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624859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19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历史复习专题六(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线索1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1923年) (1)五四运动:这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

2、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背景条件,政治:,经济:,思想:,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专制、混战、卖国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外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火线),2、经过,五月:,运动中心:北京; 斗争主力:学生,六月:,运动中心:上海; 斗争主力:工人,一、五四风雷,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绝和约签字,4、意义:,一、五四风雷,5、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性质;作用;标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1、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思想条件和干部基础,组织基础,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国际的帮助:,阶级基础,外部条件,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基础,2、经过,党纲,中心任务,机构,中共二大的召开:,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3、意义:,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给人民带来希望,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的召开:,线索2国民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19241937年) (1)国民大革命 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成就: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4、国民革命失败。,1、国共合作,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即国民大革命,(1)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主观上必要性:,客观上可能性:,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教训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的决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 国民党是比较民主的党,(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1),(3)基础:,新三民主义,(4)意义:,推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和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共产国际的推动,2、北伐战争(1926年),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即国民大革命,(1)条件,工农运动;国民政府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2)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3)经过:,(4)结果:,

5、打倒吴、孙,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 统治;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即国民大革命,3、大革命失败,(1)标志:,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即国民大革命,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革命后期陈独秀放弃领导权,(2)失败原因,(2)土地革命时期 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

6、熟。,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 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意义:,(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4、教训:,清算了

7、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转折性会议,(1)时间: (2)地点: (3)内容:(4)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1)时间: (2)领导人: (3)地点: (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

8、(1)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 (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深化拓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三者的关系:

9、 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 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3)意义: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

10、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

11、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视点】,2

12、005年2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表明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兴起发展“红色旅游”热潮,党和政府决心将众多的革命根据地开发成为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特别是长征路线,以此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推动革命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透视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

13、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对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线索2国民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19241937年) (1)国民大革命 (2)土地革命时期 新道路的开辟: 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继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共产党 九一八后发表抗日宣言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国民党爱国将领: 1932蔡廷锴、蒋光鼐率十九路军凇沪抗战 1933年3

14、月5日 - 5月25日长城抗战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抗战;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北平的学生:一二九运动 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但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长城沿线仍失守,平津危急。之后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与

15、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中华民国与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线索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371949年) (1)抗日战争 日本的侵华罪行:制造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使用化学细菌武器作战;对根据地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抗日战争三个阶段1.1937.7 -1938.10 防御2.1938.10 -1945 相持3.19458 -1945.8 反攻胜利,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 1935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从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16、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通电,表明两党民族团结,取出日寇出中国的决心。国民党发表通 电,表示准备抗战 3 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威胁南京,蒋介石庐山谈话,表明抗战态度,4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 5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 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共同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统一战线特点: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 (2)组织方式:采取党外合作,两党分别保留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地位。,二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在防御阶段: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