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54854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中级财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中级财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中级财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中级财务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管理(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结构,教学内容: 1、杠杆原理;2、资本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MM理论、啄食次序理论等资本结构理论。 2理解经营杠杆、经营风险、财务杠杆、财务风险,综合杠杆、综合杠杆系数、资本结构的概念。 3重点理解或掌握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与每股收益分析的计算。 教学重点: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计算,资本结构决策 教学难点:资本结构决策 学时:10,第一节 杠杆原理,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 1、成本习性的含义 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根据成本习性对成本分类,对于正确地进行财务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成本按习性分类 按成本习性可

2、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F),固定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为总额的不变性和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属于固定成本的主要有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这些费用每年的支出水平基本相同,即使产量或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它们也保持固定不变。,由于这些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因而,随着产量或业务量的增加,意味着它们将分配给更多数量的产品,也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或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例如,折旧费固定一年10万元折旧费,如果企业一年只生产一件产品,单件所承

3、担的折旧是10万元,如果生产10万件产品,单件产品成本就是1元。,固定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第一,约束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长期租赁费等都属于这类成本。企业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改变,因而,这部分成本具有很大的约束性,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轻易改变数量。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能从合理利用经营能力入手。,第二,酌量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方针”成本,即根据企业经营方针,由管理当局确定的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的成本。广告费、研究

4、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都属于这类成本。这些成本的支出,是可以随企业经营方针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在一个预算年度内,管理当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财务状况,斟酌确定这部分成本的预算。因此,要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就要在预算量精打细算,合理确定这部分成本的数额。,固定成本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超过了相关范围,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动,如企业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固定成本必须和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联系起来分析。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所有成本都在变化,没有绝对不变的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VC),变动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均属于变

5、动成本。变动成本的特点是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与固定成本相同,变动成本也要研究“相关范围”问题,只有在一定范围之内,产量和成本才能同比例变化,即完全的线性关系,超过一定的范围,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混合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又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这是混合成本的基本类型,它通常是一个初始量,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又类似于变动成本。例如,租赁机器设备时,有的租约规定:每年支付一定的租赁数额外,还按运转时间支付一定数额。此外,企业

6、的公共事业费,如水电费、电话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这类成本随产量的变化呈阶梯形增长,产量在一定限度内,这种成本不变,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这种成本就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化验费、质量检验人员的工资都属于这类成本。,(4)总成本习性模型 以上将成本按习性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但混合成本又可按一定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样总成本习性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y=a+bx,3、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M=S-V=(p-b)x=mx 式中:M为边际贡献总额,S为销售收入总额,V为变动成本总额,p为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

7、x为产销数量,m为单位边际贡献。,4、息税前利润 这里的利润为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通常称为息税前利润。成本按习性分类后,息税前利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二、经营杠杆,自然界中的杠杆效应,是指人们通过利用杠杆,可以用较小的力量移动较重物体的现象。财务管理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固定的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即: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 复合杠杆。,1、经营杠杆的概念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大于

8、产销量的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 反之,产销业务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利润,使息税前利润下降率也大于产销业务量下降率。,如果不存在固定成本,所有成本都是变动的,那么边际贡献就是息税前利润,这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就同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完全一致。,这种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只要存在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总是大于销售量的变动率。,例:,思考:如果营业额是下降的,利润增长率怎样变化

9、,2经营杠杆的计量,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的作用。但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产销业务量基础上的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需要对经营杠杆进行计量。对经营杠杆进行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 所谓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根据这个公式可知,DOL表示企业产销量变动百分之一将导致EBIT变动百分之几。这个公式是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理论公式,该公式必须以已知变动前后的相关资料为前提,比较麻烦,而且无法预测未来的经营杠杆系数。,例:,华夏公司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60万元,变动成本率40%,当企业销售额分别

10、为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时的经营杠杆系数分别是多少?,同理:,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额,以上结果说明: 第一,在固定成本不变的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减所引起的利润增减幅度。比如,DOL400说明销售额400万元时,销售额的增减会引起利润1.33倍的增减;DOL200说明在销售额200万元时,销售额的增减会引起利润2倍的增减。,第二,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例如,当销售额为400万元时,经营杠杆系数为1.33;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经营杠杆系数为2。显然,后者利润的不稳定性大于

11、前者,所以后者的经营风险大于前者。,3经营杠杆利益 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企业扩大营业总额的条件下,单位营业额的固定成本下降而给企业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在企业一定的营业规模内,变动成本随着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固定成本则不因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保持固定不变。随着营业额的增加,单位营业额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4、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根据DOL计算公式知,只要有固定成本存在,DOL必然大于1。可见,经营杠杆放大了经营风险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因而,经营杠杆

12、成为反映经营风险程度的经济指标。当然,经营风险产生的根源并非经营杠杆本身,而是市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技术状况的不确定性。,对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可作如下分析。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数额愈大,经营杠杆系数也愈大,反映企业经营风险也愈高。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愈大,经营杠杆系数也愈小,反映企业经营风险也愈低。,在售价相同的条件下,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销售额)愈低,经营杠杆系数也愈小,反映企业经营风险也愈低。,这是因为在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销售额)较低时,其盈利区间相对较大,即使实际销售量(销售额)比预期的要少,其实现的EBIT仍可能大于0,所以其经营杠杆系数较小,经营风险

13、也较低。反之,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销售额)上升,也就意味着经营风险的加大,经营杠杆系数随之上升。,例:,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每件单价10元,现有甲、乙两种生产经营方案。甲方案年固定成本2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乙方案年固定成本4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4元。当年销售量为100万件时,两个方案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与经营杠杆系数分别为:,Q*甲=F/(P-V)=200/(10-6)=50 Q*乙=400/(10-4)=66.7,计算结果表明,乙方案比甲方案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上升了33.4%,相应地经营杠杆系数上升了50%,经营风险随之加大。两个方案在销售量为100万件时,息税前利润

14、为200万元。,如果销售量由100万件减少到80万件,下降20%时,由于甲方案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所以EBIT甲要下降40%(220%),为200(1-40%)=120万元;而乙方案的经营杠杆系数为3,相应地EBIT乙要下降60%(320%),为200(1-60%)=80万元.由此,乙方案的经营风险要远大于甲方案。如图:,由图知,销售量100万件是甲、乙两方案的“成本转折点”。 QV1+F1=QV2+F2,Q=(F2-F1)/(V1-V2)。超过100万件后, 随销售量增长,乙方案EBIT的增长幅度将大于甲方案。 因而,在销售量增长情况下,乙方案对息税前利润提高的“杠杆”作用要远大于甲方案。

15、如果在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作用之间作出权衡和选择, 是财务决策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50,200,400,66.7,100,息税前利润EBIT的标准离差,随经营杠杆系数上升而增加,表明经营风险的加大。因经营环境和经营策略改变而引起的经营风险状况,通常可以用EBIT的标准离差来描述。经营风险较高,则EBIT的标准离差较大,经营杠杆系数也较大,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经营风险的计量。,例: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经营方案,各方案对销售量的预期相同,但成本构成各异。如表:,甲方案的边际贡献期望值、息税前利润期望值和经营杠杆系数为: E(M)甲=4800.2+4000.6+3200.2=400 E(EBIT)

16、甲=2800.2+2000.6+1200.2=200 DOL甲= E(M)甲/ E(EBIT)甲=400/200=2,乙方案的边际贡献期望值、息税前利润期望值和经营杠杆系数为: E(M)乙=7200.2+6000.6+4800.2=600 E(EBIT)乙=3200.2+2000.6+800.2=200 DOL乙= E(M)乙/ E(EBIT)乙=600/200=3,甲方案EBIT标准离差为:,可知乙方案的经营风险大于甲方案.,(3)降低经营风险的途径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降低,降低经营风险,但这往往要受到条件的限制。,三、财务杠杆,1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称之为财务杠杆。,不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 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