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646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学案: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 学习目标 、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激发崇高的情感。 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2、认真诵读文章,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感情。 (一) 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年月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 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年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 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 月日,他的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 月日下午两点多

2、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 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 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 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月日,在伦敦 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 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战友列斯纳和罗赫纳, 从法国赶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化学家肖苹马和生物学家雷伊? 朗凯斯特等。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

3、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 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 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 颂。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年月 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 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 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年法国巴黎无产阶 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年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 相见(恩格斯于年生于

4、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 。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 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 。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年,他们参加共产主 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 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 ,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从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 “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 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 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 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

5、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 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年月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 “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 2、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诅咒( ) 估量( ) 即使( ) 繁芜丛杂( ) 诽谤( ) 悼念( ) 驱逐( ) 豁然开朗( ) 肤浅 ( ) 给予( ) 勒令( ) 卓有成效( ) 诬蔑( ) 寻常( ) 要素( ) 永垂不朽( ) 空白( ) 衷心( ) 嫉恨( ) 得心应手( ) 词语解释 【肤浅】 形容理解不深。 【嫉

6、恨】 嫉妒,愤恨。 【独到】 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诽谤】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诅咒】 泛指咒骂。 【污蔑】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衷心】 出于内心的。 【爱戴】 敬爱并且拥护。 【不可估量】 无法估计。 【繁芜丛杂】 纷繁,多而杂乱;芜杂,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 。 【豁然开朗】 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开通 敞亮。 【得心应手】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卓有成效】 有卓越的成绩、效果。卓,卓越、突出。 【非同寻常】 不同平常。 【永垂不朽】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竞相】 争逐着。 (二)挑战任务 1、了解悼

7、词的特点; 2、搜集马克思相关资料。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 旨。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 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二)重点指津 1、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如何理解“空白”一词 的深层含义?2、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为什么用 达尔文的发现来比马克思的发现?3、在评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时,作者说“豁然开朗” ,而说以前一切研究都只是“在 黑暗中摸索” ,试揣摩“

8、豁然开朗” 、 “在黑暗中摸索”这两个短语蕴含的意义。4、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三)难点解读 1、有关文章结构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 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简述死者生平。、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 评述。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明确:与基本结构相比,本文少了

9、哪一部分?多了哪一部分?原因推测:2、了解马克思的巨大贡献对哲学、经济学的贡献: 两大发现:发现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对自然科学的贡献:不是“浅尝辄止” ;总是“衷心喜悦”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主要贡献) 。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卓有成效。 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四)思维点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隐讳”的手法说出马克思 “停止思想了” 、 “安静地睡着了” 、 “永远地睡着了” ,把自己的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 蓄地表达出来。 “还不到两分钟” ,表现了恩格斯的深深遗憾的惋惜心情。 “他在

10、安乐椅上安 静地睡着了” ,说明马克思临死之前,还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辛勤地工作着。这里的“两 分钟” 、 “安静地”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写实的时间概念和一般的对人物姿态的形象描写,而 是一种痛苦惋惜心情的表露,是对马克思忘我精神的揭示和赞颂。破折号的作用从语法上讲是短暂的停顿,从感情上讲也是感情的转折,它体现了作 者内心的巨大悲痛和惋惜。、 “在黑暗中摸索”是个隐喻性词语。 “豁然开朗”是比喻性词语,而且这两个词 语还造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热烈赞颂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鲜明 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 “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句含蓄且发人深思,它具

11、有两方面 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 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 1.选出下列加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芜杂( ) B.卓()有成效 C.诽谤(i bng) D.深切悼()念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诅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3.根据语境,选出加黑词释义不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开朗了。 B.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肤浅:表面的,

12、不深刻的。 C.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D.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卓有成效:效果十分显著、突出。 能级二 4、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加点词语换成 “去世”或“逝世” ,好不好?为什么?5、 “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 尊敬、爱戴和悼念。 ”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6、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 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 去”对画线所表达的“他”的情感态度

13、,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不问,置之度外 B.无动于衷,无怒于形 C.漠然处之,不予理睬 D.不屑一顾,极度蔑视 7、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 争” 。加横线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题。 悼念玛丽居里 德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 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 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

14、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 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 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也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 就使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 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 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 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

15、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 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玛丽居里是伟大的科学家,文章对玛丽居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2.作者认为玛丽居里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什么?3.“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一小部分”指什么?4.写出你对“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这句话的理解。 五 自主探究指导 以“梦想”为话题,准备五分钟长度的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能级一 1. D 2.C 3.A 能级二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 情。 5、不能。 “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 “悼念”是对逝世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D 7、 “满腔热情”是从革命热情方面讲的;“坚忍不拔”是从革命意志方面讲的;“卓有 成效”是从革命成果方面讲的。 能级三 1.道德品质、伟大人格、科学功绩 2.大胆的直觉、对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