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3508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注射法 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环境整洁安静,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注射前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 3.严密消毒 常规消毒:2%碘酊、70%乙醇;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擦;直径5cm以上。 碘伏消毒。,一、注射原则,4、注射器空筒的内壁、活塞、乳头和针头的针尖、针梗、针栓内壁必须保持无菌,(二)、认真执行查对制度,1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检查药物质量 3给药途径准确无误 4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所有用过的

2、注射器和枕头都要先浸泡消毒后,再进行处理,集体注射时,要做到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垫枕,一人一消毒,(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规格合适; 注射器完整,不漏气; 针头:型号合适、锐利、无钩、无弯曲; 衔接紧密;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密封,在有效期内。,(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解剖上安全,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 不能在异常皮肤处进针。 长时间多次注射,轮流更换注射部位。 注射时,注射部位应放松。,(六)现配现用注射药液,(七)注射前排尽空气 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 排气时应防止药液浪费。,(八)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进针时不可把 针梗全部刺入 皮肤,各种注射法进针 角度和深度不同,(九

3、)、注药前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须见回血方可注射。 皮下、肌内注射时,如发现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十)掌握无痛技术,1、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 2、二快一慢 3、适当的体位与姿势 4、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细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 6、注意配伍禁忌,(十一)安全注射,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 其中包括:1.注射人员戴无菌手套进行注射。2.被注射者的注射部位干净被消过毒。,二、注射前的准备,(一)用

4、物的准备 1、注射盘 皮肤消毒溶液 无菌持物镊 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针垫)、砂轮、开瓶盖 器、弯盘等。,2、注射器及针头 3、注射药物 4、注射本,(二)抽吸药液,1、自安瓿瓶(大、小),自小安瓿瓶,自大安瓿瓶,2、自密封瓶内,进针,注入空气,抽吸药液,拔针,常用注射给药法,ID,IM,IV,IH,动脉注射,皮内注射,皮内注射(intradermic injection,ID)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1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注射部位,1皮肤试验: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此处皮色较淡,易于

5、辨认局部反应。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3需实施局部麻醉处的局部皮肤。, 实施,核对 抽药 选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掌侧下1/3段,预防在三角肌外侧 ) 70%乙醇局部消毒皮肤 待干 吸药 排气 左手绷紧病人局部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给学 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内,深度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放平注射器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右手轻轻推注药液0.1ml 皮丘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拔出针头,勿按压,清理用物。,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hypodermic injection,H)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 目的: 1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

6、服给药时。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注射部位,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亦可选择在上臂外侧、腰部、 背部、大腿前侧、外侧或两 侧腹壁。,实施 核对 选部位 皮肤消毒 待干 吸药 排气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食指固定针栓(右手)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 深度为针梗的1/2或2/3到皮下 松开左手 右手固定注射器 左手抽吸无回血后 缓缓推注药液 完毕,干棉球按压针孔处皮肤,迅速拔针 安置好病人 清理用物 。,肌内注射法,肌内注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是多孔

7、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快。自肌内注射的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达到血液内,吸收完全而迅速。,目的,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常用部位有: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常用定位方法有两种,十字法:,臀大肌“十字法”定位方法:,从臀裂顶点划 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 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 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 注射部位。,联线法,臀大肌“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

8、/3处为注射部位。,臀中、小肌注射法,臀中、小肌 解剖特点:,臀中、小肌定位法,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放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示指和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示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另一种方法是以病儿的手指的宽度为标准,在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股外侧肌注射法,取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髋关节下10处,宽约7.5。此区域大血管少,神经干很少通过,同时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或2岁以下幼儿。,股外侧肌注射 大腿分为三等分取其中间的三分之一段,股外侧肌定位,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三角肌注射位于肩峰突起下23横指处(约肩峰突起下2.55cm)。,患者卧位,侧卧

9、位 患者侧卧,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 患者俯卧,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 患者仰卧使药液注入患者臀中肌或臀小肌内。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患者。 坐位 为门诊患者接受注射时常用的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肌内注射。如为后者,患者坐的位置要稍高一些,以方便操作。,IM体位,1、侧卧位上直下弯,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一侧,3、仰卧位,4、坐位,执笔式,【评估】病人的病情、给药目的、给药途径和 药物性质。注射部位皮肤和静脉血管状况。病人对药物注射的认识态度和合作程度。,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计划】 操作者准

10、备: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有三瓶架、无菌棉签、2ml或5ml注射器、按医嘱准备的药物、弯盘、注射牌等 环境准备: 适合无菌操作,光线适宜,必要 时遮挡病人 。 病人准备:明确目的及过程。并积极配合,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实施 ,解释核对 病人取合适体位 常规消毒皮肤 排气、核对 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 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90迅速刺入2.5cm3cm 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动活塞 无回血 均匀速度注入药液 完毕 用无菌干棉球按于进针处皮肤,右手迅速拔针 病人取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评价】 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有安

11、全感,能够配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操作正确,病人无不良反应。 治疗性沟通有效,达到预期效果。,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持针,进针,抽回血,推药,拔针,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松开左手,抽动活塞,观察无回血后,固定针头,以匀速缓慢推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反应,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整体床单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物,四、肌内注射(IM) 注意事项,1切

12、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2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需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3两岁以下婴幼儿应选用臀中、小肌注射。,四、肌内注射(IM) 注意事项,4、 严重水肿患者:选用较长的针头,深部注射,进针长度为针梗长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按压,将水肿液推向一侧后再进针。 5、 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选用较细的针头,治疗时尽量集中用药,减少创伤次数,注射后拔针按压至拿走棉签后针眼无出血时为止。不要揉擦针眼处,以免造成局部皮下渗血。,四、肌内注射(IM) 注意事项,6、 肥胖患者:选用较长的针头,深部注射,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3/4。 7、 儿童和消瘦患者:选用

13、小型号的针头,进针深度较常人稍浅;或者角度改在5080,防止针头刺到骨骼。,肌肉注射时采用的特殊技术,病区内集中进行肌内注射 留置气泡术 Z型肌肉注射法,病区内集中进行肌内注射,在同一时间为多个患者肌内注射,可节约人力和时间。 治疗车上层放注射盘、治疗本、铺无菌巾的治疗盘、注射小牌。治疗车下层放一盛消毒液的容器(用以浸泡用后的注射器)和小面盆(内有擦手小毛巾)。 根据注射小牌吸取药液,针梗插入安瓿或针套内,放于无菌盘内,活塞柄对准注射小牌,将余下的安瓿放于注射器后面,以备查对,最后盖上治疗巾。,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按床号顺序准确地进行注射。每为一位患者注射后,操作者需消毒手。 全部注射完毕后,再

14、次核对无误后,清理消毒用物。,集体注射盘,肌肉注射产生局部硬结原因,1、深度未达肌内 2、未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3、推药速度快 4、注射液溶解不全或落入微粒杂质 5、药物浓度过高,肌肉注射产生局部硬结处理,1. 定位准确 2、推药匀速 3、生土豆片外敷 4、热水袋或硫酸镁湿热敷,课后思考题,1、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前为什么要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 2、肌内注射的臀大肌的几种定位方法 3、肌内注射的操作要点,静脉注射 (intravenous injection,IV),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可直接进入血液而达到全身,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 目的: 1需迅速发挥药效,尤其在治疗急重症时。 2药物

15、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只适宜经静脉给药。 3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如肾功能试验,胆囊X线摄片检查。 4输液或输血。 5静脉营养治疗。,注射部位,四肢浅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 股静脉,静脉的选择,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避开关节与静脉瓣;长期静脉用药者,自远心端向近心端注射。,四肢浅静脉注射法,上肢常用: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以及手背静脉 下肢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小儿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尤其在冬天选用头皮静脉,患儿不易着凉,故目前患儿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法。 常用的头皮静脉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后静脉和枕后静脉。,实际操作 技术13-5静脉注射术,表13-2 头皮静脉与动脉的区别,头皮静脉注射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