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3599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 五 首,梦江南,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 到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落,事迹不闻。屡试进士不第 .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生而貌丑,有人恶意取笑,给了他一个“温锺馗”的绰号,然而在庭筠不招人喜欢的外表后面,偏偏生就一副多才多艺的锦绣心胸!他禀性“敏悟”,常能“走笔成万言”。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 。,作者简介,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

2、断白蘋洲。,梦江南,温庭筠,倚( )( ) 斜晖( ) 悠悠( ) 肠断( ) 白蘋洲( ) ( ),y,png,凭靠,夕阳的斜光,闲静的样子,形容极为伤心,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独倚望江楼。,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斜晖脉脉水悠悠,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

3、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肠断白蘋洲,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肠断,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一字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来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 ), ( )特定条件下,一种特定情绪( )的反应。,小 结,思妇,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喜悦和激动,形象刻画,动态,切盼重逢之情。,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静态,景物描写,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船归。,望穿秋水,夕烟西下,失望。,情感抒发,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主题:,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

4、恨。 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但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

5、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简析】秋夜寒冷漫长,对于心有牵挂的思妇来说最为难捱。一片寂静使室外空阶的雨声、叶声显得异常清晰,一阵接一阵,一声连一声,仿佛是在有意折磨她敏感而脆弱的心。上片写室内,香烛偏照,容貌不整,夜长衾寒,已见孤寂冷清;更何况有下片所言雨打梧桐、空阶滴到明的声声

6、入耳,怎能不使人缠绵悱恻、整夜难眠!其意境之萧瑟凄凉,对后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创作深有影响。,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7、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想起了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情景交融 首尾呼应,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情感,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

8、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小 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赏 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大概是作者瞻仰苏武庙时所作。诗的第二句说“古祠”“高树”是不会了解苏武生前事迹的意义的,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作者在这首诗中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寄托着

9、作者的爱国情怀。,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时间

10、,统领全文,地点,异,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边地荒漠,将士思乡,景,情,衡阳雁去无留意,人,思归,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的空旷辽阔,声音,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西北荒漠,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浇愁,数字对比写思乡,燕然未勒归无计,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壮志难酬,思乡忧国,感慨,情怀,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中心思想,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

11、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变型默写:,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羌管悠悠霜满地。,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

12、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

13、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赏析,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描绘出猎时的

14、盛大场面。,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狂,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开张豪壮,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

15、志向。,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小结:,东坡词欣赏,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试比较这首与课文的不同点。,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