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179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复习学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节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题号12345678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 年佛山一检)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 )2(2011 年南京三模)若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神经 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 复到静息状态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3在适宜条件下,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某植物 K吸收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由图可知该植物吸收 K( ) A需要消耗能量 B不需

2、载体协助 C受环境温度高低的影响 D与营养液中 K浓度呈正相关 4(2011 年深圳联考)如图所示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 K与某些条 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 为理想状态。则 a、b、c 三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5(2011 年青岛检测)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 的 3000 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 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

3、的作用是( )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6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如图),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可用作转基因研究或 制备药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可把药物运到患病部位 B防止免疫系统识别脂质体,需用某些化学物质修饰 C甲为脂溶性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D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胞吞进入细胞内 二、双项选择题 7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无差异 D载体蛋白

4、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8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的 信息,可判断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离子是( )ANa BK CMg2 DCl 三、非选择题 9(2010 年深圳调研)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 1972 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 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回答:(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_,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 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2)c 分子的特点是 _ _ _。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填字母)_有关。 (4)借助图中 d 进出膜的方式是 _ _。 10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

5、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 的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供应量 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说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性。 (2)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_。 (3)水稻培养液里的 Mg2和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 _ _ _。 (4)根据图 2 可以判断,番茄细胞对 Ca2的吸收方式是_。在 A 点时, 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_的限制,在 BC 段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 主要是受_的限制。 (5)简述如何用实验证明 Mg 是水稻的必需元素? _ _ _ _。 11(2011 年苏北四市模拟)如图

6、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1)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 B 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 (2)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经研究发现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后,光线 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 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请你利 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 mol/L 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 的甘油 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笔。 实验步骤:取 2 支试管

7、,分别标记为 A、B。分别量取 _、_各 10 mL,注入 A、B 两支试管。分别 量取 1 mL_注入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 _。 结果及结论: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 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如果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 进入细胞的速度快;如果_,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 度相同。 12.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 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 P 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 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

8、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 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1)设计实验步骤:取甲、乙 2 组_的植株,放入_ 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 甲组的根系给正常的_,乙组的根系完全_,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_的根系对该物质的_。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若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说 明 _ _。 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 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观察图中细胞核的位置及液泡颜色深浅。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色素分布在液泡中,细胞质无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不在液泡内;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液泡紫色变深,故 C 正确。答案:C 2

9、解析: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离子不能跨膜运输,说明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答案:C 3解析:对 K吸收速率随氧气含量而变化,说明该吸收消耗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离子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载体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快,酶作为能量产生中的催化剂不可缺少,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限制因素。答案:B 5解析:该药物不影响细胞呼吸而影响了钾离子的吸收,说明抑制了载体的活性。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磷脂的特点,同时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甲接触亲水性的磷脂头部,为水溶性药物,乙接触疏水性的磷脂尾部,为脂溶性药物。答案:C 7解析: 细胞膜的糖被

10、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由细胞膜内外结合的蛋白质功能有差异,可推知相关的蛋白质种类也有差异。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几种蛋白质分子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答案:CD 8解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离子,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答案:BC 9解析:(1)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应为糖蛋白,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2)c 分子为磷脂分子,其特点是具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3)生物膜具选择透过性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4)借助图中 d 进出膜的方式应为

11、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d 为载体蛋白)。答案:(1)a 胞间连丝 (2)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 (3)b、d (4)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10解析:本题是课本上的实验改编题,考查对于离子运输特点的理解以及根据图像、曲线准确分析所含信息的能力。答案:(1)选择 (2)Ca2 SiO (3)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44比例 (4)主动运输 能量供应(细胞呼吸) 载体数量 (5)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 幼苗随机分成等量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缺少 Mg 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 条件下培养,观察生长状况是否有差异 11解析:图中 A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

12、代表自由扩散;B 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代表主动运输;C 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代表协助扩散。(1)红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K,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吸收 O2。(2)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供应,所以主动运输的过程受到较大影响。(3)本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实验设计题。实验目的是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根据题意,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糖和甘油,因变量是其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来判断红细胞的溶血速度。答案:(1)K (2)B(或主动运输) (3)0.3 mol/L 的葡萄糖溶液 0.3 mol/L 的甘油溶液 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 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的时间 加入甘油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 两 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同 12解析:由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从抑制细胞呼吸的角度去考虑。至于实验的预期结果,需要考虑周全,如果只有三种可能结果,尽量不要遗漏,如果有许多种可能结果,根据题目要求尽量答主要的。答案:(1)生长发育相同 适宜浓度 呼吸条件 抑制呼吸 两组植株 吸收速率 (2)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不是主动吸收 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是主动吸 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