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课件_8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7743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股沟疝课件_8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腹股沟疝课件_8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腹股沟疝课件_8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腹股沟疝课件_8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腹股沟疝课件_8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股沟疝课件_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股沟疝课件_8(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股沟疝,怀化济民医院普外科 石鑫2014-04-08,作为一个仅仅毕业三年的小小医生,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巨大欠缺,压根谈不上讲课,算是自我学习的一个汇报。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什么是疝?,人体组织或器官从其正常解剖部位进入邻近部位 通过正常或不正常的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腹外疝,是腹腔内的脏器连同腹膜壁层 , 经腹壁薄弱区或孔隙,向体表突 出所形成 疝的解剖组成:疝环、疝囊、 疝内容物和疝被盖。,按解剖类型分:,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脐疝:疝囊通过 脐环突出的疝。,今天讲的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 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

2、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 (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 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腹股沟疝占腹外疝75%-90%右侧比左侧多见 人群发病率:千分之三 男女比例约15:1,腹股沟区的解剖,由浅至深: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和腹膜壁层,腹外疝好发于腹股沟区的重要原因,在腹股沟内侧1/2部分, 腹壁强度较为薄弱,因 为该部位在腹内斜肌和 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 股沟韧带之间有一空隙,腹股沟管的解剖,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大体相当于

3、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成年人腹股沟管的长度为4-5cm。腹股沟管的内口即深环,外口即浅环。它们的大小一般可容纳一指尖。以深环为起点,腹股沟管的走向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由深向浅斜行。腹股沟管的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但外侧1/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管的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膜,其内侧1/3尚有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女性腹股沟管内有子宫圆韧带通过,男性则有精索通过。,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 边为腹直肌外缘,底边为腹股 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 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由比周 围部分薄,故易发生疝。腹股

4、 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 故称直疝三角,直疝三角与腹 股沟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 凹间韧带相隔。,为什么会发生腹股沟疝?,斜疝和直疝的鉴别,分型:根据疝环缺损大小、疝环周围腹横筋膜的坚实程度和腹股沟管后壁的完整性,把腹股沟疝分为四型。,1型:疝环缺损直径 1.5cm(约一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完整 2型:疝环缺损直径1.5-3.0cm(约两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存在,但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已不完整 3型:疝环缺损直径3.0cm(大于两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薄而无张力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 4型:复发疝,鉴别诊断:,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5、 隐睾 急性肠梗阻 髂窝部寒性脓肿,腹痛病人应注意检查腹股沟,治疗: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治疗。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块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年老体弱者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阻止疝块突出。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加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 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腹 水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合并糖尿病, 手术前应予以先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 复发。,当代疝手术:近乎完美的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