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56393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 -2统计调查与整理(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2,2.1 统计调查方案 2.2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2.3 统计资料的整理 2.4 统计表,3,2.1 统计调查方案,一、统计调查的意义掌握 二、调查方案设计重点掌握 三、案例分析,4,一、统计调查的意义,(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 原始资料:没有经过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5,(三)统计调查的要求 准确性 及时性(时效性) 完整性(全面性) 经济性 以上要求中,准确性是基础,要在准确中求及

2、时,求完整,求效益。,6,二、调查方案设计,7,(一)确定调查目的,调查之前必须明确: 调查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回答“为什么调查?”,8,(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单位:需要对之进行调查的单位。 回答“向谁调查?”,【注】同时需要明确: 填报单位(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 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9,(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调查的具体内容 调查表: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或问卷 回答“调查什么?”,10,调查表,结构 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组成。 表头 表名、封面信、指导语及调查单位的基本信息 表体 调查表的主要部分,调查项目在各种问题上的落实 表脚

3、包括调查者的签名和调查日期,11,种类 单一表: 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 一览表: 把许多调查单位填写在一张表上,12,方案设计中的其他问题,明确调查所采用的方法 确定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的期限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细则,13,三、案例分析,关于合肥市手机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14,一、调查背景,某手机生产厂商为了解合肥市手机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策划及实施此次市场调查,以作为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决策信息基础,辅助制定开拓合肥市场的营销及推广战略。,关于合肥市手机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15,二、调查目的,获得消费者个性化特征信息; 了解手机市场; 消费行为特征; 了解手机

4、销售网点、人流信息等; 相关媒体的受众和价格信息。,16,三、调查对象和方式,本次调查的总体是合肥市所有年满18周岁拥有手机或有意向购买手机的常住人口 抽样调查:街头拦截访问、网上调查,17,四、调查项目,前言:主要说明背景和目的,以获得调查对象的配合和支持 个人及家庭信息 关于手机的信息,包括:整体市场状况;具体产品的市场情况 设计各信息需要的问题个数及调查表的形式,18,五、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准备(初步了解市场、设计方案等,共需5天) 第二阶段访问调查对象,数据收集阶段(30天) 第三阶段整理分析阶段(10天),19,六、问卷调查 七、关于调查方案的评价 优点 缺陷,2

5、0,合肥市手机市场调查问卷 您好!首先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咨询。我公司为了解合肥市手机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策划及实施本次市场调查,以作为我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决策信息基础,辅助制定开拓合肥市场的营销及推广战略。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下列资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年龄: 性别:职业: 婚姻状况:家庭人口: 居住区县: (1) 您的文化程度为 。 A 初中及初中以下 B 高中 C 大专及本科 D 本科以上 (15) 对于有意向购买手机的您,在考虑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等会做怎样的选择? 形状: 颜色: 大小: 重量: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我们调查工作的积极配合! 此致 敬礼! 调查时间:

6、调查地点: 调查员:,21,2.2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22,统计报表,(一)概念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作用:宏观和微观 (二)统计报表的特点 1统一性和时效性 2全面性 3资料的相对可靠性 4连续性和周期性,23,(三)统计报表的种类,按报送范围不同,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按报送的周期不同,有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按报表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有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24,普查,特点 一次性调查 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作用 搜集不宜用经常调查能搜集的全面、准确的

7、统计资料 掌握全面、系统的国情国力统计资料,概念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5,方式 (1)组织专门普查机构 (2)利用原始记录 原则 统一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统一普查期限; 统一普查的项目和指标; 统一方法和步骤。 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一般不宜经常使用。,26,2条件/前提 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基本的发展趋势 存在着重点单位,重点调查,1概念 是一种非全面调查,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有绝大比重。,27,3、重点调查的特点:,实质上是范围比较小的全面调查 不能推断总

8、体 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带有主观因素,28,4确定重点单位 根据调查任务,所选单位的标志值能反映研究总体的基本情况(单位少,比重大); 重点可变动; 选择统计基础较好的单位。 5组织形式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利用统计报表经常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调查。,29,典型调查,1、概念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2、优缺点 优点: 灵活; 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 缺点:受主观认识的影响,30,3、作用 新生事物; 弥补其他调查的不足 分析事物的不同类型差别和相互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推断总体指标 4、如何选

9、择典型单位 首先,掌握总体,选出代表性较大的作为典型单位 其次,选取不同类别的典型单位(优、中等、劣) 5、方式 “解剖麻雀” “划类选典”,31,抽样调查,1、概念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32,2、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是一种代表性调查 代表性调查,即用部分单位代表总体 目的: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随机性原则: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或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33,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经济性 时效性 准确性 灵活性,34,4、抽

10、样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较全面调查的优势: 无限总体 未来时间序列 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范围过大,单位分布过散的总体 抽样调查的其他作用: 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判断总体某种假设的真伪,35,5、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P273 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P275 整群抽样P285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P280,36,2.3 统计资料的整理,数据的预处理 统计分组 分配数列,37,一、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审核 发现数据中的错误 数据的筛选 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数据排序 发现数据的基本特征 升序和降序,38,1、数据的审核,审核的内容: 完整性审核

11、准确性审核 适用性审核 时效性审核,审核数据的方法: 逻辑检查 计算检查,39,2、数据的筛选,错误,尽可能予以纠正,若不能纠正,则筛选数据 筛选的内容包括: 剔除 筛选,40,3、数据的排序,要点: 发现数据特征或趋势 有助于对数据检查纠错,为重新归类或分组等提供依据 在某些场合,排序本身就是分析的目的之一,方法: 品质标志值的排序 字母型数据 汉字型数据 数量标志值的排序 递增排序:X(1)X(2)X(N),41,二、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涵义:P40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对总体而言是“分” 对个体而言是“合”,分组的作用: 划分现象类型 揭示现象内部结构 分析现象的依

12、存关系,(一)统计分组的意义:,42,(二)统计分组的种类,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 简单分组 复合分组 2、按分组标志的性质 品质分组 变量分组,43,(三)分组体系与分组标志的选择,1、分组体系 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 2、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分组的关键) 研究的目的 反映本质特征 区别内在联系 符合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44,三、分配数列,(一)概念:P46 (二)分配数列组成要素 1、组的名称 2、各组次数(也称频数) 或频率,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45,(三)分配数列的种类,按分组标志 按分组形式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单项式数列 分 组距式数列 等距数列 配

13、异距数列 数 按次数分布特征 列 钟形分布数列 正态分布 偏态分布 左偏分布 右偏分布 U形分布数列 J形分布数列 J形 倒J形,46,(四)分配数列的编制,1、品质数列的编制 基本过程 列出各类别 计算各类别的频数 制作分配数列,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例】某班学生有男生30人,女生10人,试编制分配数列,47,2、变量数列的编制,【例】按百分制记分,某班40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试编制分配数列,89 88 76 99 74 60 82 60 89 86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95 92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84 85 56 81 77

14、 73 65 66 83 63 79 70,48,分组方法,49,(1)单变量值分组,要点 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适合于离散变量 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表,50,(2)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 适合于连续变量 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离散变量的情况 必须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另外: 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 可使用开口组,也可使用闭口组,51,组距分组(步骤),1、排序 56 59 60 60 63 65 65 66 67 70 72 73 74 76 77 77 78 79 79 79 81 82 82 83 84 84 85 86 87 88 89 89

15、92 93 94 95 97 98 99 99 2、确定组数 尽量取奇数(3、5、7、9),本例取“5” 3、确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数=(99-56)/5=8.6,为方便计算本例取“10” 4、确定组限 离散型变量上下限都可以用准确的数值表示 连续型变量前一组的上限与本组的下限为同一数值,“上组限不在内” 考虑要反映总体质的区别,本例取第一组下限为50 5、计算各组频数,52,等距分组表(上下组限重叠),53,等距分组表(上下组限间断),54,等距分组表(使用开口组),55,异距分组表,56,提示:先闭口等距数列再开口异距数列!,【总结】变量数列的编制(要点),57,组距

16、分组(几个概念),下限/上限 组距 组中值= 异距分组:频数密度、频率密度,58,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大多数人的成绩在7090之间!,分组数据直方图与折线图,59,(五) 累计次数分布,1. 概念 2. 种类: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3. 编制,4. 特点 同一数值的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次数之和等于一(或100%) 累计比率之和等于一(或100%),60,61,向上累计频数折线图,向下累计频数折线图,62,(六)次数分布的类型,右偏分布,几种常见的频数分布,63,2.4 统计表,统计表是集中而有序地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 统计表的结构 组成因素:总标题、横行(纵行)标题、数字资料 内容:主词、宾词 统计表的种类 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分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