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713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6唐山模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 Na2CO3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H2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2(2016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 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B在反应 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CNa2O2溶于水产生 O2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O2H2O=2Na2OHO2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3下

2、列各反应中,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 和 O2 BNaOH 和 CO2CNaHCO3和 NaOH DNa2CO3和 HCl4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 Na2O2B只发生物理变化C是 Na2CO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 NaOH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的反应为2NaO2=Na2O2B4.6 g Na 与 O2完全反应,生成 7 g

3、产物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CNa 与稀 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NaH2D将少量 Na 投入到 CuSO4溶液中,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 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 NaHCO3分解生成了 Na2CO3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 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 CO2、H2O 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 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 Na2O 与 H2O

4、 和CO2反应7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2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取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8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 Fr2O 的氧化物C

5、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9(2016南通模拟)如表所示,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对,对,有B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Na2O2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错,无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对,对,有D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Na2O2能与 CO2和 H2O 反应生成 O2对,对,有10已知 A 是一种金属单质,B 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C 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A溶液呈

6、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11(2016衡阳联考)一定量 Na2O2和 NaHCO3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份。将甲投入 100 mL 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干燥气体 2.24 L。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导入装有乙的干燥管中,充分吸收后,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016 L。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 Na2O2 0.16 molB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 NaHCO3 0.02 molC原混合物中 Na2O2与 NaHCO3物质的量之比无法确定D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3.4

7、molL112由 Na2O2、Na2CO3、NaHCO3、Na2O、NaCl 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Na2CO3、NaClB混合物中一定有 Na2O2、NaHCO3、Na2O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 NaHCO3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Na2O2、NaCl二、非选择题13.已知 A、B、C、D、E、F、G、H 8 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 A、D 为淡黄色固体,B、G、H 为溶液,H 呈浅绿色,E 为红褐色沉淀。又

8、知 A、F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与 G 反应的现象是_。(2)A、B 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各有什么现象?A_;B_。(3)H 和 B、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现象为_。(4)将一定物质的量的 CH4、O2和 A 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引燃混合气,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容器内压强趋于 0(在 120 时测定),其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放出。CH4、O2和 A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若取 0.1 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向残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酸,能放出_ mol气体,共可消耗_ mol HCl 使溶液呈中性。1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二氧

9、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装置中的试剂是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4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 a 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 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

10、终反应后中所得固体,_。15(2016江西新余一中联考)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NaHCO3和 Na2CO3混合物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方案一: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称取 17.90 g 样品,从分液漏斗滴入 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实验结束后测得 U 型管增重 8.80 g。(1)B 瓶中装的试剂为_,C 装置的作用是_。(2)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的目的是_。(3)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方案二: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

11、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进行有关计算:回答: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5参考答案与详解参考答案与详解1.解析:选 B NaHCO3受热分解而 Na2CO3受热不分解,故 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2.解析:选 D Na2O 与 CO2反应的产物为 Na2CO3,Na2O2与 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 O2,A 项错误;在反应 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项错误;选项 C 所给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元素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错误。3.解析:选 C A 项反应条件不

12、同,生成物不同;B 项 CO2的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D 项,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加入顺序不同,生成物不同。4.解析:选 D 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NaNa2ONaOHNaOH 溶液Na2CO3对照选项分析判断,O2常温下H2O吸水潮解吸收CO2D 项正确。5.解析:选 A A 项,常温下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 Na2O,错误;B 项,由题意知虽然生成 Na2O2和 Na2O 的混合物,但是 Na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故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仍为 0.2 mol,正确;C 项,Na 与稀 H2SO4反应的本质是与 H的反应,H2S

13、O4是强酸,正确;D 项,Na 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生成的 NaOH与 CuSO4反应生成 Cu(OH)2沉淀,正确。6.解析:选 A A 项,对 NaHCO3溶液微热,HC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37.解析:选 C 小苏打(NaHCO3)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H2O 和 CO2,有 Na2CO3残留,A 错误;纯碱和小苏打中都含有 Na,所以焰色反应的颜色均为黄色,B 错误;向二者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 CaCO3沉淀生成,D 错误。8.解析:选 B 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6超氧化物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