侯氏制碱法”,撰写制碱一书,填补我国工业空白。,考点突破,考点三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魏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思想家。编写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他的思想为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2)严复: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译有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他的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康有为称赞严复为 “精通西学第一

15、人”,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之一。,考点突破,考点三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近代思想,(1)创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成为中国传播近代新思潮的中心;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2) 废除科举制度: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废除在中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考点突破,考点三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3.近代教育,(1)文学: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创作屈原等历史剧; 赵树理代表作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 丁玲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艺术: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愚公移山奔马图;聂耳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考点突破,考点三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近代文学艺术,(1)中国近代后期人们追求科学、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一方面中国遭受侵略,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越来越激烈。 (2)当时进步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展示了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