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646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等国家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

2、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三对矛盾,英德矛盾:世界霸权、殖民地问题 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普法战争后果 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19世纪末欧洲武装的和平),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集团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

3、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集团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

4、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协,三国同盟德意志第二帝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王国 三国协约协,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与殖民地 表现:英德矛盾、俄奥矛盾、德法矛盾,军备竞赛,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

5、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素质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素质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大战前夕,德国人建立一个日耳曼大帝国的远大志向; 法国人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的仇恨; 英国人坚定自

6、己霸权的决心;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野心,随着斐迪南和索菲亚的死而演变成战争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理益。帕默斯顿(前英国首相17841865),谁点燃了“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Franz Ferdinand,18631914)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塞尔维亚的一个秘密组织派出了多名杀手,埋伏在萨拉热窝市内,准备行刺。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夫妇乘坐敞篷汽车进入市区,一个刺客向汽车扔了一个炸弹,但仅仅擦伤了斐迪南。当斐迪南夫妇的汽车行驶到一个拐角处时,另一个秘密组织成员,年仅19岁(

7、有的教材写的是17岁)的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公元1894年7月25日公元1918年4月28日)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双双毙命,普林西普被捕。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Assassination in Sarajevo)。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的导火线。,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悲喜交集,一面向奥国发唁电,一面兴奋的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则提出对萨拉热窝事件进行仲裁,但同时也动员了军队。因

8、为通牒中有违反塞尔维亚宪法的地方,尽管塞尔维亚政府忍辱求全,接受了大部分条件,但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开战后,俄国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宣布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德国很快在8月1日对俄国宣战,紧接着,法国进行战争总动员,德国则在8月3日对法国宣战。、,德皇威廉二世和奥皇弗兰茨一世,大战爆发,8月4日,比利时拒绝德军入境,德国则对比利时宣战,当天,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英国对德国宣战。8月23日,日本以1905年的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国宣战。1917年,德国为彻底击溃协约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

9、战,使美国商船遭受重大损失,美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阵营和协约国阵营。参战国家达33个,其中站在协约国发面的有29个国家,而站在同盟国方面的国家只有4个,它们分别是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本来属于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在开战先后倒向了协约国一方。当时的中国政府也宣布站在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并派遣数万劳工到欧洲前线助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1、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作战计划 2、战略态势 3、两条主要战线与四大战役 4、三个阶段,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作战计划,同盟国:速战速决,争取在俄国动员之前打败法国,再回过头来收拾俄国。德国主力将

10、通过比利时直插法军身后凭陆空优势击溃英国。 协约国:非常简单 法国在边境构筑工事,正面作战,俄国进攻空虚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英国凭借海军封锁德国,再派远征军赴法国,与法国并肩战斗。,三条战线,1、两条主要战线 西线:主要由德国对阵法国、英国、比利时军队 东线:主要由德国、奥匈帝国对阵俄国军队 2、巴尔干战场 南线(也就是巴尔干战线):主要由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对阵塞尔维亚国等军队,战略态势,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都对这场世界大战作了充分准备。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较好的陆军,奥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依附于德国,两国陆军人数达623万人,且兵力集中,装备精良。英、法、俄三国兵力达873万人,并拥

11、有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英、法舰队可以对德、奥实行封锁,断绝他们的海外联系,但英、法的兵员分散,装备较差。从战争的后备力量来看,德、奥、土、保四国的人口为1.45亿,其领土连成一片,兵员调集方便、灵活;但它们能支配的只有本国的资源和用战争手段夺取的被占领国家的资源。英、法、俄、意四协约国人口达2.88亿,但较分散;但它能广泛利用殖民地和中立国的资源,有利于长期作战。,西线,施里芬计划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年,德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

12、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施里芬计划原图),德军进攻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4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

13、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打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马恩河会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与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第一次会战始于1914年9月4日英法军队撤过马恩河。9月5日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千米的地带上,向前推进60千米,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这次会战中,德军伤亡约21万人,法军约14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西线1914年战局中有利于联军的转折

14、点。 第二次会战始于1918年7月15日,德军以3个集团军的兵力在马恩河突出部地区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7月18日,英法联军向德军发起反攻。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同德军18个师展开激战,将德军打退到埃纳河和韦勒河一线。8月5日会战结束。德军损失12万人;联军损失近6万人。联军向前推进42千米,防线缩短45千米,消除了对巴黎的威胁,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Battle of Verdu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强,时间最长的战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

15、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索姆河战役,索姆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Somme法语:Bataille de la Somm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日德兰海战,日德兰海战(Ba

16、ttle of Jutland,1916年5月31日6月1日),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东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联)之间的战事。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德国奥匈两国军队在对俄作战中,长期处在优势状态。最后以双方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苏联割让大片领土(后来因德奥战败,苏联拒绝履行该条约)告终。 东线的重大战役有坦能堡战役(1914年)加里西亚战役、喀尔巴阡战役、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勃鲁西洛夫攻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