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2633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ppt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分类,心身医学的概念,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新兴的医学科学体系综合医学和整体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等多种学科,心身医学主要从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心身医学的发展史,Cannon(1920):应激、交感系统、躯体器官; Selye:应激、免疫活性物质、躯体器官; Bunbar(1930):创立第一个心身医学会。被压抑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前苏联: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理论,以解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 现在:发展了生物-心理-社会

2、的整体医学模式,以解释身心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心身反应及心身障碍的鉴别,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生理的变化,具有持续时间短、程度轻的特点。临床表现是围绕心理社会因素的; 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s):强烈持久的心理刺激引起的持续的生理活动紊乱,组织器官没有器质性的改变。,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中一切心身相关现象的机制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以器官的病理改变和相应的症状体征,发病后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相互影响,促使原发病不断恶

3、化,反之,经过身心综合治疗可获缓解的一类疾病。,心身疾病的特点(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为发病的内在基础; 具有明确的器官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为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各种心理和身体障碍症状;,心身疾病的特点(2),心身疾病涉及的通常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管; 心理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在心身疾病的转归中起重要的作用;,心身疾病的分类,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多汗症、慢性荨麻疹,湿疹等; 2、肌肉骨骼系统的心身疾病:腰背疼,肌肉疼痛;,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 4、心血

4、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高血压、偏头痛、低血压、雷诺氏病(Raynands disease);,5、消化系统的心身病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6、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出血、性功能障碍、尿频、功能性不孕症;,7、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病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阿迪森氏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痉挛性疾病(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耳鼻喉科心身疾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Menieres syndrome)、咽部异物

5、感等; 眼科心身病症: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 口腔科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癌症和肥胖症等。,心身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心身疾病的预防:,积极应对:是主动、释放、进取。 树立理想、发奋工作、从事业成就中寻求精神寄托。 娱乐与放松 转换动作。 自我解嘲。 寻求理解、安慰与支持。 自我渲泄。,心身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及抗焦虑(抑郁)等药物的应用 心理治疗 其他治疗:如理疗、水疗、针疗等,皮肤科常见的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 瘙痒病 荨麻疹 斑秃 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临床特点,多见于青壮年 分局限型和播散型(分布) 局部奇痒

6、扁平丘疹(皮肤色或淡褐色)苔藓样斑片 阵发瘙痒 夜间为甚 病程慢性 反复发作,观察、研究(1),观察发现,多见于经常有焦虑、恐惧、抑郁与易激惹的人群中。Wittower等人发现77/90在起病(出疹)前有烦恼的生活事件,共147例发作,其起病加剧或复发与情绪变动有关。,观察、研究(2),Anderson和Cross在195例病人中发现皮损的程度与情绪障碍的程度相一致。且常伴有lgE水平的升高。,瘙痒病,临床特点,无任何原发性皮疹的皮肤瘙痒; 阵发性瘙痒,夜间为重; 情绪激动、第二信息暗示可诱发瘙痒或加重。,观察、研究,瘙痒的耐受性个体间差异很大。人格特征与精神紧张有一定的作用,如有依赖、被动、

7、顺从人格的人在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或焦虑)时,易导致心因性瘙痒。,荨麻疹,临床特点,突然发生,成批出现 ; 瘙痒明显,持续时间短; 反复发作急性荨麻疹有较明显的精神紧张因素或人格障碍的影响 慢性荨麻疹有较明显的精神紧张因素或人格障碍的影响,观察、研究,对13例患者的实验:用A产生激惹(变态)反应的植物叶触其前臂,均产生风团;用B不产生激惹(变态)反应的植物叶触其前臂,均不产生风团。作催眠诱导后,蒙上患者眼睛,先告之为不产生反应的植物叶,用A后,2例产生风团,先告之为产生反应的植物叶,用B后竟全部出现皮疹。,斑 秃,临床 特点,局限性大小不等的圆型或椭圆形斑片状脱发 骤然发生 经过徐缓

8、 脱发处头皮正常,无炎症、自觉症状,观察、研究,114例患者中,23%有精神创伤或焦虑的历史,另22%有各种精神功能障碍的表现; Lrwin研究55例斑秃,23%有精神创伤史,另外63%有神经症表现;提示:精神因素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以及毛发生长暂时性的抑性。,银 屑 病,临床特点,红色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刮去鳞屑后有溥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头皮皮损处头发呈簇状; 形态有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等; 别外有脓疱型、关节病型、渗出型、红皮病型。,观察研究,银屑病患者及对照组进行1:1配对调查,结果:二者的个性有显著性差异,首次发病前半年遇有特殊紧张事件者占60

9、%。提示: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与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关系密切。 银屑病患者血清对LC的转化率为41%,正常人血清对LC转化率为68%。,消化系统常见的心身障碍,消化系统心身疾病(1),消化道溃疡 胃肠激惹综合症 胃肠神经官功能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系统心身疾病(2),抑郁症在消化系统常见的表现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呕吐,消化道溃疡,社会心理方面病因,过度紧张:内心持久的矛盾冲突。 B型人格:顺从、波动、情绪不稳定、情感不外露、做事认真、按步就搬、好依赖、不好与人交往等。 症状重于体征,症状发作与情绪关系,治疗,药物治疗治疗本病 :制酸和抑制胃蛋白酶药物, 抗胆碱药物抗抑郁、焦虑药物。

10、 心理治疗合理情绪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胃肠激惹综合症,定义,是一组慢性、反复腹泻合并腹痛,而无器质性病变的肠道综合症。,临床特点,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效果不好; 病人主诉症状多、首次发病前有明显精神因素,疾病过程伴明显情绪障碍 症状发作的与情绪有关。,心理特征,人格特征:疑病和癔症倾向。 心理创伤,明显应激因素,治 疗,抗焦虑、抑郁治疗; 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 支持疗法,胃肠神经官功能症,临床表现特点,腹胀、腹部不适、食欲差、腹痛无固定压痛点、腹泻或便秘、浑身不舒服、吞服梗塞感、临床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轻,症状呈顽固性、反复发作、病人频繁就医,夸大主诉、伴明显焦虑、担心、恐惧

11、等精神症状。,治疗,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合理情绪疗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抗焦虑及抑郁药,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特点: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暖气、早饱、厌食、呕吐、烧心、反胃、胸骨后痛等症状持续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好、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药物抗焦虑及抑郁治疗 心理治疗,抑郁症在消化系统常见的表现,食欲差、腹部不适、饱胀、暖气、腻油; 恶心、呕吐、干呕; 胆汁返流、咽喉梗塞感、心前区灼痛。,神经性厌食,描述性定义,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到致体重显著下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因,担心发胖,对自己体象的感知有歪曲。

12、 个性易感素质:个性特征,依赖性较强、敏感、缺乏主见、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脆弱、缺乏自信、容易忧郁、焦虑。 家庭反应:责备使之病态持续发展。,诊断要点,体重减轻,比原来或标准体重轻24%。 担心自己身体发胖,甚至明显消瘦时还认为自己很胖。 有意识控制进食量,或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方式以减轻体重,重者恶病质或死亡。 女性有闭经、性欲或性功能减退,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关键。 给予抗焦虑和抑郁药物以改善其不良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认知,确定患者可接受的体重,制定合理食谱。 重症患者必须住院治疗,纠正恢复水电解质的平衡。,神经性贪食症,描述性定义,周期发作不可控制的多食,可出现

13、神经性厌食,但并非必然伴有此症状。 抑郁症的转换形式。,诊断要点(1),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摄食行为,一次可进大量食物,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已持续至少三个月。 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但半数以上患者体重在正常范围。,诊断要点(2),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也可以与神经性厌食 症状交替出现。 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中枢性肿瘤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继发性暴食。,治疗,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神经性呕吐,描述性定义,反复发作的呕吐,无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不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除呕吐外无明显的其它症状,呕

14、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因,个性易感素质:个性持征:易受暗示,自我中心,易感情用事,爱好夸张做作等癔症样特点。 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刺激。,诊断要点,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吐(自发的或故意性发作)呕吐食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体重减轻不明显; 无明显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 无导致呕吐的神经和躯体疾病。,治疗,解痉药 镇吐剂:抗精神病类药氯丙嗪 25mg 3次/日 奋乃静 2mg 3次/日 舒必利 100mg 3次/日 抗焦虑药物 阿普唑仑、舒乐安定 分析性心理治疗。,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心病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冠心病患者

15、51.56%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对照仅18.75%)。病前6个月的生活事件部份对扩血管治疗无效患者,对镇静抗焦虑药物有效。,个性心理特征(1),德国医生Von Dusch早于1968年便注意到冠心病与性格有关; Danbar描述冠心病人格为:雄心勃勃,渴求权力,做事小心,强迫而又难于驾驭,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爱好较少,个性心理特征(2),Friedman等归纳出易患冠心病的A型行为模式:争强好胜,急躁而缺乏耐心,警觉不安,安排任务过多,总感时间不够用,永无假日,求成心切,好胜多辨,语流快,手势与躯体动作多,个性心理特征(3),Friedman8年时间研究发现A型行为者冠心病发生率是B型的2倍

16、,复发率是B型的5倍 其他研究:A型行为冠心病发生率为28%,B型为4%。 我国3361人研究发现A型行为冠心病患病率9.67%,B型3.70%。冠心病患者中,A型行为占75.73%。,冠心病的心理治疗,改变A型行为模式。 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松驰疗法(包括音乐、书法、绘画)、生物反馈、气功、太极拳,治疗,松驰训练和对付应激的行为训练方法:记录:每日记录自己主观的紧张和紧迫感。松弛训练,辅以生物反馈。认知训练和降低社会紧张感训练,自我控制技术应付技术 对过度紧张患者给予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高血压病,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事件; 负性情感,个性特征,个性中常有不安全感,但不直接表露,表面使人感到很好相处,内在准备急斗者;过分恭谦,总是压抑愤怒者,常感焦虑,求全,强迫性,反对权威性,均易患高血压。 A型行为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的心理治疗,综合心理干预氛围,解释疗法,认知与自我疗法,情绪转移疗法,行为调整疗法,弛张疗法。,心脏神经管能症,病因和发病机理,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 心理暗示(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