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921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项突破练2 天气和气候(选择题+非选择题)学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项突破练专项突破练 2 2 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 (选择选择 题非选择题题非选择题) ) 一、选择题 (2018重庆调研)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春季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2 题。 1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温暖晴朗 B炎热干燥 C连续性降水 D狂风暴雨 2最有可能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A 2.C 解析 第 1 题,图中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被暖气团控制,春季温暖晴朗。第 2 题,沙尘天 气与冷锋相联系,锋前、锋后均有可能,但图中锋后可能有降水,所以最有可能发生沙尘天 气的是丙区域。 (2018天津新华中学月考

2、)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 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 分布图” ,完成 34 题。 2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丁地所在半球、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 A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 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北半球 东北信风带 答案 3.B 4.A 解析 第 3 题,由图知,乙地出现逆温现象,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上升气流形成,加上盆 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第 4 题,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 温

3、越低,故位于南半球;丁地最冷月均温小于 15、大于 0,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 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2018佛山验收)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完成 56 题。 5图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 A1 020 B1 017.5 C1 015 D1 012.5 6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可能出现暖锋天气 B地风力大于地 C地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 D地吹偏北风 答案 5.D 6.C 解析 第 5 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分布规律可知其等值距为 2.5, 由此可以判定图

4、中等 3 压线的值应该分别是 1 017.5、1 015。故图中 a 的值应该是 1 012.5。第 6 题,结合图 示信息知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地等压线稠密,风力大于地;地位于高气压 中心附近,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根据风向的一般判定方法可以判定出地吹偏南风。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 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 年 12 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 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 1 月 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 2016 年 1 月 23 日北极

5、“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 完成 78 题。 7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8此次“极涡”南下( )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答案 7.D 8.B 解析 第 7 题,根据题意判断,极地涡旋发源于北极,属于地球的高寒地区,故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选 D 项。第 8 题,极地涡旋造成寒潮,冷空气南下,使得北半球大部分气温下降, 包括中国,选 B 项;极端天气的出现不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排除 A 项;寒带是由于黄赤交 角的存在而产生

6、,排除 C 项;气象灾害寒潮主要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排除 D 项。 下表为某城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 910 题。 月份 123456789101112 4 平均 气温 () 25.1 27. 8 30.231.634.429.126.826.126.627.726.524.8 降水 量 (mm) 0.20.11.925.146.2 121. 2 217. 2 234. 0 164. 6 65.42.40.0 5 9.该市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10该市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7、D西风带控制和暖流的影响 答案 9.B 10.B 解析 根据表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该城市为热带草原气候,据此可判断答案。 图 1 为沿某岛屿 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 2 为图 1 岛屿的 地形略图,其中 M 为 1 月份 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1112 题。 11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 6 12对虚线 L1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山脉地势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

8、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答案 11.C 12.A 解析 第 11 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即大气环流状况相同,不同的是两地位于岛屿山地 的两侧。可知,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 正确。或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及岛 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其西侧的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 季,其成因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乙地为其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为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第 12 题,岛屿东侧有暖流(南半球 的暖流自北向南流),所以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岛屿中部为

9、山地地形,气温偏低,所以岛 上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13(2018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月考)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 A、B 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 C、D 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B 地降水量多于 A 地。 A 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 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降水少。B 地位于北 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 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

10、多。 (2)C 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于夏秋季节;D 地为地中海气候,夏 季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7 14图 1 是“飓风剖面图” ,图 2 为“某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 1,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图中沿 AB 线的气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2)图 2 中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什么地方?分析成因。 (3)预计飓风中心需 60 小时到达 C 市,到达 C 市的区时约为_日_时。有人说 飓风是“局部受灾,总体受益” ,请你分析为何飓风“总体受益” 。 答案 (1) (2)分布在飓风的东北部。 飓风的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

11、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风速大,则气流上升速度快,降水多。 (3)13 4 飓风“总体受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丰沛的雨水,使许多大小水库蓄满雨水,水力发电能够正常运行。 8 其二,夏季日照时间长,干热难忍,飓风可驱散这些地区的闷热天气。 其三,飓风还能增加捕鱼量。飓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 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其四,飓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 热量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解析 第(1)题,飓风是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 所释放的潜热使得中心温度较高;飓风分为三层结构: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风眼区。 旋涡风雨区的风速最大,风眼区风和日丽,风速最小。第(2)题,飓风的降水主要是由于气 流上升,气温迅速下降,水汽大量凝结而形成的,气流上升越快的区域,向高空输送的水汽 也越多,则降水量也越大。第(3)题,区时的计算关键要抓住以下两点:准确计算出相差 的时区数;结合“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得出结果。飓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和 酷暑,在沿海地区还有利于提高海洋捕捞的产量,但飓风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又会带来巨 大的经济甚至生命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