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47844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泥小组减灾家乡行调研报告(寒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援协会 第 1 页 情系故乡安全情系故乡安全 川大减灾家乡行川大减灾家乡行 春泥小组春泥小组 调调 研研 报报 告告 四川大学灾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灾后管理学院 应急救援学会应急救援学会 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援协会 第 2 页 调研主题:中小学防灾减灾预备情况调研调研主题:中小学防灾减灾预备情况调研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防灾减灾)(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防灾减灾) 春泥小组春泥小组 蒋大龙蒋大龙 侯应有侯应有 杨行杨行 目录目录 一、家乡简介:一、家乡简介:. 2 二二、调研方法:、调研方法: 2 三三、盘县中小学易出现灾害、盘县中小学易出现灾害

2、 3 四四、针对学校易出现灾害学校所做六点预备情况、针对学校易出现灾害学校所做六点预备情况 5 五五、全面看县内学校防灾减灾预备情况、全面看县内学校防灾减灾预备情况 9 六、现状原因分析六、现状原因分析. 31 七七、小组建议、小组建议 32 八八、调研感想和反思、调研感想和反思 13 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援协会 第 3 页 一、一、家乡简介:家乡简介: 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西大门,地处滇、黔交界,具体位置在东经 1041746“-1045746“;北纬 251936“-261736“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 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 107

3、公里,东西宽 66 公里,总面积 4056 平方 公里。 有着独特的区位、 交通、 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 被誉为 “滇黔锁钥” 、 “川黔要塞” 、 “金三角” 及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金色妥乐。 盘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境内有古 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 3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荣获“全 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同时是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行 列之一。 盘县地处云贵高原中段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高低差异相当显著,由于河谷

4、深切、形成 了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坡陡谷深的高原山地地。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 13.8 摄氏度, 年均降雨量 1400 多毫米。 位于滇东地震带。 受此影响, 境内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县森林面积 284 万亩,森林覆盖率 46.69%,广阔的森林在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火灾的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调研方法二、调研方法 1.11.1 访谈法访谈法 访谈法是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调研方法,通过对学校防灾减灾负责人的访谈, 我们了解到了大量关于我们调研主题需要的相关信息, 了解到了学校日常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定期开展

5、防减灾设备设施维保情况, 应急预案的建设情况, 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周期等一系 列对调研成果起着基础性作用的信息。 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援协会 第 4 页 1.21.2 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 通过实地观察法, 我们查看了学校教学楼消防设施的完好完备情况, 实地观察了教学楼 的走廊宽窄以及教学楼出口数量, 线路是否老化与裸露,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及其周围是否 存在高大建筑物,学校地形地势、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进入宿舍查看了宿舍楼里消防设 施的配备与完好程度。 1.31.3 文献调研法文献调研法 文献调研法我们主要用在了对盘县教育局的采访上,因为没有找到联系方式提前预约, 教育局胡

6、股长在我们去调研那天刚好下乡去了, 当时就请办公室的叔叔和阿姨帮我们找到了 许多资料,其中我们获得准许得到了一本盘县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管理工作手册 , 通过获得的资料我们了解了教育局对学校做出的防灾减灾工作要求, 涉及制度建设, 预案建 设,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等方面。 1.41.4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 在我们对盘县盘县第七中学和盘县第二中学开展采访时, 我们对一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 问卷(其他学校因为学校的限制没有能够分发问卷通过分析调查问卷) ,我们得出来了学生 对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接受情况, 也从学生这个侧面印证访谈得到的结果是否为学校真 实的防灾减灾预备情况。

7、三、盘县中小学易出现的灾害三、盘县中小学易出现的灾害 1.11.1 火灾: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在各种灾害中, 火灾是最经 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 人数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所以学校的火灾问题必须要得到 足够的重视。 校园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 、人为意识失火:是指人们缺乏安全知识和违反消防 安全规章制度,思想麻痹,以至于引起火灾。主要表现在消防意识淡薄、消防法制观念差、 缺乏必要的防火知识、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侥幸心理等。 (二) 、因电器设备引起火灾,目前学 校

8、师生拥有大量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等,还 有违章购置的电热器具等,这些电器的使用都可能导致火灾。主要表现在违章用电(学校的 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 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 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 、 使用电器不当以及电线老化或裸露等。(三) 、 自然现象造成的火灾,比如自燃、雷击起火等。 (四)违反实验室操作规定而引起火灾,学 校有众多的实验室和有许多实验要做,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 如果没有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 操作就极其容易引发火灾。 (五)人为纵火,此等人为纵火一般都有一定的目的,且都是在 隐蔽处或

9、无人阻止时纵火,有较大的危害性。 在我们的调研学校中, 虽然并没有哪一所学校发生过火灾, 但是校园仍然有极大的可能 性会发生火灾,所以校园防火一点都不能懈怠。 1.21.2 地震: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 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还有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此生 灾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 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 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山摇地动。地震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们可以防备地震和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

10、援协会 第 5 页 我们的调研所在地贵州省盘县正是处于我国的地震带上, 所以盘县随时都有可 能发生地震,当然,盘县境内的学校也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所调研的学校自然也就存在发生 地震的可能性,也就有必要做好预防地震以及应对地震发生的工作。 1.31.3 雷击:雷击: 雷击指打雷时电流通过人、树木、建筑物而造成杀伤或破坏。雷电威力大、杀伤力大、 破坏性强,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 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 30004000 人, 财产损失在 50 亿到 100 亿元人民 币,所以雷电危害很大。学校人员集中,建筑物较高大,所以学校也有发生雷击灾

11、害的潜在 可能性。 雷击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产生的自然原因。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雷电发生 时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荷,顶层为阳电荷,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 着云层移动。当阳电荷在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顶端甚至人体之上时,阳电荷就会与云层 中的阴电荷互相吸引,最后阴阳电荷克服空气的阻碍而连接上,然后便产生了雷击。 在我们所调研的五所学校中,有三所学校位于山脚,且周围有其他较高的建筑物,所以 发生雷击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另外两所中学则是位于山顶,周围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物, 所以这两所中学极有可能发生雷击。 而且其中一所学校确实发生过雷击现象, 但并没有人员 伤亡,只是损失了

12、大约 10 万人民币,因为只是击中了位于学校操场中央高达 5 米左右的一 面墙体。 1.41.4 洪涝:洪涝: 洪涝指洪水泛滥、 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 洪涝灾害具有范围 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等特点。对学校来说,容易造成学校学生人员伤亡、学校 建筑以及环境破坏、传染病流行、用水污染、生物滋生以及食品污染等危害。 洪涝是一种自然现象,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积水的现象。洪涝的 发生有其自然原因, 如降水持续时间长, 降水集中、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覆盖率低等; 也有社会经济原因,如植被破坏大、河道少而小等。 我们调研的盘县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3、,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受夏季风影响大, 降水主要在夏季,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河流水 位变化也比较大。在我们所调研的五所学校中,盘县一中、盘县二中、盘县三中都是位于盘 县老城区双凤镇,且双凤镇城区有一条河流,城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沿河而建,我们 所调研的这三所学校都是“老”学校,所以它们也不例外,也是沿河而建。由于老城区面积 小,所以老城区的开发也使其植被减少。所以这三所学校都有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另外两所 学校盘县七中(即盘县第七中学) 、盘县八中都是县政府搬迁后才建设的,都位于新城区, 且都位于小山顶,所以基本上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1.51.5 滑坡:滑

14、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 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 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危害大,能将坡上的建筑物整体带走,十分危险。 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主要有:1、岩土比较松软,一般来说,各类岩土都 有可能构成滑坡体, 其中结构松散, 抗压程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的岩土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 坡;2、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产生滑坡 的条件;3、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有可能发生滑坡;4、地下 水活动对滑坡的形成是综合性的,但其在对

15、滑面的软化和降低强度方面有显著作用。 我们此次调研的五所学校中,盘县一中、盘县二中、盘县三中由于都是在古城区,古城 区主城区就是在一个巨大的山谷中, 所以这三所学校都是建在山脚处, 虽然它们所在地不会春泥小组寒假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应急救援协会 第 6 页 直接发生滑坡,但是其背后的山丘容易发生滑坡,然后直接整体带走或淹没学校。这三所学 校背后的山丘具有一定的坡度,且因建设学校时山脚处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切割” 。加上 盘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夏季多雨水,山丘上的岩土常年遭到冲刷,所以岩土相对也 比较松软,特别是因为古城区是位于山脚,所以山上的地下水、地表水都从上流下,导致山 丘岩土遭侵蚀,

16、更严重的是随时都有可能顺势发生滑坡。所以盘县一中、盘县二中、盘县三 中都有可能受到滑坡灾害的影响。 而另外两所位于新城区的盘县七中、 盘县八中因地处小山 顶,且新城区整体坡度很小,基本上没有滑坡的可能性。 1.61.6 泥石流: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 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 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 3 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 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虽然我们所调研的盘县一中、盘县二中、盘县三中都 位于山脚处,其背后山丘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但是在地形上并不是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所 以并没有便于集水、集物的大面积地区,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盘 县位于亚热带季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