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5757186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X 页数:121 大小:29.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2014年7月28日,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N,S,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w,E,恒星日,地球轨道,同一恒星,太阳,2周期,昼夜交替 周期,36059,24小时,太阳 日,地球自转 的真正周 期,360,23时56分4秒,恒星 日,意义,旋转角度,时间,太阳日,3.速度,经过 2小时,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o,线速度,A,线速度,角速度,B,837,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

2、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正相关,纬度,海拔,(2009上海地理)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回答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

3、24小时56分 D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3-4题。,3.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解析】根据图中北极星的位置判断北极星的仰角。根据图示北极星距离地平面较近,仰角较 小。能够看到北极星,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所以当 地纬度较低。所以该地区为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

4、回答3-4题。,4.图4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I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恒星的位置时相对固定的,恒星视运动的存在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恒星视运动转过的 角度约为50,说明地球自转的角度约为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小时,所以转 过50,需要经过3个多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6

5、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7 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 Aabcd Babcd Cabcd Dacdb,考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产生昼夜交替,太 阳 光,太 阳 光,夜半球,昼半球,晨昏线(圈),晨线,昏线,1.昼夜现象: (1)成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被照亮。 (2)昼半球和夜半球:向阳的半球形成白

6、天,称为 ;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称为 。,不发光,昼半球,夜半球,(3)晨昏线(晨昏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昼夜交替现象: (1)成因:在昼夜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周期: 小时,称为一个 。,24,太阳日,3.晨线和昏线的判断:,(2)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过渡线。,(1)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过渡线;,夜半球,昼半球,晨,线,昼 半 球,夜半球,昏,线,昼 半 球,夜 半 球,昏线,晨 线,晨昏圈(晨昏线),晨,线,侧视图中判断晨昏线,晨,线,昏,线,俯视图中判断晨昏线,昏,线,晨,线

7、,夜半球,昼半球,昏,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昏线,晨昏线的各种变式图,晨,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4.晨昏线的主要特点,(1)昼夜半球:被太阳照射的半球为昼半球,太阳照不到的半球 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2)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夜半球,昼半球,晨昏线(圈),晨线,昏线,昼 半 球,夜 半 球,昏线,晨 线,晨昏圈(晨昏线),(2)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3)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 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4)晨昏线(圈)所

8、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的主要特点,(4)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5)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图中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4.晨昏线的主要特点,(6)晨昏线(圈)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4.晨昏线的主要特点,15,经过1小时,(7)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4.晨昏线的主要特点,(8)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1.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针对性练习,晨,线,夜半

9、球,昼半球,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B,2.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太 阳 光 线,(2)MPN为 线, 其中MP是 ,PN是 。,晨昏,晨线,昏线,(2)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 。,自东向西,产生时差,地方时 时区与区时 日界线,地方时,太阳直射点,太 阳 光,夜半球,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甲,位置

10、相对偏东,先见到日出,时刻较早,乙,位置相对偏西,后见到日出,时刻较晚,丙,位置相对偏东,先见到日出,时刻较早,丁,位置相对偏西,后见到日出,时刻较晚,12:00,12:00,24:00,24:00,6:00,6:00,18:00,3.地方时的计算:,一定时,3地方时的计算:,二定向,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西,东,3.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90E和135E的经度差是?,135E - 90E = 45,90W和135W的经度差是?,135W -

11、90W = 45,同减,三定差,3.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45W和45E的经度差是?,45W + 45E = 90,135W和135E的经度差是?,异加,135W + 135E = 270,3.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90E和135E的时间差是?,3小时,136W和90W的经度差是?,3小时4分钟,(2)计算出两地的时间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136W,四定值,3.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若9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135E的地方时是?,12 + 3 = 15时,

12、(2)计算出两地的时间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3)计算出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若135E的地方时为15时,则90E的地方时是?,15 - 3 = 12时,四定值,3.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若90w的地方时为6月2日23时,则90E的地方时是?,6月3日11时,(2)计算出两地的时间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3)计算出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若90E的地方时为7月1日1时,则90w的地方时是?,6月30日14时,四定值,3.已知地方时求经度:,(1)计算出两地的时间差。,某

13、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75E,(2)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时间差除以15,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3)计算出所求地的经度。,若90E的地方时为7月1日1时,某地方时6月30日14时该地的经度为?,90w,针对性练习,1.北京时间为12点,凤庆一中(24N,100E)的地方时是( )。A.10:40 B.13:20 C.13:00 D.12:00,2.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 )。A.175E B.130W C.75E D.165E,下图为北半球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3.当交点位于点且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A

14、.6时 B. 12时 C. 15时 D. 20时,12:00,12:00,24:00,24:00,6:00,6:00,18:00,3.地方时的计算:,一定时,下图为北半球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3.当交点位于点且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 12时 C. 15时 D. 20时,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是日出还是日落? , 地方时为 点。,A,日出,6,B,(2)B地的地方时为 点。,6,C,(3)C地的地方时为 点。,12,D,(4)D地的地方时为 点。,0,E,(5)E地的地方时为 点。,8,时区与区时,0,7.5W,7.5E,中时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4,0,7.5E,7.5W,中时区,东一区,东二区,172.5E,180,172.5W,东西十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