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946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的试卷分 A 卷和 B 卷,座位号为奇数的做 A 卷,座位号为偶数的做B 卷,请同学们认真核对。2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自己的姓名、考场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漏填或错填一律扣5 分。3选择题按题号涂卡,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对应一致,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

2、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 “神农作琴”、 “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

3、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

4、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 “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 “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

5、人心也。 ”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 2011 年 7 月 15 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B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

6、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A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B 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C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 “泛音” “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

8、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4-6 题,共 6 分,每题 2 分,7 题 10 分,共 16 分)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

9、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

10、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

11、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和朋友,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 , “谏议大夫” ,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文言文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阅读附答案文言文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阅读附答案。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B

12、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些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C孝文帝即汉文帝, “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齐宣王的“宣” ,周厉王的“厉”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

13、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B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袁盎对他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只能笑一笑,让赵同下车。C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D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很恨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

14、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5 分)(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来源:学+科+网 Z+X+X+K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来源:学科网 ZXXK【注】公元 698 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

15、参镇东军事。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分)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诗词默写 5 分,美文默写 3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1) ,匹夫不可夺志也。来源:学|科|网(2)何处望神州, ?(3)念天地之悠悠, 。(4)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安居而天下熄。11美文默写。 (3 分) 没有了征人送行,有怎会有 一句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互相安慰?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 分)王西京的长安精神徐进1946 年 8 月,王西京出生在西安的一个贫苦家庭。 “纯属天性,没有家传”的他,从临摹小人书、连环画中的人物开始。初中时,王西京有幸遇到了启蒙他“真正进入艺术的导师”画家于正常。恩师的精湛画技和嘉言懿行都成为王西京一生学习的标模。1966 年 9 月,王西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并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