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5699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暮春时节,惠风和畅,清声玄泉,绿水碧天。大自然给人们许多启示。王羲之想到的是孔子,是孔子和他的帝子曾点、公西华、子路和冉有讨论理想追求、治国治世时的情景。孔老夫子欣赏曾点所描绘的和平与恬静的图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王羲之所谓“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正是与孔子的隔世关照和回应。经历世态变幻,遭遇战乱与政治动荡的王羲之,其思想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他渴望见到曾点描绘的盛世图景,但此时已是暮年,老之将至,令人悲怆。

2、对于“死生”的理解与觉悟,不觉就有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的历史沉重感。在宇宙间,自己在追问的同时,也必将被后人追问。而庄子的“等生死、齐万物”竟又是那样的“虚诞”和“妄作”。生命的有限,实在是令人无可奈何的事。一个一直崇尚道家“清静自然”思想的艺术家,最终扬弃了老庄的“生死”观,站在生命意识的巅峰上回应千年的圣贤。这已经不是一个狭仄的关怀,而是对历史、哲学和社会人生的广泛的思考和关怀。(摘编自刘长焕书法名帖文学欣赏层面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讨论 )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生死问题是中古诗歌的一个重

3、要主题,对死亡的感叹和忧伤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已大量涌现,如“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雄豪如魏武帝曹操也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曹植亦说“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西晋石崇的“感性命之不永, 俱凋落之无期”等,无一不是这种意识的反映。(摘编自程丽芳深于情者的生命恋歌:王羲之与解读 )先生在美的历程和华夏美学中,曾精辟地指出,汉末魏晋时代的文人士子,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两个鲜明的群体特征,就是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对人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悲慨上。这种生命意识觉醒程度之强烈,使他们在日常生活

4、中,无论是直接地面对生老病死、人事变迁,还是在宴饮聚会、览物观景时,都会触目伤怀、兴发感动、悲喜交集。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 ,到曹氏父子、阮籍、嵇康、陶渊明的作品及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无不弥散着这种精神特质。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则更是以其完美的形式,典型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精神。(摘编自张虹、王建稳生命的欢娱与悲伤谈表达的生命意识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绘的聚会场面,真实再现了孔子欣赏的曾点所描绘的和谐、恬静的盛世图景。B王羲之经历世态变幻,他的思想上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一些儒家的思想成分。C王羲之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然而并没有局限于庄子

5、的“等生死,齐万物” ,并最终扬弃了老庄的“生死”观。D王羲之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句话,蕴含着一种站在宇宙古往今来之中对人生的追问。2下列各项内容中没有体现“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一项是A阮籍咏怀中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赏美好。”B汉乐府诗长歌行中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D曹操蒿里行中的诗句:“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充满深意,有他对“死生”的理解和感悟,蕴含对历史

6、、哲学和社会人生的广泛的思考和关怀。B王瑶先生说魏晋时的诗歌充满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并指出生死问题是中古诗歌的一个主题。C在两本研究美学的书中认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觉醒是汉末魏晋文人士子精神风貌所呈现出的一种鲜明特征。D阮籍、嵇康、王羲之等人的作品中流露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兰亭集序更以其完美的形式表现了这种时代精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本报酒泉 10 月 16 日电 10 月 16 日上午 9 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宣布: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 10月 17 日 7 时

7、30 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0 月 17 日 1 版)材料二:新华社北京 10 月 17 日电 北京时间 10 月 17 日 7 时 49 分,执行

8、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17 日凌晨 4 时 15 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7 时 30 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7 时 49 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9、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按照计划,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 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0 月 18 日 1 版)材料三:中新社北京 10 月 17 日点综合消息 因果广播公司报道说, “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进行约两天的独立飞行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今年 9 月 15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空间实验室被认为是中国为建立全尺寸载人空间站所派出的前锋。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

10、太空探索任务。埃菲社消息指出, “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是中国 2016 年航天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对各种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测试。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 2022 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英国卫报称,中国于 2003 年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此后中国又完成了一系列太空任务。中国今年 4 月份还宣布,计划在 2020 年左右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摘自“中国新闻网”2016 年 10 月 17 日报道)材料四:据日本朝日新闻10 月 18 日报道,中国希望利用宇宙开发弘扬国威。中国领导人在发射后希望航天员“为建设航

11、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言语中透露出对快速推进宇宙开发、追赶美俄两大太空强国的自信。报道称,中国的另一个意图是,单独掌握运行空间站的高端技术实力,并将这些高端技术用于本国安全保障。除了军事层面外,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等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为了将来的国家利益,中国有着加强宇宙空间支配力的野心。美国民间团体安全世界基金会华盛顿办事处主任维多利亚认为,美国国内将中国宇宙开发视为安全威胁的看法根深蒂固。美俄欧日等使用的国际空间站只运行至 2024 年。假如只剩下中国的空间站,中国在宇宙开发上的存在感无疑会增加。熟悉宇宙开发的日本樱美林大学特聘教授桥本安南说,这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外交牌。(摘自

12、“新华网”2016 年 10 月 19 日报道)4下列关于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则材料侧重于新闻事实,在写作中将“神舟”十一号的飞行员组成情况和飞行任务等内容作为重点。B第二则材料大部分属于新闻事实,很少涉及新闻背景,按照正常时序报道了“神舟”十一号发射的完整过程。C第三则材料在叙述新闻事实时,较多地提及新闻背景,按照正常时序报道了“神舟”十一号发射的意义。D第四则材料对新闻背景的关注超过了新闻事实,不仅进行了评论,而且对未来的动向进行了某种推测。5阅读前三则新闻材料,请分别给这三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3 分)6第三则材料和第四则材料都概述了外国的报道,

13、这两则材料中的外国新闻作者在情感倾向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渝黔之间马力长长的裂谷,断开了坚硬的大山,也把邻壤的渝黔来了一番区隔。流在幽谷间的鲤鱼河,成了水做的界标。两岸人家长年来去,回到宅子,倚住屋栏隔河相望。河水连绵不断的抒情性,润得心头发甜,甜到星月下的梦语中。在一处地方,造起一座三层楼阁的石桥,好像从水底升起的一个圣坛:渝黔分界桥。桥板当中画出一道红线,重庆万盛区和贵州桐梓县,各在红线的两端。过桥人经此,会停下步子,一脚从这红线上迈过,是告别也是迎接,失落和满足的感觉,揉着不安的心,只因许多人生情节被这桥连着

14、。河水不知人间事,只管从桥下寂寞地流过,两岸风情却是分着彼此的。此时,没见头缠红布帕的男女苗胞捧着自酿的牛角酒拦在桥头,咂酒的热辣滋味也就无缘得尝。不怕,会有一个个朝晨、一个个夕暮殷勤地等候。那时,你在桥头停脚,听芦笙,看对歌,再在桶鼓激越的节奏中把名为滚山珠 苗家欢的舞蹈也瞧了,顺带吃些腊肉粽子、红油凉皮、糯米竹筒饭。依崖的栈道沿着河谷一路盘折。刚走尽一个山隈,仿佛前去无路的样子,几步转过去,栈道又在前面闪出。你不妨歇歇气,轻抚一会儿石灰岩交错的层理,沁凉的粒屑从大山粗糙的肌肤上剥落,你的手指犹能触着古海之水磨蚀的残迹。激溅的山泉打湿了伸出崖隙的野枝,枝上的叶子莹莹地绿着,我的指尖稍碰,静浮

15、的几颗水珠儿就一斜,滚得没了影。我是惊了一段好梦哟!你若在数里长的栈道上走得厌了,还可拐下坡岸,跨到贴水的浮桥上去。在桥面走,离水更近。飞瀑腾起的浪沫一来,如薄薄的烟,似轻轻的云,郁郁纷纷,怎么忙活也拢不住它,身子犹浸在团团湿气里了。悬濑为无数溪流所汇,自断崖跌坠,迸散开去,到了山根,泠泠地响作一片滴沥,那音色的清与柔,衬得涧底愈发静了。飞流下注成潭, “龙湫”之名即由此出。瀑水在潭中旋起深深浅浅的湍涡,漱石的水花宛似白色鸟,乱翅扇动,又如欢逐花蜜的蝴蝶,幻化出美的图画。思绪飘飞,到了巴国和夜郎国旧地的我,还想着寻觅南平僚的往迹。古远的气息让我遥忆那荆榛间狩猎、长河中捕鱼的姿影。深谷逼仄处,仅

16、数米宽窄。叫经年的流泉磨得棱角都无的河石,层层委积,挤远了偎岸的芦荻和芭茅。更有垂髯似的古藤、飘须般的野茎遮紧苔藓散布的山壁,真是“石磊磊兮葛蔓蔓”。在一个地方,卧着一块不知何年坠下的磐石,挡住河水的去路,横蛮得不成样子,水花惊恐地从它的四周乱溅着漫过。石下的河床有一点沉陷,敞出一块杂砾堆叠的沙碛。一摊光滑的卵石上,偃伏着几截化石般的朽木,凉月照来时分,朝这清流下的小景略略一瞥,满心都是诗意。我的目光向着太阳的方向攀越,心跃出山谷,朝着高原驰翔,抵达遥远的秦汉与唐宋。夜郎古国、溱州故邑,遗音萦响,一唱一叹,犹寄兴废之慨。清冷山风,拂过轻飏的襟袖;流寓蛮荒,走尽多蹇的宦途我所追怀的这位,便是一身仙气的李白。思绪再南飞,落在龙岩山巅的海龙囤,雄关、险隘、旧垒,祭吊昔年战址,似迎着播州之役的烽火了。岁月沉淀理据,更孕育激情,并以历史的名义同昨天对话。故人的生命在后代的思忆中延续,呈现一条时间的纵贯线。两崖之间奔流的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