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765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搏器编码和心脏起搏器时间间期,时间间期以毫秒为单位,1 毫秒 = 1 / 1000 秒,频率与间期的相互换算,1 毫秒 = 1 / 1000 秒 频率换算成间期(毫秒): 60,000/频率(次/分)= 间期(毫秒) 例如:60,000/100 次/分= 600 毫秒 间期换算成频率(次/分): 60,000/间期(毫秒)= 频率(次/分) 例如:60,000/500 毫秒 = 120 次/分,北美和英国起搏及心电生理学会代码,单腔起搏器时间间期,单腔起搏器时间间期术语,低限频率 不应期 空白期 高限频率,低限频率(间期),低限频率间期,VVI / 60,设定起搏器起搏的最低频率: 计时的基

2、准 既可以从V 脉冲开始,也可以感知的QRS波开始。 以V脉冲为基准的VV周长称起搏间期,以感知的QRS波为基准的RV周长称为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是相等的,如果要求不等即有滞后功能(hysteresis)。,不 应 期,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刺激后或感知自身心律后的一段时间(通常300400ms)感知放大器关闭,脉冲发生器不感知输入信号,这段时间称为不应期。脉冲刺激后的不应期: 起搏后不应期 感知自身心律后的不应期:感知后不应期 如果起搏器只标示一项不应期,既是起搏后不应期,也是感知后不应期。 如果起搏器分别设置两个不应期(感知后和起搏后),这二者可以分别程控。,不 应 期,不应期的作用

3、:用来防止心脏或非心脏事件引起的起搏抑制:包括:起搏信号、起搏脉冲引发的QRS波、高大的T波、QRS波后的晚电位、早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T波的误感知。一般不应期是其起搏时间期的38。,不 应 期,心房起搏时设置不应期主要是避免感知QRS、窦速、室房逆传的P波以及外界干扰对起搏的抑制。因此心房起搏时不应期设置较长些(400ms)。 心室起搏主要避免对T波和电脉冲后电位的感知(300ms),(调整敏感度,延长不应期325400ms)。 室性早搏:通常要缩短不应期,以便感知配对间期较短的室早(220ms)。,不 应 期,低限频率间期,VVI (AAI)/ 60,空 白 期,有的起搏器的不应期设为两

4、段:前段:绝对不应期 不感知任何输入信号空白期后段:噪声取样期 感知输入信号,通过设计逻辑分析,采取抗干扰转换反应方式,一般反应为非同步起搏方式(VOO)。原理:在噪声取样期感知信号,不重整起搏周期,而是延长不应期,故频繁发生的干扰信号,使起搏器以非同步方式发放起搏脉冲(噪声转换)。,空 白 期,低限频率间期,VVI / 60,不应期最开始的这段时间 起搏器“看不见”任何活动。 空白期的作用:用来防止过感知起搏刺激,空白期 不应期,噪 声 转 换,心室起搏,心室起搏,SR,SR,SR,SR,感知的噪声,低限频率间期,VVI/60,连续的不应期(后段)感知将引起起搏器起搏方式的转换,通常表现为:

5、以低限频率或传感器驱动的频率起搏或非同步方式起搏。,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低限频率间期,VVIR / 60 / 120,规定起搏器按传感器的命令起搏的最短间期(最高频率) (AAIR、VVIR 模式),空白期 不应期,高限传感器 频率间期,单腔模式举例,VOO 模式,非同步起搏发出脉冲。不管自身的活动如何,低限频率间期,VOO / 60,VVI 模式,低限频率间期,空白期/不应期,心室起搏,VVI / 60,起搏器受自身活动的抑制(按需型),VVI R,不应期/空白期,低限频率,高限频率间期 (最大传感器频率),VVIR / 60/120 以高限传感器频率起搏的频率适应性起搏,以传感器指定的频率

6、起搏,AAI R,低限频率间期,不应期/空白期,高限频率间期 (最大传感器频率),AAIR / 60 / 120 (无体力活动),基于心房的起搏能够产生正常的房室激动顺序,心室起搏,心室起搏,心室感知,心室起搏,低限频率间期 - 60 ppm,滞后(hystersis),可在感知自身搏动后使频率降到设定的低限频率以下 目的:给心脏的自身激动提供机会,滞后频率 - 50 ppm,滞 后,电磁干扰 (EMI),干扰可能由体外干扰源的电磁能量引起 影响起搏器的电磁场是射频波 50-60 Hz 是与起搏器干扰关系最密切的波 家里或办公室很少有电磁干扰 医院内经常有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会产生下面的问题:,

7、过感知 短暂的模式变化(噪音反转) 重置(电源重置或 POR),当电磁干扰信号被误认为 P 波或 R 波时会发生过感知,起搏频率会由于电磁干扰而改变: 如果在双腔系统中被感知为 P 波时频率将加快(对 P 波跟随) 如果在单腔系统感知或被双腔系统心室导线感知,频率就降低或受到抑制,电磁干扰,起搏器感知的“噪音”,本应起搏,噪音反转,VP,VP,SR,SR,SR,SR,感知的噪音,VVI/60,连续在噪音取样期感知将引起以低限频率或传感器驱动的频率起搏,电磁干扰会导致 起搏参数的意外重新设定,起搏器将返回到电源重置(POR或“支持”模式) 电源重置会表现为模式和频率改变,与择期更换指征的现象一样

8、 在某些情况下,重新设定的参数可能是永久的,新的技术也会成为新的电磁干扰源:蜂窝电话(数字):GMS,CDMA模拟:无影响,医院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源,包括外科手术/治疗设备: 电烙术: 经胸除颤: 距离电极或脉冲发生器10CM以上 体外冲击波碎石: 放射性治疗: 射频治疗: 射频电极与起搏电极相距4CM以上 经皮电针刺激神经仪 核磁共振,电磁干扰源不太常见的地方有:,家、办公室、购物场所 有高压电输出的工业场所 有高电能暴露的或有大功率雷达或无线电发射的运输系统 发动机或地铁的制动系统 机场雷达 飞机发动机 电视和无线电发射站点,电烙术是最常见的 起搏器医院电磁干扰源,后果 过感知抑制 感知不良

9、(噪音反转) 电源重置 永久失去起搏器输出(如果电池电压低的话),预防措施 将模式重设为 VOO/DOO, 或将磁铁放到起搏器上 策略地放置接地板 将电烙脉冲限制在每隔 10 秒有 1 秒的脉冲 使用双极电烙镊子,经 胸 除 颤,后果 不适当地重新设置脉冲发生器 (POR) 损坏起搏器电路,预防措施 将除颤电极板放于心尖和后背部(前后位)并尽可能远离起搏器和导线(10cm以上),核磁共振 (MRI) 一般不 适用于带起搏器的病人,后果 极高的起搏频率 转变为到非同步起搏,预防措施 将起搏器的输出调低至形成持久的无夺获、ODO 或 OVO 模式,碎石冲击波也能影响起搏器系统,双腔模式的后果: 心

10、室起搏被抑制 对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后果 高起搏频率 压电晶体损坏,预防措施: 将起搏器程控设为 VVI 或 VOO 模式 碎石仪的焦点距离起搏器15CM以上 在整个过程中仔细监视心脏的活动,射线能量会造成永久的损坏,某些类型的射线可能对半导体电路造成损坏 用于乳腺癌或肺癌治疗的电离射线损坏是永久性的并要求更换起搏器,治疗量射线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后果: 起搏器电路损坏 无输出 频率奔放诊断量射线一般不会损伤起搏器,预防措施: 将起搏器累积吸收的放射线控制在 500 拉德以下,要求屏蔽 在每次射线治疗后检查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有变化(可通过电话传输方式完成),起搏器防止干扰的措施,起搏器感知电路放大,

11、滤波处理或拒绝进入的信号,双腔起搏器时间间期,双腔起搏的益处,提供房室同步 发生心房颤动的概率低 周身栓塞和中风的危险性低 发生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率低 死亡率低且生存率高,双腔起搏的好处,研究,结果,Higano et al. 1990 Gallik et al. 1994 Santini et al. 1991 Rosenqvist et al. 1991Sulke et al. 1992,少量的活动心脏指数改善(当病人尽力活动时)左室充盈增加 静止心输出量增加 30% 肺楔嵌压降低 静止心输出量增加静止心输出量增加,特别对左室功能不好的病人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瓣膜回流的发生率减少,双腔起

12、搏器的运行逻辑,DDD DVI VDD VAT DDI DOO,频率 = 60 bpm / 1000 ms A-A = 1000 ms,V-A,AV,V-A,AV,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DDD常见的起搏形式,频率 = 60 ppm / 1000 ms A-A = 1000 ms,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DDD常见的起搏形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频率(窦驱动) = 70 bpm / 857 ms A-A = 857 ms,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 VP),DDD常见的起搏形式,频率(窦驱动) = 70 bpm / 857 ms 以 150 ms

13、自发传导 A-A = 857 ms,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DDD常见的起搏形式,双腔起搏器的时间间期参数,低限频率 房室间期和心房逸搏间期 高限频率间期 不应期 空白期,低(下)限频率,低(下)限频率或基础起搏频率周期:是起搏器的基础频率的周长,是具体规定的。 目的:使起搏器的起搏搏动保持在规定的速率之上,当心脏的自身心率低于规定的低限频率时,起搏器将给予起搏。 在起搏器的正常运转下,起搏心率不应低于规定的下限频率。 下限频率周期的设计机制有两种:心室为基准心房为基准。视具体起搏器不同而异,通常以心室为基准。,低限频率间期,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心房起搏,心室起搏,低(下)限频率,

14、DDD 60 / 120,低(下)限频率,以心室激动为基准:下限频率由心房逸搏间期来保持(RAVA),心房逸搏间期等于规定的下限频率周长减去规定的AV延迟,起搏心脏时可能略快于规定下限频率;以心房为基准的下限频率可能会略慢于规定下限频率。,心房逸搏间期=AA-AVD,MEDTRONIC:修改的以心房为基准的下限频率。,参数:低限频率60bpm(周长1000ms),AV延迟200ms,故以心室激动为基准时,心房逸搏间期为800ms。上条:房室顺序起搏,表观起搏频率60bpm;下条:心房起搏下传心室,表观起搏频率63bpm(下条的AR间隔短于上条的AV)。,参数:低限频率60bpm(周长1000m

15、s),AV延迟200ms A 以心室激动为基准:心房逸搏间期由V决定,为800ms,PA、AA间隔不一定是1000ms; B 以心房激动为基准:心房逸搏周期由A决定,PA、AA间隔总是1000ms,A,B,低限频率间期,A V 间期,由起搏的或非不应期感知的心房事件启动 可分别设定的 房室间期 感知后房室间期 (SAV) / 起搏后房室间期 (PAV),SAV通常较PAV短2030ms.,DDD 60 / 120,非生理性房室延迟时间 non-physiological AV delay, NPAVD,起始于A脉冲,一般规定为110ms(包括心室空白期在内),这段时间内,除心室空白期外,心室电路有感知功能,称为“交叉感知窗口”(心室安全起搏窗口),但是,这时心室电路如果感知到自身心室激动(QRS波)或者心外干扰信号(如肌电活动信号),则于A脉冲后110ms处发放V脉冲(心室安全起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