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646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痴呆的中医预医学(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痴呆的中医预防,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我国现有9610 万65 岁以上的老人,有各类痴呆症患者约700 万,A D 约占老年痴呆的 2/3,A D 核心症状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AD 的患病概率也会随之增大,年龄每增加10 岁,患病概率会增长一倍。,老年痴呆的认知衰退是不可逆的,虽然目前医学界已发现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老年性痴呆仍不能治愈。老年性痴呆的病程大约为年,但也可能不到年,如已报道与第号染色体连锁的早发老年痴

2、呆患者起病早,发展快;有锥体外系体征和行为症状者,认知下降明显加快。,老年痴呆患者最后多死于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感染。由此可见,老年痴呆的预防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中医文献中无“老年痴呆”的一词,但有大量相关的内容散见在“呆证”、“痴证”、“善忘”等病症中。,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固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固言善误”、“迷惑善忘”、“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等描述。 王清任认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老年人由于脏腑机能活动的生理性衰退,体质常表现出脏腑机能减弱、阴阳失调、

3、精气神渐衰、代谢减缓、气血郁滞等特点。,中医认为的老年性痴呆成因不外乎虚、瘀、痰三个方面, 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年老肾虚精亏, 脑髓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不能上充于脑, 标实多为气滞痰阻血瘀, 病机责之五脏功能失调。,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以虚实相夹,本虚标实为主,虚者有髓海不足,肝肾阴亏,脾肾不足;实者有心肝火盛,湿痰阻窍,瘀血内阻。,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养生可增强体质,补益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防止疾病的发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一方面可增加正气,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御病邪的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使自身

4、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延缓衰老。,内经提出养生的基本原则为外以避邪、内以养正,养生大法涉及到四时环境、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劳逸房事、药物预防等多方面。,从法于阴阳、调摄精神、劳逸适度、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药物预防等方面养生以增强正气、延缓衰老,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危险性,对于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增高的当前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 法于阴阳,1.1.1 四时摄养 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灵枢 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1.1 顺时摄养,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通过论述自然界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提出人类要顺从四时阴阳而养生

5、。 具体方法包括顺应四时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等,使人体健神旺,减少疾病的发生。,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1.1.2 晨昏防护,保养阳气,阳气具有气化温养功能,可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并助水谷精微的化生,且推动精微运行输布以营养全身。神得阳气的温养,意识思维活动才能正常;筋得阳气的温养,肢体才能运动灵活。,老人早晨一般起床较早,起床之时,阳气初生而未盛,就应当多活动,舒展筋骨,使机体阳气生发,

6、气血流通。傍晚日落,阳气潜藏,卫外功能减弱,就应当减少活动,防寒保暖,保护阳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渐衰,尤要注意保养阳气,阳气充足,抗病能力强,气血旺盛,运行畅通,则神、筋得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肢体运动正常,反之阳气不足可致精神行为失常,日久可致老年性痴呆发生。,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侵犯人体,可致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不足及代谢失常、功能障碍。,1.2 避邪防病,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素问 移精变气论云“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防暑”。,邪气的防避,,主要是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夏季防暑,秋季防燥,冬季防寒;注意工作及生活环境,避

7、免废物、废气、噪音、粉尘、寒湿、湿热、外伤等损害人体。 有研究表明头部创伤史是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2 调摄精神,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素问 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2.1 恬淡虚无,保持乐观情绪,思想清净,内无杂念,心情舒畅,则精气神内守,精神状态好,即防止悲忧恐怒等情绪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又可促进气血运行畅通。气机条畅,气血调和,脏腑组织得养,形神得养,减少罹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灵枢 本神云“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人有

8、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 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2.2 调和七情,老年人退休以后,失去精神寄托,缺乏感情交流,疾病,衰老,一些生活事故以及经济拮据等原因,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失落、苦闷、抑郁、悲伤、忧愁、消沉、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老年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不仅会伤及五脏,还会扰乱气机。,最常见的如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血、津液运行失常,痰浊、瘀血生成,蒙蔽清窍;肝郁化火,火热之邪上蒙清窍,致神识痴呆。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心脑失养。心藏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痰浊、瘀血、热邪扰及心神,神志失常。 心

9、脑功能失常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又会影响其社交能力,不爱社交或缺少人际交往会增加老年性痴呆患病的危险。,作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和老年人多谈心,或给老人多打电话,多关心老人,培养与老人相同的兴趣爱好,陪老人逛街、下棋、吃饭、做家务,让老人感觉精神充实。 老年人自己,更是要心情开朗,保持乐观情绪,培养一些怡情养性的爱好,如听音乐、种花、养宠物、练书法等,舒缓抑郁、焦虑、紧张的情绪,改善悲伤、低落、消沉的心境,感觉到生活的充实及乐趣所在。,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精神生活更是贫乏,更加需要亲属的关心,自己的调节,防止不良情志因素影响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3 劳逸适度,素问 上古天真论提出

10、养生要“和于术数”,即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脏腑功能旺盛,肌肉筋骨强健,从而达到防病及延年益寿的目的。 适合老年人的锻炼主要有散步、练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要做到持之以恒。,3.1 体格锻炼,脑主感觉运动,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密切相关。视、听、言、动又可刺激大脑神经细胞,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3.2 大脑锻炼,老人要经常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照片,看鱼儿游动,经常做手指的细致活动,如雕刻、剪纸、打字、织毛衣、打算盘、解绳结、弹奏乐器、练书法等,经常做家务活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多与人交流、打打牌,下下棋,听听音乐等,这些方式即可锻炼大脑,活跃思维,还有助于老年

11、人增强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老有所用,并提高人际沟通和社交能力,消除孤独、消沉等不良情绪,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危险性。,研究表明工作能影响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是因为社会活动(包括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刺激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激活神经元,加强大脑内“存储器”的作用,保持脑细胞的功能和活力,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改善认知功能 ,降低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素问 举痛论云“劳则气耗”,素问 宣明五气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说明劳力过度可损伤人的精气血及形体,老人年老体弱,更有注意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运动量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

12、”,以免反伤身体。 劳神过度即长期用脑过度或思虑劳神,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导致心神失养、脾失健运。有观点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学习能力更强,会更多、更长时间地消耗脑功能,从而加大了老年性痴呆患病的危险性。,素问 宣明五气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过度安逸对人体主要有三方面的危害: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导致痰浊、瘀血生成;二是阳气不振,正气不足;三是长期用脑过少,脑失所用可致神气衰弱。 老年人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思考,勤用脑,积极参加有益于提高老年人心智的各种社会活动,降低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3.4 不可过逸,4 食饮有节,4.1.1 饮食宜清淡,忌过食肥甘厚味 素

13、问 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梁之变,足生大疔”。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喜欢吃高脂肪、高糖、高能量等食物。过食肥甘厚味之品,会阻碍气机,壅滞脾胃,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是影响 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因素。,4.1 注意饮食宜忌,有研究显示,肥胖是A D 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机理为肥胖时脂肪细胞的脂解增加,FFA 通过脂肪细胞表面的TLR4 介导,启动NF-B 免疫炎症信号通路,NF-B 激活后启动和调节炎症因子如 IL-1、IL-6、TNF- 的转录,IL-1、IL-6、TNF-

14、的过度表达和复杂的相互作用损害神经元,同时又可以反过来刺激胶质细胞增生,进一步加剧神经元的损伤。激活的NF-B 还可诱导神经细胞产生促凋亡因子如C O X -2、i N O S、C K 等,最后导致神经元凋亡。老人脏腑功能减弱,所需能量减少,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多样化饮食,可使营养全面而充足,气血旺盛,正气充足。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肝色青,宜食甘肾色黑,宜食辛”“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五味偏嗜,不仅可引起本脏功能

15、失调,还可导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病理改变。A D 病机主要由五脏虚衰致病为本,兼杂痰瘀等实为标,而脏腑虚证的出现是A D 发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老人饮食要果肉蔬菜主食合理搭配,即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又易消化吸收。,长期嗜酒可聚湿生痰化热可增加罹患AD 的危险性。长期食用油条、油饼、虾片等油炸或膨化食品,这些食物中存在铝,长期大量摄入,铝可以沉积在大脑、骨骼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增加罹患AD 的危险性,老年人脏腑气血衰减,代谢能力下降,饮食不可过饱,忌暴饮暴食。 白天人体能量消耗大,早餐、午餐要吃饱、吃好,保证营养充足。夜晚活动较少,能量消耗小,晚餐要适量且食物要

16、易消化,多食、美食则易致肥胖,或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脾胃,另饭后可适当活动,帮助饮食物消化。,4.1.4 进食要适量、适时,肾精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衰老及疾病的发生,肾藏精生髓与脑相通,是脑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不足、脑失所养、神明失用可致A D 发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逐渐虚化,兼夹痰瘀。因此可选用一些补肾健脾之药做成药膳,补肾益精,调养脾胃,先后天并养,精气神兼养,加补气行气、养血活血、化湿之品,对养生防衰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何首乌、桑葚子、山药、莲子、百合、薏米等。如山楂、枸杞沸水冲泡半小时当茶饮,人参三七枣仁炖鸡汤,山楂煮粥等。,4.2 药膳保健,1.豆类。豌豆,绿豆鞥豆类含有B族维生素,有助于防止大脑萎缩、控制血糖和脑户神经系统 2.杏仁。含有维生素E,可改善血管健康,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E可降低罹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