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683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修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4、5 5 节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考目标定位】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纲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概念: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4、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

3、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要点名师精解】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传递的具体体现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区别项目高考资源网KS5U.COM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联系能量流动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物质循环生态系统食物链或食物网反复

4、出现,循环流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生物或无机环境多种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 1】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对小鸟发出报警呜叫时,小鸟作出隐蔽反应。从信息分类角度分析,亲鸟的报警呜叫属于 (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对信号刺激的反应【解析】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亲鸟的报警呜是对小鸟传递的信息。【答案】C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

5、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例 2】某同学做了一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他在一只透明的玻璃缸内装入适量的水和河泥,QB水中养了几条小鱼和适量的水藻,然后把缸口密封起来与外

6、界隔绝,制成一个小型人工生态系统。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1)要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2)缸内的小鱼能较长时间生存的原因是 。(3)水藻生活所需要的矿质养料来自 。(4)绘出玻璃缸内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及分解者是生态系统重两种最基本的生物因素,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来源,并为之提供 O2,消费者为生产者提供 CO2,而分解者则分解水藻、鱼的残溶物等为生产者提供无机营养,从而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但由于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使逐级递减的,且各营养级生物不能

7、利用热能,故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正常流动,必须源源不断地供应能量。【答案】(1)把玻璃缸放在光下,保证该人工生态系统有充足的能量来源(2)水藻为鱼提供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3)河泥中的腐生微生物分解的鱼粪、尿等有机物(4)示意图【感悟高考真题】(20102010全国全国 2 2 高考)高考)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的多,这与

8、南方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等因素有关【答案】C(20102010新课标高考)新课标高考)31(8 分)假设 a、b、c、d 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 a、c、d 的营养关系为acd,a 与 b 的关系如图,a 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 a 和 b 的种间关系是_。(2)若 d 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 a 大量死亡,c 和 d 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

9、抗力稳定性 (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 c 种群的密度,捕获了 50 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 40 个个体,其中有 5 个带有标记,c 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解析】a 与 b 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 a、b 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b 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在 a、b 竞争的过程中,a 最终胜利。如果 d 的数量大量减少,即 c 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 c 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 a 被大量捕食,使得 a 的数量锐减。而如果干旱导致 a 即生产者大量减少,必将使得 c 和 d 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的减少。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而与

10、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因此抵抗力,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答案】竞争;c、a;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20102010江苏高考)江苏高考)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表中看出,改造后的生态系统水生植物较多,应是增加了湿地面积,

11、从而使植物多样性加大,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物质,正确先项为 D。【答案】D(20092009福建高考)福建高考)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

12、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所以 D 不正确。【答案】D(20092009广东高考)广东高考)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答案】A(20092009海南高考)海南高考)20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

13、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答案】C(20092009海南高考)海南高考)24 (9 分)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 分别在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的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 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答案

14、】(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2 分)(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每空 1 分,共 4 分)(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3 分)(2008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沟通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各种群生物之间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15、这些信息最终都是经由基因和酶的作用并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体现出来的。它们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答案】D(20082008海南高考)海南高考)1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节、难度中等。早期调节属于负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藻类减少。后期调节属于正反馈,反馈的作用是污染越来越严重。负反馈是由于反馈调节作用导致作用或者效应减弱,正反馈正好相反。不理解反馈的内涵,误认为反馈就一定是负反馈。【答案】B【考点精题精练】1.蟑螂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某生物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把蟑螂放在纸箱内,并人为地将纸箱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以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 (实际是白天)时间活动。这个实验说明 CA.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B. 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