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690665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细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organism , , microbe)microbe) 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殖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需借 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类群的特点微生物类群的特点 (1)个体小,结构简单。微生物多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或细胞群体而存在,细 胞没有明显的分化。 (2)新陈代谢能力强,生长繁殖速度快。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 (3)易变异,抗性强,适应性强。 (4)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 (5)其他: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限界宽等。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 依其细胞结构、分化程度和

2、化学组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 (2)原核细胞型 (3)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1)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3)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4)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微生物命名法微生物命名法林奈“拉丁双名法” 菌株(菌株(strainstrain) 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不同来源 的标本中所得到的相同的菌种,不同菌株。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1)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列文虎克首次

3、观察到细菌。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巴斯德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曲颈瓶试验”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发现并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巴氏消毒法 (3)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柯赫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1905 年获诺贝尔奖)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柯赫法则主要内容:在患相同传染病的机体中均能分离出相同病原 菌,而在健康个体中不能找

4、到;能在体外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物,并能传代;这种纯培养物接种于易感动物能引起同种疾病,并从感 染的实验动物中能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 (4)1929 年英国弗莱明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第十章 细菌学概论细菌(细菌(bacteriabacteria) 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大小 细菌以微米(m)为测量单位;病毒以纳米(nm)为测量单位。 细菌的测量方法细菌的测量方法 (1)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2)显微镜测微尺。 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1)个体差异。 (2)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

5、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 1/3-1/4。 (3)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 (4)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 (5)环境条件,如:渗透压 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菌(coccus)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 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bacillus)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 据。 (3)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螺菌 (4)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形态改变,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细

6、菌又恢复到正 常形态。 细胞壁(细胞壁(cellcell wallwall) 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占细 胞干重 10%-25%。 证实细胞壁存在的方法证实细胞壁存在的方法 (1)细菌超薄切片的电镜直接观察。 (2)质、壁分离与适当的染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壁。 (3)机械法破裂细胞后,分离得到纯的细胞壁。 (4)制备原生质体,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细胞壁的功能细胞壁的功能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3)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4)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分子量

7、大于 800)进 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5)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的物质基础。革兰染色革兰染色 (1)初染: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 (2)媒染:加碘液。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脱色:酒精或丙酮。脱色后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 而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 (4)复染: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沙黄使 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 深紫色。 革兰染色机制革兰染色机制 (1)C.Gram1884 发明的鉴别方法

8、。 (2)主要依据 CW 结构不同。 (3)结晶紫初染,碘媒染形成不溶的结晶紫碘复合物。G+ +因 CW 厚,肽聚糖交 联密,乙醇脱色使孔紧密,不含脂类不被乙醇溶解,故为紫色。 (4)G- -正相反。 GG+ +细菌的细菌的 CWCW 厚(20-80nm) ,化学成分简单,含 90%肽聚糖和 10%磷壁酸。 肽聚糖(肽聚糖(peptidoglycanpeptidoglycan) 又称粘肽、胞壁质或粘质复合物,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eg.金葡菌肽聚糖厚 20-80nm,40 层左右的网格分子交集覆盖细胞上。 )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的结构(以金黄色葡萄糖菌为例)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的结构(以金

9、黄色葡萄糖菌为例) G+的肽聚糖是由约 40 层的网状分子交织而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由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聚糖骨架由 N-乙酰胞壁酸和 N-乙酰葡糖胺通过 -1,4 糖苷键交替间隔排列而成。四肽侧链的组成和排列方式随菌种不同而异。 如金黄色葡萄糖菌四肽侧链的氨基酸残基依次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 氨酸D-丙氨酸。四肽侧链链接在 N-乙酰胞壁酸上。五肽交联桥由 5 个甘氨酸 组成,一端连接于四肽侧链的第三位的 L-赖氨酸,另一端连接于相邻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末端的 D-丙氨酸上,从而构成机械强度坚韧的三维立体结构。 双糖单位中的 -1,4 糖苷键很容易被溶菌酶所水解,从而

10、引起细菌因肽聚糖细 胞壁的“散架”而死亡。 (图 P122)磷壁酸(磷壁酸(teichoicteichoic acidacid) 可作为细菌分 类鉴定的依据结合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是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上所 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GG+ +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价阳离子的吸收。二价阳离子,特别是高浓度的 Mg2+的存在,对于保持膜的硬度,提高细胞膜 上需 Mg2+的合成酶的活性极为重要。 (2)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体的作用。 (3)储存磷元素。 (4)

11、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又称 H-抗原。 (5)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GG- -细菌的细菌的 CWCW (1)肽聚糖层(内壁层)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 1-2 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 ,含 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 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单体 结构与 G+基本相同。 (2)外膜层(外壁层)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种蛋白质 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 (3)周质间隙周质空间含许多周质蛋白,如:水解酶、合成酶、运送物质的结合蛋白、受 体蛋白(与细胞趋化性有关) 。(G-的外膜与细胞膜之间存在着占细胞体积

12、 20%40%的狭窄空间,称为周质 间隙,又称壁膜间隙。该间隙含有多种蛋白酶、核酸酶、解毒酶或特殊结合 蛋白,在细菌获取营养、解除有害物质毒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革 兰阳性细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周质空间。 ) GG- -肽聚糖与肽聚糖与 G G+ +的差别的差别 (1)四肽尾第三个氨基酸为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2)没有特殊肽桥,两单体连接前一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 D-Ala 羧基与后一个 四肽尾第三氨基酸 m-DAP 氨基直接连接。 脂多糖(脂多糖(LPSLPS) 位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 类脂 A、核心多糖和 O-特

13、异侧链(或称 O-多糖或 O-抗原)三部分组成。 (脂质 A 是内毒素发挥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种属特异性,故 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其毒性作用基本相似。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 不同类型 G-的 LPS 中,特异性多糖中所含单糖的种类、数目、排列及空间构型 各不相同,表现为种属特异性。 ) 脂多糖的主要功能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1)LPS 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 (2)LPS 负电荷较强,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 Mg2+、Ca2+等阳离子以提高其在 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起稳定作用。 (3)类脂 A 是革兰氏阴

14、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4)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的比较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的比较青霉素、溶菌酶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青霉素、溶菌酶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青霉素对 G+ +和 G- -的抑菌机制相同,但作用位点不同。G- -对青霉素不如 G+ +敏感。 (青霉素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干扰肽交联桥或 DAP 与 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之间的连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而导致细菌 死亡。溶菌酶专一性地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 -1,4 糖苷键,破坏肽聚 糖骨架,引起细菌细胞裂解,达到杀菌作用。人和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

15、也无 肽聚糖结构,故溶菌酶、青霉素对人体细胞无毒性作用。) (图 P123)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项目G+ +G- - 1、革兰染色反应能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可经脱色而复染成红色 2、肽聚糖层厚、层次多薄、一般单层 3、磷壁酸多数含有无 4、外膜无有 5、脂多糖(LPS)无有 6、类脂和脂蛋白含量低(仅抗酸性细菌含类脂)高 7、鞭毛结构基本上着生两个环基本上着生四个环 8、产毒素以外毒素为主以内毒素为主 9、对机械力的抗性强弱 10、细胞壁抗溶菌酶弱强 11、对青霉素和磺胺敏感不敏感 细胞壁缺陷细菌细胞壁缺陷细菌LL 型细菌型细菌 (1)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

16、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 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2)特点: 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 (直径在 0.1mm 左右)缺壁突变L 型细 菌缺壁细菌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 人工去壁基本去尽原生质体 (G+ +) 部分去除球状体(G- - )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3)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分枝杆菌和霍乱弧菌等 20 多种 细菌中均有发现,被认为可能与针对细胞壁的抗菌治疗有关。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protoplastprotoplast) (1)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 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