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66968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答题模板(小学和中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综合素质综合素质 材料分析题考点及解题模板材料分析题考点及解题模板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观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创新”、“实践实践”、“合作合作”; 答题模板: 一、(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 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 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 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 观的要求。 二、(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 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 到发展。材料中某老

3、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 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 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观学生观 考点: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考点: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多表扬、多鼓励 1、(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 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 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 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2、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违背了学 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5、)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 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 违背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二、因材施教(很少单独作为材料分析的考点,一般是可以添加到学生观之中)把这几点回答出来; 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家庭情况; 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 最后,要多引导 多表扬。第一章第一章 第三节第三节 教师观教师观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符合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

6、要 求。 (1)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 机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材料中2(2)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 作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材料中 (3)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在教学改进而研究和 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在材料中 第三章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4字规范要求:“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一、(教师做法正确

7、) 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和人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材料中 (2)教师践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 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 中 (3)该教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 全,关爱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4)该教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 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

8、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5)该教师践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之为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 (6)该教师践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 研用于创新。材料中 二、(教师做法错误)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他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和人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材料中 (2)教师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

9、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 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 中 (3)该教师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 全,关爱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4)该教师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 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5)该教师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之为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

10、 (6)该教师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 研用于创新。材料中 作文范文作文范文 一、请以爱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 爱的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 断发展,需要一批有爱心的教师。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 一颗纯洁的爱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所在。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要使学

11、生“亲其师,信其道”,教 师要首先爱护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个学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导学生。而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 出学生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接近老师 ,与老师合作。爱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使教育教学过程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爱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是人的正常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也 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其身心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 的任务是将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爱是架

12、设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维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不论是教师一道道真诚鼓励的目光,还是一个个灿烂的 微笑,不论是一句句谆谆的教诲,还是一行行娟秀的隽语,都传递着信任和尊重,给学生以温暖、鼓励和力量,同时也 加深了师生双方的感情沟通。3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好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不应是偏爱,应无选 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爱的教育面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少爱后进学 生。每个教师都应认真领会爱的教育的内涵,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记者采访其母亲:“你有这样的儿子,你

13、一定很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 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论说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条理清晰。 爱无差等 一视同仁杜鲁门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为有一个身为世界上最富强国家的总统的儿子而自豪,同时也为另一个默默无 闻的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而自豪。同样的自豪。是母亲的博大胸襟,是一种不掺杂任何世俗观念的无差别的爱。同样, 教育事业也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尊重和关爱所有学生,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首先,不可否认多数教师都为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如果班级受到批评或周、月综 合考核分数低下时,学生乃至老师都

14、会把责任归咎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不务正业”的学生身上。但是,“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红花绿叶,各有其妙。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学 生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降低要求,让他们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满载而归。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边儿齐呢”, 学生也是如此。各方面的原因,使他们有不同的差异,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刀切”,应该对他们适 当地降低要求。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让他们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第2、给予学生爱和信任。一旦

15、有了进步,我们就应该及时中肯而饱含深情地鼓励他们,这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 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孩子感到无限的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转变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尊重学生。尊重意味着关怀、理解、接纳,可谓是温暖的化身。尽力去体谅接纳 学生的过失与困惑。“以他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也以他的思想来推理他的一切。”真诚地理解他们,期待他们,也 让他们变为“总统”。最后,不论怎样,即使孩子们变不成“总统”,我们也不要气馁,因为社会不只需要总统,也需要“挖土豆”的普通人 来保证我们的生存基础。我们能做的,就是身体力行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做人!一个总统的母亲都能够为自己的总统儿子与种土豆的儿子而自豪,我们为人师者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我们能够自豪地承 认优秀学生,也可以为其他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优点感到自豪!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挖土 豆”的孩子,真诚地给予他们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