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0455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传染病的重要特点是(A) 。A 患者具有传染性 B 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也没有传染性C 易感宿主感染后不产生抗体 D 疫情发生后通常不需要处置就能控制2. 传染病流行强度有(D)四种类型。A 零散发生、暴发、流行、大流行 B 散发、暴发、聚集、大流行C 散发、扎堆发生、流行、大流行 D 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3. 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是(A)A 明确病原体,查找传染来源 B 尽快治疗病人C 对环境开展消毒 D 对所有人接种疫苗4.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D)A 指甲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B 指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C 指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D 指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

2、者大流行5.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C)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1.5 小时 B、1 小时 C、2 小时 D、6 小时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B)A 特别重大、重大、很大、一般 B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C 非常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D 特别重大、很大、较大、一般7.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具有(A)A 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B 临床表现不同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C 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散在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严重性D 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

3、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危害长期性8.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C)种。A 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9 种,共计 37 种B 甲类 3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共计 40 种C 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共计 39 种D 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1 种,共计 38 种9.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当报告的类别是(D)A 甲类、乙类、丙类、其他水污染,流感样病例暴发B 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传染病,群体性预防接种事件C 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非传染性疾病,流感样病例暴发D 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类传染病,流感样病例暴发10. 描述性分析主要

4、包括(B)A 集体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时间分布、属地分布、人群分布D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11. 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时,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防护措施(D)A 接触非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污染物B 接触地方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物品C 接触慢性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亲属D 接触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病例的相关污染物12. 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是(C)A 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戴帽子、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B 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C 戴帽子、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

5、戴手套D 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13. 法定报告乙类的传染病是(B)A 手足口病、猩红热、梅毒、炭疽 B 狂犬病、猩红热、梅毒、炭疽C 狂犬病、鼠疫、梅毒、炭疽 D 狂犬病、猩红热、麻风病、炭疽14. 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A)A 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B 流行性感冒、麻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C 流行性感冒、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D 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百日咳15. 潜伏期是指(D)A 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前驱期B 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隐性感染的间隔期C 从病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后期D 从病

6、原体侵入宿主到该宿主出现临床表现的间隔期16.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B)A 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螺旋体、植物B 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螺旋体、支原体C 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水源、支原体D 病毒、细菌、寄生虫、土壤、螺旋体、支原体17.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报告的类别有(A) 。A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 B 核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C 水污染、药品污染、土壤污染 D 水污染、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18. 病原体侵入的门户有(B) 。A 呼吸道、肠道、土壤、生殖器、胎盘、血液B 呼吸道、肠道、皮肤、生殖器、胎盘、血液C 呼吸道、肠道、皮肤、空气、胎盘、血液D 呼吸道、肠道、皮肤、

7、生殖器、胎盘、食物19. 储存宿主包括(D) 。A 人、动物、土壤、水、空气 B 人、动物、土壤、水、飞沫C 人、动物、土壤、水、粘膜 D 人、动物、土壤、水20. 直接传播方式有(B)A 触摸、接吻、空气、胎盘传播 B 触摸、接吻、性交、胎盘传播C 触摸、玩具、性交、胎盘传播 D 餐具、接吻、性交、胎盘传播21. 流感确诊办法(C)A 发病季节 B 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C 病毒分离 D 血凝素抑制实验22.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中叙述错误的是(D)A 流感较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明显B 流感较普通感冒发热持续时间长C 流感发热有季节性,普通流感无季节性D 流感合并并发症少,普通流感则

8、多合并中耳炎、脑炎等症状2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B)A 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B 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时按乙类传染病管理C 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D 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时按乙类传染病管理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08 年 5 月 2 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C)类传染病管理。A 甲 B 乙 C 丙25.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填写报告卡,并在(C)内进行网络直报。 A 6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48 小时26.

9、 患者一天来腹泻,初为稀水样便,量多,无腹痛,4-5 次后便中粪质减少,似淘米水样,且呕吐 3 次为胃内容物,测体温 36.8,一天内已腹泻10 余次,自感口渴,无力。大便镜检白细胞 2-3,悬滴动力、制动均阳性。本例的诊断应为:(D)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C、急性胃肠炎 D、疑似霍乱27. 霍乱的典型临床特征是:(C)A. 发热、腹痛、腹泻B. 剧烈呕吐、腹泻、昏迷C. 无痛腹泻、脱水、周围循环衰竭D.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神志改变28. 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D)A. 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B. 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C. 管

10、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D. 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29.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C、肠穿孔 D、胆囊炎30. 预防医源性乙型肝炎的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D)A. 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B. 使用真空采血管C. 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消毒 D. 各种医疗器械与用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3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 D ) 年。A、10 年 B、 15 年 C、5 年 D、3 年32.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E )A 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

11、艾滋病 E、流行性腮腺炎33. 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可分为三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 A.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级B.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 I 级C.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为级D. 皮肤破损被舔,但无出血为级3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流行性腮腺炎是指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 E )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A、2 例 B、4 例 C、6 例 D、8 例 E、10 例35.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要求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 B )A、 肺炭疽病病人 B、 狂犬病病人C、 传染性非

12、典型肺炎病人 D、 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 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36.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应如何处置? ( B )A、 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B、 无需进行处置C、 立即消毒被舔部位并接种狂犬病疫苗D、 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并获得知情同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37. 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是 ( A )A、 最长潜伏期 B、最短潜伏期 C、平均潜伏期 D、传染期 E、症状明显期3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水痘是指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E )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A. 3 例 B、5 例 C、7 例 D、8 例 E、10 例39. 洪涝灾害使蚊蝇滋生,易引

13、起哪种传染病?(C)A 丝虫病 B 血吸虫病 C 疟疾 D 乙肝40. 现场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的特点描述最全面和准确的是( D ) 。A 现场、紧急 B时效性 C科研性 D现场、紧急、群体、宏观、实用、探索性 4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步骤是哪一项: (C ) A. 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系统地收集病例B. 描述性分析、建立并检验假设、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C. 组织准备、核实诊断、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系统地收集病例,并列出一览表、描述性分析、建立并检验假设、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完善现场调查、书面报告和交流反馈 D. 预调查、设计调查问卷、现场

14、收集资料、统计分析 42.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B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 B. 2 C. 6 D. 24 43. 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D ) A 新生儿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人 C 免疫人口的死亡 D 计划免疫44.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常见食物是 ( C) 。A奶类 B肉类 C海产品 D发酵食品 E腌制食品45. 在夏秋季,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与细菌性痢疾的根本区别是 ( C) 。A 潜伏期短,发病突然B 发病与食物有关C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D 病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E 发病曲线上升46.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B )A. 2007 年 8 月 30 日 B. 2007 年 11 月 1 日 C. 2008 年 1 月 1 日 D. 2007 年 12 月 3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