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226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 1 第 1 单元及第 2 单元。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22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4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北纬 232628,东经 1132856。塔顶是一个直径 1.2m 的空心铜球,

2、在每年某一特定时刻,游客昂首于塔底四门中央,便可从塔心及铜球中的垂直圆柱空洞窥见太阳。据此完成 13 题。1.游客要想从塔心窥见太阳,应选择的时间为( )A.从化的地方时 6 月 22 日 12 时 26 分B.从化的地方时 9 月 23 日 12 时 00 分C.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 26 分D.北京的地方时 6 月 22 日 12 时 00 分2.自游客从塔心窥见太阳后的三个月内,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海南岛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B.广州地区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我国锋面雨带自长江流域逐渐南移D.我国因暴雨天气导致的飞机航班延误率增加3.游客从塔

3、心窥见到的太阳光线( )A.属于长波辐射 B.到达地面的强弱受天气影响大C.光线来自太阳的色球层 D.是地球上各种能源的根本能量来源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10E,20N)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夏至日昼长为 13时 13 分。读图,完成 46 题。4.该地( )A.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B.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差值约为 40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3085.图中各时间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时间段北极地区一直处于极昼D.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6.北半球冬至日,N 城市(70W

4、,20S)的昼长约为( )A. 10 时 47 分 B.12 时 C. 13 时 13 分 D. 16 时图中 M 表示纬线,P、Q 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 为 PQ 的中点。据此完成 78 题。7.若 M 为赤道,则( )A.O 地一定处于正午 12 时 B. Q 地一定位于晨线上C.P 地一定位于昏线上 D.一年之中 PQ 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变8.若 M 为北极圈,0 点为白昼,则( )A.一年中 PO 之间的距离不变 B. PQ 两点一年中有两次重合C.一年中 O 点一直都存在 D.飞机自 P 点沿最短航线飞往 Q 点的方向是正东方下图为甲地一天中旗杆影子长度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

5、成 911 题。9.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下沉气流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C.自转线速度大 D.位于海洋上10.甲地一年中这种现象持续时间约为( )A.l 个月 B.3 个月 C. 6 个月 D. 9 个月11.若甲地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则( )A.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B.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移动C.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D.南极地区处于科考的最佳时期下表为哈尔滨、沈阳、石家庄、上海四个城市 10 月 1 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完成 1214 题。12.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哈尔滨 B.沈阳 C.石家庄 D.上海13.有关四地的叙述

6、正确的是( )A.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B.地全年白昼最长C.此日地正午旗杆的日影最长 D.地地转偏向力最大14.影响四个城市日出、日落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经度、纬度 B.地势、经度 C.纬度、天气 D.天气、地势读 2016 年第四号强台风“妮妲”中心的位置变化表,完成 1516 题。15.8 月 1 日 23 时和 8 月 2 日 17 时,深圳市(22.6N,114E)风向分别为( )A.偏北风、偏南风 B.偏南风、偏北风C.西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16.台风“妮妲”过境深圳时,下列天气特征正确的是( )下图为沿 20E 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

7、1719 题。17.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 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18.能代表图中 c 风带的风向为( )19.有关 b 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高温多雨 B.冬季盛行西南风C.受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D.常年受副高控制下图为 2016 年 2 月 20 日 14 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2022 题。20.图中 N 地与济南的气压差(单位:hPa)最大值可能是( )A. 18 B. 20 C. 22 D. 2421.未来几天,影响 M 地的天气系统对应下图中的( )22

8、.与济南相同纬度亚欧大陆西海岸气候类型是(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5656 分)分)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656 分)分)23.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1)比较昆明、重庆两地区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2)简述台湾岛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4 分)(3)简要分析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优缺点。(4 分)24.下列图甲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区时为8 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根据材料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此时北京时间为_。(4 分)(2)图示

9、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该日武汉日出方向是_。(4 分)(3)此时全球属于新日期的范围是_,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夜半球的范围是_(4 分)(4)请用斜线表示黑夜范围,把图甲的昼夜分布状况转绘到图乙中。(2 分)25.读 2016 年 5 月 20 日 5 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图示时刻 D 地的风向为_,B、F 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原因是_ 。(6 分)(2)从气压状况看,控制 C 地的天气系统是_,C、D、E 三地中可能以阴雨天气为主的是_ 。(4 分)(3)甲锋面过境时,天气特点是_,受其影响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有_ 。(4 分)26.下列图 I 为

10、亚洲某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图 II 为三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图 I 所示季节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其成因是_。(4分)(2)图 II 所示 a、b、c 三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_,丙地气候特征与图II 所示 a、b、c 三种气候类型中的_比较吻合。(4 分)(3)甲地气候特征是_,其成因主要是_和_ 。(6 分)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B 6.C 7.D 8.B 9.A 10.C 11.D 12.C 13.D 14.A15.A 16.D 17.C 18.D 19.A 20.B 21.C 22

11、.B23.(1)昆明年太阳辐射量丰富,重庆年太阳辐射量贫乏。原因:重庆属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弱;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强。(6 分)(2)台湾岛东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西侧小。原因:东部是迎风坡,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从西侧角度答也可。4 分)(3)优点: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无污染。缺点: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不稳定(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 (4 分)24. (1) (15E,2326 S) 12 月 22 日 19 时(4 分)(2)自 2326S 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南方(4 分)(3)自 165W 向东至 180 105E 向东至 160E(4 分)(4)如下图所示:(2 分)25.(1)西北风 B 该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6 分)(2)低压 C、D(4 分)(3)大风、降温、阴雨 寒潮、沙尘暴等(4 分)26.(1)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北半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