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407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易错易混知识归纳三 文化生活素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三: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1、 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 2、 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 3、 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 4、 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X 5、 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 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 4、5 说法均是片面的。 ) 6、 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7、 文化就是指语

2、言、文字。 (片面了) 8、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 9、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 展) 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 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 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 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

3、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 ) 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V 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 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 而然地转化。 )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 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 ) 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 22、文

4、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3、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前面加“先进的” ) 24、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去掉“根本” ) 25、艺术家的文化根源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 (改为“实践” ) 2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27、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 (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 28、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预先设计的。 ) 29、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X 30、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 (只能是经

5、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 31、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改为“经济建设” ,此说法缩小了范围) 32、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 ) 33、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目前还没有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34、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X(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 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 35、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6、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文化不能制约经济和政治,正确的说法是经济、政治、文2化相互影响,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

6、。 ) 37、不同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可以说“强弱” ,但不能分“优劣” ) 38、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9、文化是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唯一因素。 (文化并非影 响人的唯一因素,像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 40、文化决定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改为“影响” ,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发展) 4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人的终身发展。 (“决定”用的太绝对了) 42、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 ) 43、

7、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改为“影响” ) 4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强制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强制有形的) 4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在前面加“优秀的”或“健康向上的” ) 46、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天生的。 (改为“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 ) 47、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 (改为“核心和标志” ) 48、人们的“三观”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三观”也会发生变化) 49、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一个不自觉的感悟过程。 (改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 50、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

8、性的集中表现。 (改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 51、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52、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前面加“优秀” ) 53、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在前面加“优秀” ) 5、人的全面发展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不能认 为谁决定谁。 ) 55、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同的内涵。 (“不同” ) 56、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大,人的发展就越全面。 (太绝对) 57、人的全面发展是受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 (受文化影响不一定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受不良文化影 响,人的发展也不会好

9、) 58、文化作品都能给人以激励,催人奋进。 (在前面加“优秀” ,不良文化不会催人奋进) 59、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文化素质。 (改为“影响” ) 60、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太绝对了) 61、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 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角度来说的,从性质上还指各种文 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改为“

10、部分内容” ) 3、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 4、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改为“民族节日” ) 5、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6、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能说“高于” ) 7、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的生活文化状况的体现。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不是 单纯指当前的文化生活。 ) 8、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强制性地统一。 ) 9、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多样性) 10、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世界文化是多

11、样的也应多样,不能消除差异)311、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只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 (文化遗产只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13、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14、文化交流是单向的。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既包括引进外来文化,也包括向世界推广民族文 化。 ) 15、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等 环境中形成的,并不是适合每个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的,因此不能盲目交流与借鉴。各国的文化在形成 和发展中都

12、渗入了“糟粕” ,因此不能不分好坏地随意借鉴。 ) 16、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改为“口语” ) 17、大众传媒是从网络的广泛运用开始的。 (改为“印刷媒体的推广) 18、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太绝对了,有的文化就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9、各民族的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同样的贡献。 (去掉“同样的” ) 20、大众传媒具有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 (改为“口语”或“人际传播” ) 21、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创造文化(X) 、文化传递、文化沟通、文化共享。(传媒是传播的重要手段,但传媒不能创造新的文化。其他传递、沟通、共享都对

13、) 22、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改为“并不意味着” ) 23、大众传媒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主要) 24、两国文化的趋同。 (两国文化之间不能用“趋同” ,因为各有特色,另外,做选择题时,一般来说, “趋同”都是错误的说法。 ) 25、传统文化就是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是针对文化的时代划分的;传统文化是针 对文化的传承性而言的,这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仅局限 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26、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夸大了作用) 27、

14、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 (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28、我们应摆脱传统束缚,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这种说法否定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29、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抛弃传统,全盘西化。 (太绝对,应辩证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0、中华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31、借鉴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或: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积极向上的内容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进 步和人的发展。 ) 32、端午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改为“习俗” ) 33、传统

15、习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改为“传统建筑” ) 34、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应去除) 35、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不能全部抛弃) 36、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太绝对) 37、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并没有消失) 38、我们应抵制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抵御” “抵制”都是错的,对外来文化应一分为二的辩 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9、对待传统文化应全盘肯定。 (全盘否定) (这两种说法太绝对了) 40、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否定” “抛弃”的说法

16、均是错误的) 41、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前面加“优秀的” ) 42、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 (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 43、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说反了) 44、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说反了)445、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继承和发展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正确的说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46、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 (去掉“最好” ) 47、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改为“社会实践” ) 48、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 (太绝对了,教育只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 因素。 ) 49、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是有益的。 ) 50、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 51、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改为“社会实践” ) 52、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53、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为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