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9943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为您编辑整理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1.明确复习依据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 、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2.明确命题导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

2、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

3、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 ,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 ,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 “中美关系” “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

4、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20xx 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 “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 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 1

5、2 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 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 29 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3.明确内容进度(1)复习内容必修内容: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2)复习进度:20xx 年 7 月 21 日-9 月 7 日(45 课时)复习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20xx 年 9 月 9 日-10 月 25 日(50 课时

6、)复习必修经济成长历程 。:20xx 年 10 月 27 日-12 月 14 日(49 课时)复习必修文化发展历程 。20xx 年 12 月 16 日-20xx 年 1 月底(45 课时) 复习选修、。20xx 年 2 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20xx 年 3 月-4 月 二轮复习。20xx 年 5 月 三轮复习。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1.第一轮复习(1)时间安排:20xx 年 7 月 21 日-20xx 年 2 月。(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3)具体要求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

7、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

8、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

9、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

10、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 、孙中山、 临时约法 、君主立宪制、 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

11、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

12、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 “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

13、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2.第二轮复习(1)时间安排:20xx 年 3 月-4 月。(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

14、,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第一、 “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第二、 “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