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72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析精品学案25 实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五专题二十五 实验实验一、考点解读一、考点解读1、考点盘点、考点盘点2、考点解读:、考点解读: 生物实验一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 方法创设新情境,越来越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的情况、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考察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 能力。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实验部分有比较固定的模式:一般第二卷有一 道大的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形式。第一卷叶占有一定的 分值。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一般在 30 分左右。针对高考形式和近几年的情况,我们应该: 对于教材要求完成实验中的有

2、些内容尤其是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等,要求学生 准确记住,比如颜色反应,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和提取的试剂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有丝分裂林时装片的制作等实验。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实验,还应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并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并且说出设计原理和方法,评价自己的 实验。也就是说,考生要能从所学的实验中提炼、归纳可以应用到生活的知识。,如建 立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等,并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其解决问题。这类要求不但要 求学生能够设计实验的思想,比如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如果只是会实验方法,可 以设计实验,而不懂得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那么设计出来

3、也不会太完美,这类实验往往 依托于教材已知的实验,是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外延,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一般步骤包括作出观察现象作出假设设计实 验进行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交流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考生往往在这部 分失分较多,这部分内容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方案,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的 能力,考察比较广泛,在平时应该多注意培养。二、知识网络二、知识网络(主要实验)(主要实验)内容说明(1)教材中有关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2)教材实验的外延和拓展,运用所学方法技能设计简单实验(3)设计实验考察实验思路,实验设计的合理程序及其严密性。培养以及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

4、手段,也是区分学生成绩的方法,实验,尤其是实验设计是很多学生的软肋。必修一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 质 显微镜的使用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观察细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 关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三三、本单元分课时复习方案三、本单元分课时复习方案一一 观察观察DNA和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遇甲基绿呈绿

5、色,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实验步骤步骤器材与试剂作用与原理(1)制片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 载玻片上0.9%的NaCl溶液滴 载玻片烘干1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2 维持细胞形态。 3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2)水解8%HCl中30保温5分钟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 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3)冲洗用蒸馏水缓流冲洗10分钟(4)染色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 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5)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

6、的DNA;RNA主 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 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 III 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现配 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

7、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 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j(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 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基础过关基础过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8、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三三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放。 (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 (2)高倍镜使用: 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四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

9、形或椭球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步骤操作方法目的与作用(1)取材新鲜的藓类的叶 菠菜叶下表皮略带一些叶肉藓类叶为单层细胞 下表皮容易撕取,要略带些叶肉(2)制片注意叶片不能太干了,保持有水的状 态以免影响细胞活性(3)观察叶绿体呈椭圆形,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 (长轴)转向光源,在强光下以最小面积(短轴)转向光源。(1)取材漱口,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2)染色将口腔细胞放在健那绿液滴上(3)观察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问题1、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观察线粒体? 植物线粒体相对较少,叶绿体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

10、染成的蓝绿色。 2、如果观察发现染色不足,如何补色?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健那绿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五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 遇碘后,不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1、材料: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2、步骤: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5分钟0100603加入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4滴入碘液2滴2滴2滴5观察结果变蓝变蓝不变蓝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11、响的实验中,三支试管的条件,除温度外均相同。3号试管处在60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大,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变蓝。2号试管的 温度条件是100, 这样高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1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O,低 温抑制淀粉酶的活性。所以2号和1号试管中的淀粉都没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后都会变蓝,此 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酶的活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1 过氧化氢(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可以放 入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来检测是否有氧气产生。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

12、L2mL2加入蒸馏水1mL3加入盐酸溶液1mL4加入NaOH溶液1mL5滴加肝脏研磨液2滴2滴2滴637水浴5min5min5min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复燃不复燃7检 验 试管内气泡产生量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 产生没有气泡 产生2号试管内加入了盐酸,溶液的pH较低,3号试管内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高,在 过低或过高pH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不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没有氧气产生而1号试 管没有加入酸或碱,溶液近似中性,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使木条复燃。 实验2 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砖红色沉淀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

13、2试管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加入蒸馏水1mL3加入盐酸溶液1mL4加入NaOH溶液1mL5加入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2滴2滴2滴660水浴5min5min5min7加入斐林试剂2mL2mL2mL85060水浴2min2min2min9观察结果有砖红色沉淀无无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无砖红色沉淀生成,3号试管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内加入了盐酸,溶液的pH较低,3号试管内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高,在 这样的pH环境中,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使淀粉分解,所以试管中加人斐林试剂后并无砖红 色沉淀生成。1号试管内没有加入酸或碱,溶液近似中性,这样的p

14、H适于淀粉酶发挥催化作 用,所以淀粉被分解并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 用需要适宜的pH,pH偏低或偏高都能影响酶的活性六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质壁分离(一)质壁分离 原理: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表示),则假设成立。 5.5.(山东卷,理综,(山东卷,理综,2727)27.(18 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 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

15、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 B(健 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_作实验材料 制片: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 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 细胞是_。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 和 A2)的配对情况若 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6.6.(安徽卷,理综,(安徽卷,理综,2929)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 ,可促进 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 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 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 、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 A、B、C、D 四组。 (2) 。 (3) 。 (4)连续观察 6 周,记录并统计 。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 示)7.(7.(福建泉州一中高考冲刺卷三,理综,福建泉州一中高考冲刺卷三,理综,26)26)下图表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