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052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第6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 1.阐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2.理解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等物质的数目变化特点。 3.制作装片并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 ,中心粒在 倍增,成为两组。 (2)进入分裂期后, 周围发出放射状的 构成纺锤体。 (3)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 成两部分。,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中心体

2、,间期,中心体,星射线,缢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2)细胞内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3)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2.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2)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无丝分裂,(2)特点:不出现 和 的变化。,纺锤丝,染色体,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例1 右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的

3、比例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解析,解析 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为动物细胞。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主要特征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 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清晰,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例2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 A.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丝的出现 B.无染色体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解析 无丝分

4、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这也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答案,解析,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2)同一分生组织中各个细胞的分裂是 的,可以在同一时刻观察到处于 分裂时期的细胞。 (3)细胞内的染色体易被 染料染成深色。,不同,碱性,独立进行,2.实验过程,取材,剪取洋葱根尖23 mm,11,酒精,分离,盐酸,漂洗,漂洗液:清水 漂洗时间:约10 min 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防止解离 ,影响染色,过度,染色,染色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 溶液(或

5、醋酸洋红液) 染色时间:35 min 染色目的:使染色体着色,龙胆紫,制片,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载玻片,观察,先低倍镜:根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 ,排列紧密) 后高倍镜:先找出分裂 期细胞,再找 期细胞,正方形,绘图,绘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前、后、末,中,(1)剪取根尖长度为23 mm,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难以找到分生区的细胞。 (2)选材时不能单纯以分裂期所占时间的长短作为选材标准,而是应选择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比例大的材料,因为此种材料分裂

6、期的细胞数目较多,易观察。,实验材料的选取,例3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和酒精,避免解离过度,且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用龙胆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 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重叠 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离,细胞未分散开,只是为细胞分散开奠定了基础,故错误; 装片上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管其处于哪个

7、时期,都不会再继续变化,所以观察一个中期细胞只能观察分裂中期的特点,故错误。,例4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同学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细胞与细胞没有分离开而重叠在一起; 由于乙没

8、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应,导致染色效果不好,使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 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57 mm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学习小结,染色 单体,DNA,复制,纺锤体,子细胞,达标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 (2)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 (3)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的复制( ) (4)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 (6)解离

9、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答案,1,2,3,4,5,2.(2018哈尔滨高一检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 D.染色体的解螺旋和染色体的分开,1,2,3,4,解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前期的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答案,解析,5,3.a、b、c、d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d

10、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 题干中a图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为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人成熟红细胞不能分裂; c图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1,2,3,4,答案,解析,5,4.右表为某同学观察到的4块装片中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能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解析 动物细胞分裂前期的主要特征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染色质丝变为染色体,并散乱分布在细胞质中; 末期的特征主要是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答案,解析,1,2,3,4,A.1、3号 B.4、2号 C.1

11、、2号 D.4、3号,5,5.(2018吉林一中调研)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核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2,3,4,答案,(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开始到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能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由图可知从f点到k点是一个细胞周期。,解析,f,k,5,(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 _。,1,2,3,4,答案,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ab段是分裂间期,bc段是前期,cd段是中期,de段是后期,后期染色体

1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解析,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5,(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该时期有_条染色单体,有_个核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1,2,3,4,答案,解析 图B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A中cd或hi段。该时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解析,cd或hi,8,8,4,5,1,2,3,4,答案,(4)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核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 _有重要意义。,解析,遗传(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 细胞的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特性的稳定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