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659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 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重点关注重点关注 区域历史发展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是高考的重点,其重要地区为西北地区、西 南地区、西藏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独具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的 湖北、湖南等地区。特别应抓住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民族关系及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特 点(自身发展)以及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关系)来学习。注重同地理知 识和政治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加强与时政的联系,如国家政策等。 热点关注热点关注 1、关注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是中华民 族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05 年 3 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反国家分裂

2、法 ,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 2、国家政策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及整体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继改革开放以来给予东部 沿海政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国家也非常重视处于东西部交接地带 的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口号和战略。备考复习不要忽视 了两湖等中部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的学习。 3、2005 年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新疆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今后新疆的发展也必将是国家政策的一个重点。 4、面对周边国家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

3、代潮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环境。中国与东北亚、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另 外,与此关系密切的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涉及东北、西南、新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备考复习过程中应给予特别关注。 5、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区域,如两湖、上海等地的历史,也是不容忽视的考查内容。考点考点 东北地区专题东北地区专题 1 1、古代的开发与管辖、古代的开发与管辖 (1)秦朝:设辽东郡。 (2)隋唐时期:靺鞨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7 世 纪中期以后,其中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 世纪前期,

4、唐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黑水 都督府;开元初,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3)两宋时期: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发展壮大,建立了辽政权,逐步接受 汉族封建文化,辽统治者实行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后期,居住在松花江、 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女真族发展起来,1115 年在会宁建立金政权,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4)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 (5)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在奴尔哈赤率领下逐渐强大,建立起八旗制度。1616 年在 赫图阿拉建立政权。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政府在东北设置努尔干都司进行管辖。 (6)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康熙帝时组织了两 次针对俄国侵略

5、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俄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1689 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2 2、近代的屈辱与抗争、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 (1858 年)和中俄北京条约 (1860 年) ,割占东北地区 10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从朝鲜半岛侵入我国辽东半岛,并占领旅顺、大 连。依据马关条约之规定,日本割占我国辽东半岛,后因俄、法、德干涉而被清政府 赎回。 (3)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 (4)

6、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大举入侵东北,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1932 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九一 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为日本抢占东三省宣言 ,并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 年组成抗日联军。1945 年 8 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全歼日本关 东军。 (5)1948 年 911 月的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全境解放。 (人民军队首次超过国民党军) 3 3、共和国的长子:、共和国的长子: (1)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有辽宁鞍钢、 长春一汽、沈阳

7、飞机和第一机床厂等。 (2)19561966 年的曲折发展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大庆油田。 4 4、振兴东北:、振兴东北: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3 年 8 月,温家 宝总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被称为“新辽沈战 役”的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拉开了序幕(东北被称为“第四增长极” )考点 2 西南地区专题 1 1、古代的开发与中央的关系、古代的开发与中央的关系 (1)秦朝:征服越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 (2)汉朝: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有夜郎、滇国等,

8、当时统称“西南夷” 。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管理。 (3)三国时期: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 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4)唐朝:前期,在云南洱海一带生活着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最南边的南诏发展 起来,建立政权。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 。 (5)元朝:灭大理后,设立云南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 (6)明朝:在西南地区沿用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 ;并设 置贵州布政使司。 (7)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时在云南、贵州、广西、 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加强了对西南地区

9、的管辖。 2 2、近代革命的西南:、近代革命的西南: (1)辛亥革命的先声:四川保路运动和荣县的独立(1911 年) ; (2)反袁复辟的起点:护国运动(1915 年,蔡锷与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 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 ; (3)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1935 年中央红军召开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转兵云南 经过彝人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行艰苦的远征;1936 年战 斗在湘鄂川黔边的红二、六军团也经过贵州、云南,渡丽江,爬雪山,在甘孜与四方面军 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实现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把中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北方。 (4)抗战时期,西南作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

10、成为战时陪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 动派破坏团结,在昆明制造了著名的“李闻血案” 。 3 3、建国后的发展:、建国后的发展: (1) “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宝成铁路。 (2)19561966 年十年建设时期,新建成昆铁路。这一时期因国际形势的紧张,国 家在西南地区投资建设了大批重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 ,并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3)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后的今天,温家宝总理发表开拓创新,扎实工 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一文,对五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得失进行了全面盘点。 温总理表示,今后中央将实施如下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 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11、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的新格局。西部大开发在这个战略布局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央完整地提出区域协调 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这对西部大开发是非常有利的。考点 3 西藏地区专题 1 1、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 世纪前期,松赞 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蕃关系:641 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 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9 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 盟约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 (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

12、区域 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被招降。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管辖。 蒙藏联系密切,共同信仰藏传佛教。元政府封其首领八思巴为“国师” ;创制“八思巴蒙字” 。 (3)明朝: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官吏,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 建立僧 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 (4)清朝:建立册封制度: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 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建立“金 瓶掣签”制度。 (5)1913 年英国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3 年 10 月英国在印度北部西姆

13、拉召 开“西姆拉会议” , 约文规定,中英政府承认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并承认外藏(划定 内外藏分界,外藏为金沙江以西地区,境内由西藏地方当局管理)的自治权。7 月 3 日、7 日,中国驻英公使两次照会英国政府, “并不能承认未经中国政府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 似的文牍。 ” 【补充】中印边界地区现状:中印边界地区现状: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 1700 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 议领土:东段:争议领土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 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 并于 1987 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

14、民。目前定居 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 中段,争议领土 2100 平 方公里,分为 4 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在西段,争议领土 3.3 万平方公 里,主要是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 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 9.2 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 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 10 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 岛”大 20 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 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 的极大耻辱。 2 2、走向文明开放的西藏:、走向文明开放的西藏

15、: (1)解放: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 议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 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 年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自治: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 年成立了西藏 自治区。 (4)发展:“一五计划”期间,康藏、新藏、青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个系的 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同时, 在内地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 2001 年西藏铁路动工,预计 2006

16、 年 7 月通车。考点 4 西北地区(涉及北方)专题 1 1、游牧民族与游牧文明、游牧民族与游牧文明 (1)西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有匈奴、乌桓和鲜卑,还有西北地区 的西域各族。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 等族。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先后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极大地推动了 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北方的突厥、回纥等先后建 立政权,开发了我国边疆地区.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 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 了西北地区。突厥衰落后,回纥占据着北方草原地区。(4)两宋至元朝时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的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统 一我国北方大草原地区的先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来是女真族建立的金。随着蒙古族的发 展,1206 年铁木真建立政权;1271 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改国号为元,这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