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61206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 课程内容之选择和组织,主讲:冯生尧教授 单位:课程与教学系,,Company Logo,本章主要内容:,文章研读,美 塔巴:“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瞿葆奎主编、陆亚松等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1988年。林智中、陈健生、张爽:课程组织(第四章 垂直组织;第五章 统整课程的概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潘苏东: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方式的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美 Savage, T. V., Armstrong, D. G. 小学社会科的有效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冯生尧:超越文理分科:美国高中课程和大学招生的专业分化。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10期

2、。 冯生尧:论高中课程和高考招生专业分化的必要性。待发。,第一节、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一、学者的观点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指课程设置(体现于课程设置表中),或者某科目、某活动(体现于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或者教学中某单元、某节课(体现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其内容选择的原则。,塔巴(Taba)课程内容选择六大准则,(1)内容的有效性(Valid)和重要性。能够反映现代的、科学的知识;代表知识的最基本的部分,即学科的最基本的理念、概念和思考方式;反映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2)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3)广度和深度的平衡。 (4)提供广泛的学习目标。(5)考虑学生经验的可学性(learnabili

3、ty)和适应性(adaptability)。学习经验应该以儿童现有的经验为起点,以生活经验为桥梁,习得新的知识。(6)适应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蔡斯(Zais, R. S. 1976)内容选择四准则,(1)重要性。主要是指学科所依据的学问之最基本的部分。(2)兴趣。学生之兴趣。(3)效用性。考虑社会的需要。(4)人类的发展。道德价值和理想的探究、社会问题、人类情感、有效的思考过程以及具有争议问题的探讨。,二、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三、各科课程标准对内容选择原则的体现,语文: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 历史: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探究

4、历史,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知识。 数学:增加对日常和社会生活中常用之图形与空间、统计概率等,降低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 地理: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再以科学为例。与原先的教学大纲相比,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内容上突破:,1、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变为原理本位、综合化。原先的综合理科还是分科,都是学科本位的。以生物科为例,内容涉及: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人体解剖与生理卫生;遗传、进化、生态。在新的科学课程中,共分为5各领域: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生命科学又分为5个主题:生命

5、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人、健康与环境。以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为线索,综合、贯穿各种知识和各门分科。,2、删除陈旧内容。例如,删除了占原来初中生物教材大约40篇幅的动植物各论。3、增加新的内容。如生物学中的健康与生命科学的前沿问题、地学中的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等。4、增加宽度,降低难度,整个内容安排宽泛而浅显。,文章研读,自由讨论:,第二节、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问题:,第三节 论高中课程和高考招生专业分化,一、文理分合之争的缘由,1、导火线:2009年1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2、深层原因一:高中课程改革面临困境: 选修课程得不到落实 3、深层原因二:高考招生改

6、革面临困境: 与高中课程冲突 与以往高考制度相比没有实质性突破 高考改革缺乏理论依据、违背国际趋势,二、国内专业分化思想和实践的萌芽,(一)三种观点:文理分科观:历史悠久文理综合观:有落实的趋势专业分化观:处于萌芽阶段,微弱异类,(二)专业分化思想,选修课 “不仅仅是文理分科, 更是一个方向性指导”。吕型伟,2009 课程教材教法“高校分专业精细选拔”。傅维利,2009教育研究高考:一 考必修内容,二 按照大学专业方向指定两个科目,如报考中国文学类专业的可指定考语文、历史;外语类的指定外语、语文 。高凌飚,2008考试研究,(三)专业分化实践,1、清华大学以专业分化为标准1929年,钱钟书作文

7、优秀、英语满分,数学15分;1930年,吴晗国文、英文各100分,数学0分 2、高中新课程改革:共同必修、文理或者专业方向的选修、校本选修课程 3、2007年广东省高考改革:语数英文基或理基 1门学生选择的专业课程,(四)上述专业分化思想和实践的不足,1、专业分化的国际趋势介评甚少; 2、专业分化的理论依据阐述不足; 3、专业分化的思想观点尚未严密; 4、专业分化的操作设计有待完善。,三、高校专业、高中专业分化 含义,1、高校专业本质上是一套课程体系从职业的角度看,专业是指法律、医生等专业性职业(professional occupation)从课程的角度看,专业的称呼常用于中国、前苏联等国,

8、是指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如中文专业、法律专业。 instructional programs,major programs, major职业的专业与高校课程的专业,有密切联系。,(一)高校专业,高校专业,2、高校专业可以是广博的,也可以是精深的。 自由艺术和科学专业,培养文理兼通全才 全球研究专业,文科内综合性人才 古典文学专业,精深型“偏才”。 3、高校专业优劣的评价标准,只能是职业和学科的发展和需要。 不能笼统地说越广博、口径越宽越好; 不能笼统地说越精深、针对性越强越好。,(二)高中专业分化,1、高中阶段专业分化,适用于高校之前的高中科目设计、高考科目要求、招生科目要求三个环

9、节。2、高中专业分化属于专业的定向阶段。是初步专业分化,不是高校完全专业分化是有针对性的基础、专业为本的基础,不是高中共同基础。,3、高中专业分化可以朝广博化、精深化方向发展。4、高中专业分化是否合理,不在于笼统地看知识面的宽窄,而在于能否契合高校专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及需要;进而,高校专业设置又必须契合学科发展和未来职业的需要。学科决定 高校专业职业 决定 高中专业分化学生兴趣,四、专业分化是国际的共同趋势,1、共同基础课程学分要求低、考核简单全美高校入学咨询协会建议代表性高校的考生,修读英、外、数、社、科学分要求分别为4、4、4、23、23学分 ;主要通过SAT加以考核。2、专业分化课程要

10、求高、考核难美国前200所知名高校的考生,平均应考3门稍多的AP(大学先修科目);顶尖名校 45门。,冯生尧等:“超越文理分科:美国高中课程和大学招生的专业分化”。 2009年10期课程教材教法,(一)美国,应考的年段上,2004年的考生中,46为12年级,37为11年级,余下17以10年级为主。这说明高中生的定向时间因人而异,10年级已见端倪,11、12年级分化加剧。,不同专业志愿考核科目举例,考古学专业志愿,倾向于文理综合: AP生物、AP人文地理。古典研究专业志愿,以精深为主:AP英语文学、AP拉丁文文学、AP拉丁文之弗吉尔。,(二)香港,1、共同基础科目适量,不能说越宽厚越好中国语文、

11、数学、英语、通识课程4门,必修必考 2、专业分化科目众多,选修、选考23门。中国文学、微积分和统计等20门,选修选考23门。高校按专业录取。香港大学数学系、物理系要求:一门必须来自科学领域:生物、化学、物理、联合科学、或综合科学;一门优先考虑数学领域:微积分和统计,或者代数和微积分。,冯生尧:“香港新高中课程设置与高考科目的专业分化”。 2009年12期教育发展研究,五、从理论视角看专业分化必要性,(一)心理学的视角,霍兰德,划分六种职业性向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提出了适配性原则,即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程度越高,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稳定性及职业成就也就越高。

12、 注意:越匹配越好,不是愈广博越好。,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我们并没有相类似的心智;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个别差异列入考虑,而不是不承认或忽略这些个别差异,教育将会更有效率”。总之:呼唤多元化专业分化。不是只要文理综合型、文科内综合和理科内综合。,(二)社会学的视角,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教育上应该发展不同特质的专业,使得不同的社会成员各尽其才、协作共进。,马克思,远景、理想: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

13、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近景、现实: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时期,“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方法是更细的分工”, “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 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实现人类自身价值。,(三)学科史的视角,到了当现代,综合化与精深化两种学科发展趋势并行不悖、相反相成。一方面,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是综合化的产物。但是,各个细分领域同样成就惊人。1935年以来,因发现中子、正电子、介子、J/粒子、反质子、中微子等物质的微小粒子而获诺贝尔奖的数量,竟达10项左右在知识爆炸时代,及时作出适切于自身能力的或宽泛、或精深的专业定向,培养个性化的通才和专才,才能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14、(四)教育学的视角,1、学制、课程内容不是无限度的。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高中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之后、专业教育之前的过渡定向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把高中称呼为基础教育。3、学术性高中为高考、高校及其专业作预备是普遍规律、是国际惯例。,六、从实际成效看专业分化必要性,(一)历史的视角,爱因斯坦与亚里士多德:前者希腊文和拉丁文成绩令人失望,数学、物理则天赋惊人;后者古希腊最博学的哲学家。李白与苏轼:前者专攻诗作;后者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 毛泽东与蔡和森: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窗好友,一个是偏才;一个是全才。毛泽东成就更大,

15、更得杨昌济器重。只要契合本人兴趣、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全才偏才皆人才。,(二)比较的视角,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 以修读高级数学的高中学生为对象。,数据解读,丘成桐:“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美国高中强调个性发展、定向教育、专业分化,中国高中强调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通才教育,扬长避短,共赢共富,抑长补短,共输共贫,(二)比较的视角,布朗克斯科学高中,是目前纽约市9所经过专门化高中入学测验而录取的公立高中之一。从校名中,就可以领略其专业分化的本质和学校特色。该高中迄今为止共诞生了6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曾访问北京航空学院,报章杂志认为他是文理综合的典范,其实是专业分化的产物。,体会:最好的高中在美国诺奖的摇篮在高中,美国黑人科幻小说家塞缪尔:从小对科学和人文艺术充满兴趣1956年14岁选择入读该高中,开始了严肃的写作之旅。24岁撰写巴别塔17号、25岁撰写爱因斯坦交集,均获当年全美星云奖,盖茨及其微软公司的成功之路-源头竟在湖滨中学!盖茨1967年12岁入读湖滨中学7年级。有机会开始学习华盛顿大学的数学课程。13岁盖茨开始确立软件编写兴趣,奠定日后发展基础。与中学同学保罗艾伦等一起创办微软公司。,创新人才、创新经济的摇篮在高中,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