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7650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讲述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病因与病理机制,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 综合形成,但幼年期家庭 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生物学因素,犯罪心理学家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属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属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 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心理发育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见如下:(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

2、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父母、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这为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供了温床。,心理发育影响,(2)研究表明,植物神经系统反应迟缓,与之相联系的是缓慢、软弱的习得性抑制能力。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人提出植物神经反应性低下,皮肤电恢复缓慢,可作为人格障碍的一种易患病素质特征。,心理发育影响,(3)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虐待导致产生仇恨与敌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心理学的解释,1.心理动力学派对人格及人格障碍认识的主要观点 心理动力学派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动态平衡表现为正常的人格状态,三者不可调和的冲突引发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核心是自我的虚弱。一切人格障碍都是由于自我功能的低下并表现为适应功能不足。这种自我功能的水平介于精神病和神经症之间,即其功能水平好于精神病状态的患者,但较神经症患者为差。所有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功能”在正常应对情况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不稳定、歪曲或偏离正常的行为。,行为主义

4、学派对人格及人格障碍的主要看法,行为主义学派完全抛弃了所谓稳定性人格的概念。认为“人格”可以等同于个体适应社会的行为总和。“人格障碍”是个体不良行为适应模式消退和强化的结果。他们认为,可以运用学习理论来促使人格的形成与改变,由于不存在长期稳定的人格,所以,个体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可能产生所谓人格发展的不适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的主要观点,相比于其它心理学流派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更具哲学意味而少了科学含义。人本主义强调个体选择,人具有自由意志。这一学派认为,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环境适宜,人就能健康发展和良好适应。而人格障碍主要是个体长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倾

5、向受阻造成的。,认知心理学学派对人格及人格障碍的解释,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个体信息加工的一种特有模式或认知结构。而人格障碍是在设计建立认知结构时出现了歪曲和夸大的结果。因为错误的设计是“结构化”的,或者说已经“编入”了人格的正常的认知过程中,所以,当事人并未认识到这些是错误的。,各理论在解释人格障碍时有合理的一面,但不够全面。 在对人格障碍的病因及病机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其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表现,从以下几方面去判断: 1.内疚:健康的内疚持续时间段;涉及面积小,不涉及人的一些本能要求;由内疚感产生的痛苦能激发人改进自身而不是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内疚感深度、广度超过了上述限度,那么

6、这种内疚就不健康了。当然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都不产生内疚感,那也会被视为异常。 强迫症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内疚感,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过高 自我评价过低 许多人格障碍者表面上极其自尊、自大,但骨子里却非常自卑。真正的人格健全的人是坚强的,而人格障碍者却异常脆弱;而另外一些人,便面上自卑,骨子里却自大的要命,或者经常在自大与自卑间来回变动,有时甚至连自己也弄不明白。,3.归因 积极的归因 消极的归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把自己干的错事都归咎于他人或外界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自我谴责性归因,4.克制(压抑) 正常的压抑不会影响我们的心理活动效率(如思维、记忆等),也不会妨碍人的社会功能。一般来

7、说,与上述逐条违背的,则是病态的压抑。使得压抑本身使人痛苦,心情紧张、心烦意乱、脾气急躁。造成心理功能受挫,压抑过度产生焦虑。生理功能紊乱。 冲动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的自我克制能力极差;强迫性人格自我克制有病态的成分,根据人格障碍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提出人格障碍尺度。包括主动的-被动的、与别人关系密切的-与别人疏远的。 主动的 表演型人格 强迫人格 反社会人格 分裂样人格 边缘人格 偏执型人格与别人关系密切的 与别人疏远的自恋人格 精神分裂样人格 被动-主动人格 回避人格 依赖人格被动的,人格障碍概念,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

8、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人格障碍概念,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公认的正常人格范围的变异,是人格中某些品质的过多或不足,远未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则称为人格缺陷。 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CCMD-3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人格障碍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

9、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 l 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人格障碍,严重标准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 (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标准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排除标准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偏执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0、(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 3 项:,偏执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偏执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分裂样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

11、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关系缺陷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 3 项:,分裂样人格障碍诊断标准,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与家庭和社会疏远,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表情呆板,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及愤怒等;,分裂样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缺乏愉快感;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对与他人之间的性活动不感兴趣(考虑年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

12、前)就出现品行问题。 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 3 项: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子女或父母;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

13、1 年以上)夫妻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剌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欧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 3 项: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习惯性吸烟,喝酒;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反复偷窃;经常逃学;,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过早发生性活动;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4、;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并至少有下列 3 项: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冲动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冲动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表演

15、性(癔症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 3 项: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肤浅和易变的情感;,表演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强迫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 3 项: 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强迫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