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3024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伦理《传染病学》04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Introduction,简称流脑:脑膜炎双球菌 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等 冬春季节多见,儿童易患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建国后曾发生了3次全国性大流行 发病率:0.210万左右,存在暴发流行的隐患,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Etiology,属奈瑟菌属,称脑膜炎双球菌或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

2、iameningitidis,Nm) 形态与染色:肾形或卵圆形, G-双球菌,凹面相对成双排列或呈四联菌,有荚膜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最常用的是巧克力血琼脂培养基 抵抗力:极弱,易自溶死亡,对干燥、寒冷、日光、紫外线、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 致病力:内毒素 仅存在于人体,人是该细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主要抗原成分,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13个血清群。A、B、C三群最常见。我国以A群主,B群、C群有上升趋势 脂寡糖抗原(LOS):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外膜蛋白型特异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 菌毛抗原:细菌菌毛与致病有关,Etiology,Epidemiology,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 传播

3、途径:呼吸道传播,岁以下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易感性: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群间有交叉免疫,不持久 高危人群:儿童、老人,岁以下尤其是m-y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征:冬春季节(11-5月),3、4月为高峰 流行的有利条件:长期室内生活,空气不流通,人口流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Sneeze can produce millions of droplets and aerosols.,易感人群,我国流脑流行情况,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

4、9,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但自1984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我国以往的流行菌株以A群为主,B群其次,C群少见,但近些年B群和C群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在个别省份先后发生了C群引起的局部流行。,Epidemiology,脑膜炎 鼻咽 血 毒血症 发热 双球菌 菌血症 瘀斑毛细血管壁损害 脑、脊膜、脑膜炎 脑膜刺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脑水肿 头痛 回心血量减少 血栓形成 心排出量减少 PLT,FP 释放纤维 脑疝 呼吸衰竭减少 蛋白溶酶 意识障碍凝血功能不良 继发纤溶 血压下降 休克 出 血,P

5、athogenesis,化脓性脑膜炎,呕吐,抽搐,发 病 机 制,上呼吸道 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low fever sore throat cough stuff nose 12d,high fever,rigors headache petechiae, purpura ecchymosis(70 % 90%) shock, DIC 12d,ICP severe headache agitation,seizure meni- irritation mental changes 25d,Pathology,败血症期: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 皮肤粘膜局灶性出血;肺、心

6、、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广泛出血,肾上腺出血,皮肤局灶性出血,脑膜炎期 :软脑膜和蛛网膜、血管充血、出血、炎症、水肿;脑底部炎症粘连,脑神经损害;颅内压升高;,严重者脑实质损害、脑疝 形成,Clinical features,主要引起隐性感染,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仅1%为典型流脑病人 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 暴发型:暴发型休克型;暴发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轻型 慢性型,潜伏期110日,一般23日。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分 期常难以划分。普通型为主,占流脑病人的90%,Clinical features,普通型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Clinical fe

7、atures,普通型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咽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容易误诊鼻咽拭子培养阳性,12天,Clinical features,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皮疹( 70%) 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泡。 部位多见于眼结膜、软腭、四肢和躯干、呈不对称分布、大小形态不一。,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12天,流脑的瘀点瘀斑,Clinical features,发热、感染中毒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Brudzinski征和Kernig征阳性脑炎症状

8、:谵妄、抽搐、神志障碍,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25天,Clinical features,体温下降;瘀点瘀斑消失或溃烂结痂愈合;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实质损害征象好转;10%可出现口周疱疹,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13周,Clinical features,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暴发型 暴发型休克型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Clinical features,暴发型 暴发型休克型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毒血症状: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全身广泛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 循环衰竭:Bp下

9、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 大多无脑膜刺激征 并发DIC CSF: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大片皮下出血点和瘀斑,坏 死 性 紫 癜 (炎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皮肤深部溃疡),Clinical features,暴发型 暴发型休克型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脑膜及脑实质损害 CNS症状: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迅速昏迷,反复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锥体束征阳性 脑水肿、脑疝:BP, HR, 呼吸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眼底静脉迂曲或乳头水肿,呼吸衰竭,Clinical features,严重全身毒血症症状顽固性休克、大片瘀斑脑实质损害:抽搐、昏迷、呼衰,脑疝预后极差,暴发型 暴发型休克型 暴发型脑膜

10、脑炎型 混合型,Clinical features,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皮肤粘膜可有少数出血点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咽拭子培养阳性,轻型 流脑,Clinical features,少见,多为成人病程迁延以间歇性发热、皮疹或瘀点、多发性关节疼痛为特征血培养可阳性,慢性型流脑,慢性败血症型皮疹 (散在分布的斑疹、丘疹、瘀点),婴幼儿流脑,临床表现不典型 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囟门隆起 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老年流脑,暴发型发病率高 上呼吸道感症状多见,意识障碍明显,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发生率高 病程长(10d),并发症及夹杂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 WBC可能不高,L

11、ab Findings,血象: WBC 1020 109/L,中性粒细胞;并发DIC者血小板 脑脊液检查 细菌学检查:涂片,细菌培养(确诊)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其它 :核酸检测 、脑脊液2微球蛋白检测、鲎溶解试验,CSF:颅内压,外观混浊,WBC1000106/L ,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 ,糖及氯化物明显,请问: 腰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脑脊液标本送检有何要求?,Lab Findings,血象: WBC20 109/L,中性粒细胞;并发DIC者血小板 脑脊液检查 细菌学检查:涂片,细菌培养(确诊)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其它 :核酸检测 、脑脊液2微球蛋白检测、鲎溶解试验,

12、Complication and sequelae,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均已少见 并发症:继发感染如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脓胸等,肺炎最多见;脑实质损害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后遗症: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动眼神经麻痹、耳聋及失明、肢体瘫痪、癫痫和精神障碍,Diagnosis,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节发病(特别是24月),1周内有流脑病人接触史,当地有流脑疫情。 临床表现: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细菌学检查,流脑患者如何确诊? 可从哪些途径获得病原学诊断?,病例定义:,疑似病例:流脑流行病学史+临

13、床表现+化脑脑脊液改变 临床诊断病例:流脑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化脑脑脊液改变+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感染中毒性休克同时伴有迅速增多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Differential diagnosis,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链球菌:成年人多见,常继发于肺炎、中耳炎和颅脑外伤; 流感嗜血杆菌:多见于婴幼儿; 金葡菌:多继发于皮肤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常继发于腰穿、麻醉、造影或手术后; 革兰阴性杆菌:易发生于颅脑手术后上述细菌感染均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无皮肤瘀点、瘀斑。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乙脑 儿童,7-8月,突起高热惊厥,昏迷,无皮肤粘膜瘀点, CSF澄清,WBC数千 脑膜炎双球菌其他 无季节 原发病灶 脓样 似流脑 其他化 化脑 脓细菌结脑 无季节 缓起, 微混, 数十 结核结核病史 有结核中 有薄膜 或数百 杆菌毒症状乙脑 夏秋季 脑实质损 清亮 似结脑 正常 正常 特异性害为主 或微混 IgM(+),prognosis,与临床类型有关:暴发型病死率高 小于1岁的婴幼儿及老年人预后差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死率可显著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