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598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来源:Zxxk.Com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

2、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 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 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

3、滨海的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

4、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

5、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2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B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C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来源:Zxxk.Com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2下列分

6、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只能到泰山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B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C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D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因秦皇汉武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B秦

7、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是那个代言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答案】1A2B3A【解析】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3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A 项“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表述不对,文中说“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 ,是说

8、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不知“封禅之礼”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 项“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历代帝王”不对,属于以偏概全。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 ,而在“整合” ,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9、是” 。A 项,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而非“创立者” 。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 ,而在“整合” ,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学科网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典君,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君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君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

10、,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初平中,张邈举义兵,君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君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君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君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君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 ”等人曰:“十步矣。 ”又曰:“五步乃白。 ”等人惧,疾言:“虏至矣!”君手持

11、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君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君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迁为校尉。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君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君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君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4战不利,轻骑引去。

12、君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君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君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君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君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太祖思君,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伪为候者 伪:假扮。B将应募者数十人 将:率领。C谓等人曰 等:其余。D延绣及其将帅 延:拖延。5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君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B君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C君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D君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典君力气过人。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君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他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有一双八十斤的戟。B濮阳之战曹军和吕布的军队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典君率领应募的几十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和铠甲,拿着盾

14、牌和长戟冲入敌阵应战。C典君忠厚谨慎。白天在太祖身边整日侍立,晚上也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宴席上,太祖敬酒时,他手持大斧随侍于旁。D典君威势迫人。张绣谋反,太祖失利,典君的手下死伤殆尽,他与敌军短兵相接,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他敌兵都不敢上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2)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答案】4D5C 6B7 (1) (5 分)他喜好酒食,吃喝都是别人的两倍,每次太祖赐他酒食,他总是纵情吃喝,在旁侍候

15、之人相继给他端酒添菜,需要几个人才能供应得上,太祖认为他非常豪壮。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5(译出大意给 2 分。 “兼人” 、 “相属” 、 “壮”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 (5 分)太祖退驻到舞阴,听闻典君战死,痛哭流涕,招募人偷偷取回他的尸体,亲自前去哀悼,并派人将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儿子典满为郎中。 (译出大意给 2 分。 “间” 、 “哭” 、 “葬襄邑”句式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解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 ;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 ;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语句主语是“韦” ,谓语有“前” “突” “杀” “瞋目大骂”;“数人” “创(伤口) ” “贼” “头” “之” “覆军”都是名词或代词,同时结合语意。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6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