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6754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1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二章蠕虫病绦虫病课件(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 节 动物绦虫病,一 、绪 论,(一)绦虫的形态和生理 (二)绦虫的发育 (三)绦虫的分类,(一)绦虫的形态与生理,1、外部形态扁平带状分节雌雄同体,头节 颈部 链体,( 1 )头节,头节:为吸附器官,半圆形、方形、菱形,长为12mm,根据头节 上吸盘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吸叶型:在前端具有四个叶状结构,附在可弯曲的小柄上或直接长在头节上 吸槽型头节: 在背腹面各有一沟样的吸盘,吸盘型头节:具有四个圆形吸盘,位于头节前端侧面,有的绦虫在头节顶端、中央有顶 突,其上还有一排或数排小钩。,位于头节之后,不分节,由颈节长出下面的节片,所以又称生长节。,( 2 )颈部,( 3 )链体,根据发育阶段

2、不同分为: 未成熟节片:简称幼节成熟节片:简称成节孕卵节片:简称孕节,2、内部构造,绦虫无体腔 ,无消化道,靠体表吸收营养物质。 体壁:皮层、肌层。,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原肾系统。焰细胞、细管、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在每一成熟节片里有12组雌雄生殖器官。,睾丸 输出管 输精管 贮精囊 射精管 雄茎 雄茎囊 前列腺,卵巢 输卵管 受精囊 卵模 梅氏腺 卵黄腺 卵黄管 子宫 阴道,圆叶目绦虫生殖器官,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有子宫孔、雌性生殖孔、雄性生殖孔。,圆叶目绦虫与假叶目绦虫比较,圆叶目绦虫:子宫盲囊,不向外开口,虫卵不能从子宫排出

3、,到体节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假叶目绦虫:生殖孔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有子宫孔、雌性生殖孔、雄性生殖孔,虫卵从子宫孔排出,所以子宫不如圆叶目绦虫发达。,(二)绦虫的发育,需一个或二个中间宿主 虫卵、中绦期或绦虫蚴、成虫三个发育阶段 受精方式有三种,1、虫卵,圆叶目绦虫卵成熟虫卵自内向外包括六钩蚴、胚膜、胚层、卵壳。,假叶目绦虫卵 刚排出时虫卵结构似吸虫卵。在体外发育成熟后,内含钩毛蚴或钩球蚴。,中绦期(绦虫蚴)绦虫的幼虫发育阶段或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阶段。 类型体为实心结构的有原尾蚴、实尾蚴;体为囊状结构的有囊尾蚴型、似囊尾蚴型。,2、中绦期,原尾蚴,出现在假叶目绦虫的生活史中,其特征除体为实

4、心结构外,在体后端还保留着三对 小钩,实尾蚴,又称条带或裂头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逐渐发育为实尾蚴。实尾蚴已无小钩,具有成虫样头节,但链体及生殖器官尚未发育。 成熟的实尾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发育为成虫。,囊尾蚴型,为一个半透明囊体,囊壁的外表为角质层,内为生发层,在囊壁凹入处含有一个头节,囊腔内充满液体。 囊尾蚴型寄生在脊椎动物中间宿主体内。 寄生部位随绦虫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寄生部位有肝、腹腔、肌肉、脑及眼。,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囊尾蚴,似囊尾蚴型,为一个含有凹入头节的双层囊状体,其一端具有六钩的尾巴样结构。 寄生在无脊椎动物中间宿主体内。,(三)绦虫的分类,扁形动

5、物门(Platyheminthes)绦虫纲(Cestoidea)单节绦虫亚纲(Cestodaria)多节绦虫亚纲(Eucestoda)假叶目(Pseudophyllidea)圆叶目(Cyclophyllidea),二、 绦虫蚴病,(一)猪囊尾蚴病 (二)牛囊尾蚴病 (三)棘球蚴病 (四)细颈囊尾蚴病 (五)脑多头蚴病 (六)豆状囊尾蚴病,(一)猪囊尾蚴病,病原:带科( Taeniidae )、带属( Taenia )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成虫-猪带绦虫(T.solium) 寄生宿主与部位: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与人的肌肉、心、脑、眼等器官;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

6、肠。 是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肉品检验中必检的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及亚洲;我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 据1994年国家卫生部的初步调查,全国人囊虫平均感染率为0.05%,大约有囊虫病患者600万;农业部1994年的初步统计,全国每年查出囊虫病猪1 000万头以上,损失达20多亿人民币。,病原形态,猪囊尾蚴:呈椭圆形,大如黄豆,半透明,乳白色 ,内有无色透明的囊液,囊壁上有一粟粒大的头节,头节上有顶突及四个吸盘。,猪带绦虫(成虫),成虫:长24m,共有700 1 000

7、节。 虫卵:圆形或椭圆形,内有六钩蚴,胚膜较厚,具辐射状条纹。,头节 成节 孕节,生活史,经6070天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经2- 3个月发育为成虫。 人感染猪囊尾蚴有3种方式。,流行病学,主要流行于北方; 成虫大量散播病原; 人粪便管理与猪的饲养方式(连茅圈); 人的饮食卫生习惯烹调与食肉方式; 肉品检验制度不严格 。,致病作用和症状,致病作用:猪囊尾蚴对猪的危害一般不明显,当严重感染或寄生于特殊的组织器官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症状:脑部:出现神经症状;眼部:失明或视力障碍;肺或喉头: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肌肉:运动障碍 ;重症病猪出现两肩显著外展,臀部不正常肥胖宽阔,成狮子体型 。 人

8、感染幼虫较感染成虫的危害要大。,诊 断,血清学方法:HIA、ELISA 猪宰后检验:检查部位:咬肌、腰肌、臀肌等。检验方法:肉眼视检。检出的肉尸处理:工业用或销毁。 人感染成虫检查,治 疗,吡喹酮:50mg/Kg,一次/天,口服,连用3天。 丙硫咪唑 :20mg/Kg ,一次口服,隔2天再服一次,共3次。 氟苯哒唑:30mg/Kg,混饲喂给,每天一次,连用4天。,预 防,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知识; 及时治疗病人; 防止猪的感染; 防止人的感染; 坚持肉品卫生检验制度。,(二)牛肉囊尾蚴病,病原:带科( Taeniidae )、带吻属( Taeniarhynchus)幼虫-牛囊尾蚴(Cysti

9、cercus bovis)成虫-牛带绦虫(T.saginayus) 寄生宿主与部位: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科动物的肌肉;牛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是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肉品检验中必检的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病原形态,牛囊尾蚴,灰白色,半透明 的囊泡,内有无色透明的囊液, 囊壁上有一粟粒大的头节,头节有四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牛带吻绦虫,虫体白色,扁平、带状。体长48米,最长可达25米。共有1 0002 000节片。,头节:方形,小,无顶突和小钩。 成节:生殖器官一组,睾丸300400个,卵巢分为两叶。 孕节:子宫有1530对分枝 虫卵:3

10、040 20-30 m,内有六钩蚴,生活史,人为终末宿主; 黄牛、水牛及牦牛等为中间宿主。囊蚴最常见的寄生部位:心脏、腰肌、舌肌 孕卵节片随人粪排出 被牛吞吃 六钩蚴在小肠内逸出钻入肠壁经血液或淋巴液肌肉经36个月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人吃了含蚴囊尾蚴的肌肉而感染在小肠内囊尾蚴头节外翻吸附在肠壁上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症 状,牛:一般不出现症状。 人:不感染牛囊尾蚴。成虫对人有一定致病性。,诊 断,生前诊断:很困难。免疫学方法。 宰后检验:在肉品检验时检查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颈肌、臀肌。 人感染成虫检查。,防 治,相似于猪囊尾蚴,(三)棘球蚴病,病原:带科( Taeniidae ) 、棘球

11、属(Echinococcus )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多房棘球蚴少节棘球绦虫(E.oligathrus)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 棘球蚴又称包虫寄生于各种野生的和家养的草食动物、猪、野生啮齿动物和兔形目、犬、猫、多种灵长动物和人的肝、肺、腹腔和其他部位。 成虫寄生于犬、野生犬科动物和猫小肠。,1、细粒棘球蚴,成虫:长2-6 mm, 共 3-4节片,头节上有四个吸盘,顶突上有两行角质小钩,成熟节片有一组生殖器官,孕节子宫有18-26 对侧枝。 虫卵卵圆形,大小32-36 25-30 m。,幼虫,棘球蚴形状呈

12、多种多样的囊泡状,大小很不一致,小的仅豌豆大,大的有鸡蛋大,巨大的直径有50 cm重达60 kg,根据结构有3种:人型棘球蚴(人、牛)兽型棘球蚴(绵羊)无头型棘球蚴(牛) 棘球蚴囊壁分为两层,外层为角质层,里面为生发层。,生活史,中间宿主:牛、羊、人、猪。终末宿主:犬、狼、狐狸。 发育缓慢,一个月时包囊仅1mm,3个月时才增大至5mm,5个月达10mm,棘球蚴的生长发育可持续多年。,流行病学,世界性流行,尤以牧区最多见。我国有20个省市报道,其中以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牧区发病率最高。 在牧区,牧羊犬和野犬是人和动物棘球蚴的主要传染源。 人常因直接接触犬而感染。,致病作用与症状,致病作用棘

13、球蚴对脏器的机械性压迫作用和毒素作用,导致脏器萎缩、机能障碍。 症状肺有棘球蚴寄生时,可见长期慢性呼吸困难,微弱连续咳嗽,剧烈运动后咳嗽加剧,听诊时肺泡呼吸音减弱或完全消失。肝有棘球蚴寄生时,消化障碍,营养失调,消瘦,浊音区扩大,触诊有疼痛 ;各种动物因棘球蚴破裂引起死亡。,病 变,成虫寄生于犬多达数百或数千条也无临床症状。 剖检可见肝、肺表面凹凸不平,肿大。,棘球绦虫寄生引起人腹部膨大和眼失明,诊 断,犬的诊断是粪检虫卵或孕节。 中间宿主不能根据临床症状确诊,只能根据剖腹术或尸体剖检时发现棘球蚴。 医学上采用X射线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放射性核素技术可借鉴。 免疫诊断,如间接血凝

14、试验、免疫电泳试验、ELISA等方法。 采用皮内变态反应,简便,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一般准确率在70 %。ELISA和ABC-ELISA敏感性最高。,防 治,治疗: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 预防:(1) 对家犬、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每12个月驱虫一次;(2) 严格肉品卫生检验制度,定点屠宰;(3) 防止犬粪污染饲料、饮水及草场。,多房棘球蚴不形成大的囊泡,囊体由无数个微小囊聚集而成,外观似葡萄串状,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每一小囊泡直径约为2-20 mm。 成虫形态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 生活史与细粒棘球绦虫也相似,但中间宿主主要是野生啮齿动物(鹿鼠、田鼠、旅鼠、鼯鼠、海

15、狸鼠)及人。 实验动物中罕见或没有。,2、多房粒棘球蚴,(四)细颈囊尾蚴病,病原带科(Taeniidae)、带属( Taenia )细颈囊尾蚴 (Cysticercus pisiformis) 泡状带绦虫( T.hydatigena) 幼虫寄生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肝脏、腹腔、肠系膜等。 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及猫的小肠内。 呈全国性分布。,细颈囊尾蚴:呈囊泡状,内含透明的液体,黄豆至鸡蛋大小,肉眼可见囊壁上有一乳白色头节。 寄生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肝脏、腹腔、肠系膜。,病原形态,泡状带绦虫,长1.52m,由250 300节片组成;头节小,成球形,头节上具有顶突,顶突上具有两列小钩; 成熟节片有雌雄

16、性生殖器官各一组,生殖孔不规则开口于节片的两侧; 孕节子宫分枝,每侧510枝。,生活史,犬、狼、狐狸吃到含细颈囊尾蚴的脏器感染,细颈囊尾蚴的头节在小肠内伸出,固着于肠壁上,经过1112周逐渐发育为成虫。 虫卵被牛、羊、猪等动物吞食,六钩蚴在小肠内钻入肠壁,随血液到肝脏或直接穿过肠壁到腹腔再到肝脏实质组织,边发育边向肝表面移行,有的移行到肺脏在肺表面发育,有的在肠系膜、网膜、肾周围脂肪组织、甚至在骨盆腔发育为感染阶段。从感染六钩蚴至发育到感染阶段需3个月时间,致病性与症状,成虫 幼虫移行中形成虫道,损伤肝组织引起肝炎,如大量感染引起急性死亡;幼虫移行到腹腔,引起局限性或弥满性腹膜炎;幼虫移行到肺脏,可出现支气管炎和胸膜炎。 症状家畜表现为消瘦、虚弱、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有时升高,黄疸等。犬感染后一般无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