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61154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逻辑用语复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逻辑用语复习,知识网络,命题的形式:“若P, 则q”,也可写成 “如果P,那么q” 的形式,也可写成 “只要P,就有q” 的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结论.,记做:,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1.1.1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假命题,一个符号,条件的否定,记作“”。读作“非”。,若p 则q,逆否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若q 则p,若 p 则 q,若 q 则 p,二、 四 种 命 题,结论1: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另外三个命题关键是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把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注

2、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 的是否命题。,结论2:(1)“或”的否定为“且”,(2)“且”的否定为“或”,(3)“都”的否定为“不都”。,三、四种命题之间的 关系,原命题 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否命题 若p则q,逆否命题 若q则p,互逆,互否,互否,互逆,互为 逆否,(2) 若其逆命题为真,则其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原命题、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1) 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四、命题真假性判断,结论:,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从这个假设出发,

3、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反证法,充要条件,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则记作p q。,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则记作p q(或q p)。,定义:如果 ,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p q,相当于P q , 即 P q 或 P、q, 认清条件和结论。, 可先简化命题。, 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判别充要条件问题的,充要条件定义:,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p与q互为充要条件,(也可以说成”p与q等价”),1、

4、充分且必要条件 2、充分非必要条件 3、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各种条件的可能情况,2、从逻辑推理关系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3、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若条件甲为,条件乙为,4)若A=B ,则甲是乙的充分且必要条件。,1.在判断条件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它们能否互相推出,切不可不加判断以单向推出代替双向推出.,注意点,2.搞清 A是B的充分条件与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A是B的必要条件与A是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之间

5、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几种方法的灵活使用:定义法、集合法、逆否命题法,2:填写“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1)sinAsinB是AB的_条件。 2)在ABC中,sinAsinB是 AB的_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充要条件,注、定义法(图形分析),3、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A. acbc B. a/cb/c C. a+cb+c D. ac2bc2,D,4.关于x的不等式:x+x-1m的解集为R的充要条件是( ) (A)m0 (B)m0 (C)m1 (D)m1,C,练习2、,1、设集合M=x|x2,N=x|x3,那么”xM或xN”是“xMN”的A.充要条件 B必

6、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B,注、集合法,2、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a3 B.|a|2 C.a29 D.0a2,A,1.已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那么p是q的_.,练习3、,充分不必要条件,注、等价法(转化为逆否命题),2:若A是B的充要条件,C是B的充 要条件,则A为C的( )条件A.充要 B必要不充分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集合法与转化法,1.已知P:2x-31;q:1/(x2+x-6)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p:|x+1|2,q:x25x6,则非p

7、是非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练习4、,A,A,我们再来看几个复杂的命题:,(1)10可以被2或5整除.,(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3)0.5非整数.,“或”,“且”, “非”称为逻辑联结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复合命题有以下三种形式:,(1)P且q. (2)P或q. (3)非p.,1.3.1 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规定: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

8、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全真为真,有假即假.,p,q,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 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 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p,q,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开关p,q的闭合对应命题的真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 的真与假.,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若p是真命题,则 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 必是真命题.,读作”非p”或”p的否定”,“非”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

9、否定.,1.4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常见的全称量词还有: “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对一切”,”对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符号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1.4.2 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上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常

10、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有的”对某个”等.,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读做”存在一个x,使p(x)成立”.,1.4.3 含有一个量词 的命题的否定,从命题形式上看,这三个全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特称命题.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从命题形式上看,这三个特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全称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特称命题,它的否定,从命题形式上看,这三个特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全称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特称命题,特

11、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谢谢!,点半到达,如你看后满意,请把此页面删掉,以免打扰你正常使用,我们万分感谢! 本站敬告: 一、本课件由“半岛教学资源(http:/)”提供下载, 官网是http:/,网站创办人杨影,真名实姓,绝不虚假,系广东 省徐闻县徐城中学语文教师,兼任电脑课,拥有多年网站和课件制作经验,欢迎查实。 二、此课件为作者原作,如你看后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提供专业技术修改,具体如下: 1、修改最低起点15元,负责给你修改4个以内页面,24小时内完成,不完成全额退款; 2、修改4个页面以上的,每加1个页面收5元,插入你发来图片并制作动画特效每张1元; 3、帮你制作一个动画或一个FLA

12、SH按钮并插入你指定的页面内收10元; 4、帮你把一个音频或视频文件剪成一个或几个并插入你指定的页面内并制特效收10元。 三、成交方法: 1、根据上面第二点的4个小点,算下你的修改要多少钱,然后付款,付款方法有二: 1)网上在线付款:在我们的网站http:/或http:/ 里注册会员后登录进会员中心在线付款到我们网站里; 2)银行汇款:到银行柜台转账或汇款,开户行:工商银行,账号:9558 8220 1500 0448136 收款人:杨影 2、把你要修改的课件发到我们的邮箱或里,并 在邮件里写明你在我们网站里的会员账号和付款是多少钱,以便我们查询。 3、把你要修改的要求写在发来的邮件里,如果需要我们帮剪辑音频或视频文件的,要 把文件一并发来,要插入图片的也要把图片发来(我们不提供找图片服务)。 四、加急请联系:电话13030187488,QQ228668338 ,短信:13692343839五、温馨提示:请在修改要求中尽可能详细的说明你的要求,我们做好发给你后只给你 提供一次重改机会,因你说明不清楚造成要修改第三次的,要补交半数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